2018復旦大學考研經驗

2018復旦大學考研經驗

聲明:本文是我備考復旦大學基礎數學專業的一些經驗之談,僅供參考,若是輕信而誤了自己的前程,請自負後果。

寫這篇總結一是應李揚學長之邀,為他的微信公眾號(數學考研李揚)寫一篇經驗貼。再就是近來有不少考想復旦數學的學弟學妹向我諮詢備考事項,我實在精力不濟,無暇一一回復,就在這裡統一回復,若是再有疑問,可以私信。最後算是為自己這一年的時間做一個小小的回顧。

備考FDMATH的難處大概在於,信息閉塞,科目多,教材難度大,真題少。

以下就根據這幾個問題來寫一寫我的經驗之談。

信息的閉塞在於官方公開的信息少,初試名次,複試通知,擬錄取通知等等不是不公佈,就是公佈得晚,我是複試完第二天給FDMATH的研招辦打電話詢問,得知我的結果是推薦錄取,官方的通知至今沒有在FD 的研招網和數院官網看到。另一個信息的閉塞之處在於互聯網上也幾乎找不到考相同專業的戰友或者前輩,自始至終,沒有人會給你指導,僅有的一份經驗貼我已經辨不清年份了,因為那篇文章被加上了幾個不同的時間在各個考研網上掛著。

官方那邊我覺得沒辦法也沒必要解決,該我們知道的會讓我們知道,比如複試通知,擬錄取通知,不需要知道的也沒必要知道,就像初試排名,其實沒多大用處,排名太高會輕視複試,不高又會焦慮,還不如什麼都不知道,做好萬全的打算和心理準備。

至於官方之外,我這篇經驗貼可以填補一部分空白,我本人也可以作為一位可以聯繫到的前輩,非專業題目的問題,我會做出回應。

FDMATH初試要考七門,具體來說是兩張試卷,一張叫分析,它包括數學分析,常微分方程,複變函數,實變函數與泛函分析。其中數學分析為必做題,共90分,以今年為例,包含5道填空,3道大題,填空每道6分,大題每道20分。剩下三門選做題,從三門中任選兩門作答,每一門包含2道大題,每道15分。另一張叫代數,它包括高等代數,抽象代數,微分幾何。其中高等代數是必做題,包含6道10分的大題與3道15分的大題,剩下的兩門是選考題,從兩門中任選一門作答,每一門包含3道大題,每道15分。

就我瞭解,FDMATH可能是全國數學系初試考試考的科目最多的學校,沒有之一。

這七門課官方都給出了參考書目,跟我平時所學的相比,FDMATH用的教材比較難而且講的比較多。比如複變函數,我的學校只講了三分之二,考試的重點在於利用留數定理算積分,魯歇定理等等,而FDMATH把整本書都給講了,而且今年出的兩道題都是關於解析延拓的。再比如常微分方程,FDMATH的重點在於奇點,軌線等等,解方程只是作為很小一部分出現。

為了說明這兩個問題,我還是從我的備考進度表來嘗試給大家一些建議

我是從2017年的2月中旬,也就是大三的第二學期開學開始正式備考,每天三個小時高代,三個小時數分,一直到7月中旬,完成了數分高代課本的一刷,期間因為期末考試的關係,有差不多20天沒有碰關於考研的任何東西。因為我的基礎比較差,開始複習的時候已經把數分高代的一些概念都給忘了,更不用說做什麼題目了,所以我用了將近半年的時間把這兩門課從頭到尾刷了一遍,包括定力的證明過程以及百分之九十的習題。其中定理的證明過程只做到看懂,做過的題目大概只有百分之六十是會的。

從7月下旬到9月上旬看完了李揚學長出的高代視頻課程,實現了高代水平的第一個飛躍,這個飛躍對我來說主要是對高代的整體以及各部分之間的關係有一個清晰的認識。這之後基本上可以解決百分之八十的題目。8月底買了謝啟鴻出的白皮書,這是一本與FDMATH高代教材配套的習題集,裡面包括但不僅限於所有的課後題,幾乎所有的證明題的類型都可以在這本書中找到,只要這裡的每一道題都會了,高代考試就沒什麼問題了。它的令人頭疼之處在於題目多而且在最後幾章往往是十幾道題套在一起,每一道題都要用到前面的題,所以每一道題都得懂。

這期間,從8月初到9月上旬,刷了第一遍裴禮文。之後便是課本和裴禮文交替刷,最後大概各刷了4遍。

從九月中開始100天的倒計時,每天的安排是兩個半小時數分,2個小時高代,常微,復變,抽帶各一個半個小時,剩下的時間是英語政治。

因為沒有學過微分幾何,所以從一開始就之間放棄掉而專攻抽代,FDMATH給的參考書是姚慕生的,但據我所知FD自己的學生現在學的是楊勁根寫的教材,可以都買來看一看。

實變與泛函的難度是眾所周知的,所以我選擇常微復變,常微的教材FD自己用的是樓紅衛和金福臨的兩本書,不幸的是兩本書都沒有答案,而且這兩本書的課後題中很多提醒我沒有在其它說中見過,只能把例題好好看看,習題自己嘗試做一做,整體上常微出的題目不算難。復變的教材非常難懂,我學的時候用的是鍾玉泉的書,備考時看張錦豪的這本老教材感覺很難受,很多地方講的思路都不一樣,而且只能在網上找到一部分答案,很難刷下去。最後的結果是出的兩道復變題我都不會做,反而是實變與泛函的題比較好做,那兩道都是實變的題而且比較基礎,但我兩年沒有碰過實變,只能憑著模糊的記憶做了一道。

所以關於選擇科目我不能說一定選哪一門,只是提醒一下,不一定難得科目出的題就難。

最後一個關於初試的問題就是真題。整個互聯網上近十年的真題能找到的只有2009年和2016年,而且都是不完整的。我個人覺得真題對於考研的幫助不大,甚至有誤導的作用。比如09年的數分填空題我基本上都可以做出來,但是今年的5道填空沒有一道簡單,花了半個小時沒有做出來一道,心態直接崩掉。最關鍵的是FDMATH 的題量較少,而出題範圍又那麼大,我覺得幾乎百分之九十的知識點都可能會出題,而不是從我們一向認為的重點出題,所以真題的參考價值不大,我們還是得全面複習。

複試的問題其實不大。複試前不需要聯繫老師,因為FDMATH是研一一起上課,研一結束才跟導師,我當時聯繫了以為老師,也說還有很長時間考慮,不需要著急定下來。複試只有面試,沒有筆試,因為初試已經把能考的考完了,而且複試的內容不需要特別準備,都是平時所學,我的本科專業是物理,雖然在雙修數學,但是很多專業課比如數理方程,泛函分析都沒有學過,所以老師問我的問題基本都是關於物理的。複試的時候不需要擔心本科的經歷會有不好的影響,只需要帶上身份證和學生證就好了,四六級證書,本科成績單,各種榮譽證書,沒讓帶也沒人帶。最後,據我的觀察和了解,近幾年FDMATH在複試基本沒有刷人,(可參考官網上公佈出來的複試名單和當年的錄取人數)我推測,大概是因為初試太難而且信息少,就沒有多少人會報,報的裡面能將堅持下來的就更少了,所以能進複試的寥寥無幾。今年基礎數學據推測有6個統招名額,但只有4人進入複試,所以初試難度可想而知,複試難度可想而知。

以上。

大家有問題可以私信,我會盡力回答。如果有好的問題,我會整理出來分享。或者我覺得對大家有幫助的資料,我也會再寫文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