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入局爱康国宾 体检业高呼BABA来啦

爱康国宾在沉寂2年后回到“聚光灯”下,竞逐双方不再仅是爱康国宾与美年大健康,未来或将演化为阿里与腾讯之争。毕竟在互联网领域,没有哪家企业能绕开阿里或腾讯。

阿里入局爱康国宾 体检业高呼BABA来啦

爱康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CEO张黎刚

爱康国宾私有化尘埃落定。近日,爱康宣布接受云锋基金和阿里收购要约,预计三季度完成相关交易事项。消息一出,再次搅动资本市场和舆论浪潮。

公开资料显示,被誉为“中国体检第一股”的爱康,是由身兼哈佛、哥伦比亚、复旦大学学术背景的张黎刚在2007年组建,公司业务定位于中高端市场,为客户提供健康体检、私人医生、齿科服务等。截至3月12日,爱康在线下的30多个城市已布局100多个体检中心。

在张黎刚的带领下,近年来,爱康一直不满足于传统体检业务,在互联网医疗、疾病筛查、人工智能等方面都做出了自己的探索。

2015年10月,爱康宣布与国内首家体制内医生集团“大家医联”达成战略合作,北京爱康君安大家医联门诊中心同时启动,共同提供从体检到诊断,从诊断到诊疗的完整服务体系,后者团队成员全部由三甲医院副主任以上医师组成。

同年,爱康上线导医通APP、体检宝APP,探索IT技术和传统医疗服务结合的模式,意图在互联网医疗领域发力。

“导医通”致力于在患者、医院、医生之间建立起一个一站式的移动医疗医患服务平台,提供智能分诊、分时段预约挂号、就诊档案管理、在线咨询等服务。

“体检宝”是爱康历时5年研发的从PC端到移动端APP的升级应用产品。这款APP可以让用户在“体检宝”通过完成有关遗传病史、既往病史、生活方式等相关问卷资料后,迅速生成个性化体检方案。

爱康意图将移动医疗平台做入口,整合体检、疾病检测、齿科医疗、外派医疗、抗衰老、疫苗接种等各种预防与医疗服务,建立起一个全方位的健康管理平台。

除了探索互联网医疗与传统体检结合的种种可能,爱康在过去的一年中还发力个性化精准健康管理。在2017年6月爱康集团战略升级发布会上,创新推出了有人“管”的体检概念以及iKangCare+和iKangPartners+计划。

据悉,针对体检报告看不懂的问题,iKangCare+将提供爱康APP、微信、全国体检中心、400电话以及外派上门服务,为客户提供体检报告解读服务。

针对体检发现异常后的管理,爱康结合疾病检测手段,在体检套餐的基础上升级了高发癌症的解决方案——“防癌三宝”:肠胃宝、护肺宝、君康宝。针对更全面的癌症早筛及疾病风险评估,“君康宝”包含了男197项,女202项全套基因检测、18种高发癌症液态活检和肺部CT等检测方式。

此外,2017年8月,爱康与百洋医药集团联合宣布通过引入IBM Watson for Oncology(沃森肿瘤)认知计算解决方案,将在爱康集团旗下108家体检与医疗中心合作建设IBM沃森肿瘤会诊中心。

以上种种探索,均显示了爱康期望从传统业务中延伸出来,在精准预防领域发展的决心。

阿里入局爱康国宾 体检业高呼BABA来啦

而在业内看来,阿里系此次对爱康的收购,不仅是看重爱康线下布局的100余家门店,更是要抢占拥有80%企业客户的流量入口。医疗战略咨询公司LatitudeHealth创始人赵衡表示,体检行业对于阿里切入医疗是一个比较有效的入口,爱康拥有的流量正是阿里健康所缺乏的,主要在线上卖药的阿里健康,可以通过用户体检获取有效信息。

从爱康方面来说,更多是希望借助阿里强大的资本能力和线上资源来增强自身竞争力。有业内人士表示,阿里的资本、资源可能是爱康所看中的,不过如何应对“相爱相杀”多年的美年大健康的挑战,这要看后期阿里方面如何发力。

数据显示,爱康2016年收入为4.35亿美元(3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7.5%。同期,美年大健康实现营业收入30.82亿元,同比增长46.65%。而在市值上,两家公司命运却截然不同,美年大健康是爱康的7倍多。对此,有网友评论道,与爱康比,美年大健康真的算是一个“野蛮人”,“做产业马马虎虎,做投资却风风火火”。(参考:资本狂人俞熔如何“搅局”大健康产业)

也许,我们可以从两家老板的出生略窥一斑,一个搞投资,一个搞科技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