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介入社區日常——兒童空間感知社區藝術計劃在滬啓動

“藝術總是來源於一段強烈的感情,開心或難過或你生命中的某個事件。”——Anna Sofia Pozzato,意大利藝術療愈師。

Sofia和陳羽希來自於米蘭。Sofia是意大利藝術小組Group Tra的創始人和小組成員之一,是兒童藝術療愈專業背景的藝術家,畢業於意大利著名的國立美術院——米蘭布雷拉美術學院。曾在多個跨國兒童藝術項目中,探索差異化文化及社會背景下的兒童藝術教育, 並與2017年參加了杭州餘杭設計圖書館的藝術家駐場計劃。 陳羽希是長年旅居米蘭的新銳設計師,畢業於米蘭理工大學,參與項目經歷包括北京及上海的寶格麗酒店。並與2017年起,與Sofia共同進行設計與藝術教育在跨界領域的實驗性探索。

近期,Sofia和陳羽希受【Art Community藝術日常】小組的邀約,來到上海參與由【藝術日常】和中民社區共同發起舉辦的“兒童空間感知社區藝術計劃”。

【藝術日常】小組隸屬於【KIDSPACE童空間】,小組成員由外籍藝術家、擁有多年學科帶頭人資歷的區美術教研員、海外留學歸來的青少派藝術工作者組成。他們有感於中國兒童在學業上的壓力和諸多兒童藝術培育機構的機械化藝術教育形式,希望讓藝術培育迴歸本真。

“讓藝術參與進社區生活,是讓藝術從曲高和寡迴歸到本源,為孩子營造一個自然、健康、沒有過多視覺汙染的生活環境,為平凡的生活增添趣味和美感。”小組成員及聯合創始人之一朱女士表示。作為一位5歲男孩的媽媽,加入小組的主要原因就在於她覺得社區需要這樣持續的、有培育意義和親近生活的兒童藝術習作活動。“現在很多小區在物業和居委的組織下,也經常舉辦很多各類各樣的活動。但是這個小組的國際化視野和樸實持續的藝術培育目標打動了我。小組在社區內舉辦的藝術習作,讓孩子在自然和人文相融合的一個地方發揮,而不是四堵牆內閉門造車。”

這次Sofia和陳羽希帶來的社區Workshop主題是“Inside & Outside 家內·家外”,旨在引發兒童對私人空間和公共空間的感知和思考。這個概念不僅體現在:將日常材料頭裡生活中的常用場景並重新“構建”外在的世界,同時在創作的過程中,體會到材料的內涵。他們帶領孩子們使用拼貼版畫的技巧,使用家居織物、食品包裝、紙箱板等材料,通過藝術創作集體創作出作品。這些作品將以截然不同的形式展現在展覽上,引發孩子們對空間、對社區環境的思考。

藝術介入社區日常——兒童空間感知社區藝術計劃在滬啟動

參加本次Workshop的社區主要來自於中民物業投資有限公司 。中民社區是中民物業投資有限公司在社區端著力打造的社區服務品牌;其旨在通過創新載體、整合資源、搭建平臺,讓文化和情懷在社區中彰顯特色,並以此建立社區居民間的情感紐帶,提升居民的幸福感、助推幸福中國夢的實現。

據悉,除了來自於國外的藝術家,本次社區藝術計劃還獲得了資深建築師彭武的積極參與。作為資深建築師,彭武目前服務於全球最大的設計事務所---美國Gensler建築設計事務所,全程參與了目前中國最高的摩天樓—上海中心的設計工作。作為該項目的核心成員,他通過運用全球領先的數字化設計平臺對系統性設計進行優化。使創意性的戰略思考能迅速的付諸實施。

彭武一直致力於藝術與設計領域的跨界研究,在實踐和教育領域頗有建樹,曾執教於香港大學建築學院及中國美術學院建築系,指導數字媒體及建造工作室。他同時也是開源性組織DigiINT的主持,致力於數字技術與開源設計的整合。2014年彭武參與主創的藝術裝置“春夢”入選2014上海藝術雙年展。

“在美國,社區藝術是非常受重視的。特別是針對兒童的一些項目,體現了目前最前瞻的教育理念”彭武表示。“參與這個項目,主要是因為我認為技巧的學習只是階段性的,對於孩子來說,知道世界發展的趨勢,接觸多元文化並啟發他們的思考,這是非常重要的。”

而在藝術日常小組的一次關於垃圾分類兒童習作的主題討論中,彭武笑談他剛到美國生活的一段有趣經歷:“美國對於垃圾分類非常的注重,基本已經形成了最基本的生活規範。我們剛到美國生活的時候是有點不知所措的。為此我們還去翻找鄰居的垃圾桶,看人家到底是怎麼分類的……社區兒童藝術計劃很好,因為靈活而且貼近生活,這樣的培育項目對於孩子的成長來說是非常有意義的。”

在Sofia和陳羽希的主題習作結束後,彭武將帶來他的主題Workshop“用天然材料構築小空間”,通過觀察愛築巢的小動物們,帶孩子們學習自然中空間構建的知識。

除了藝術家帶來的Workshop之外,藝術日常小組還聯合中民社區、上房物業和科瑞物業,在旗下管理的奧林匹克花園等社區舉辦了免費對社區居民開放的社區藝術佈景。色彩絢麗的印第安手繪帳篷、童真可愛的有趣鯨魚捉迷藏等社區互動裝置的佈景,受到了孩子們的歡迎和喜愛。

藝術介入社區日常——兒童空間感知社區藝術計劃在滬啟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