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張照片,看寧夏交通巨變,觸動6817900個寧夏人

導語

在沒有汽車的年代 寧夏還不是大寧夏的時候 寧夏人交通全靠走,通信全靠吼 ......

但是

從1958年起,寧夏交通飛速發展

交通網全面鋪設,高鐵開始籌建

交通就不再侷限於五市

從此,寧夏人才敢說

我們是大寧夏!

42張照片,看寧夏交通鉅變,觸動6817900個寧夏人

寧夏的今天,6條國道,近30條長途汽車線路

包蘭鐵路,寶中鐵路,

太中銀鐵路,幹武鐵路,

以及大古鐵路、汝萁溝鐵路等支線,

共同帶動了整座城市的運轉。

四條高鐵和城際鐵路正在緊鑼密鼓地建設之中。

銀川河東機場、中衛香山機場、固原六盤山機場

為寧夏人的出行提供了便捷服務。

42張照片,看寧夏交通鉅變,觸動6817900個寧夏人

自行車和公交車,唯一的交通工具

從前的日色變得慢,車馬郵件都慢。

42張照片,看寧夏交通鉅變,觸動6817900個寧夏人

(銀川玉皇閣)

80年代的寧夏,到處都是泥濘小路,鳳凰、永久和飛鴿自行車剛剛走進尋常百姓家中。

從1958年開始,自行車便成了寧夏人最主要的交通工具

42張照片,看寧夏交通鉅變,觸動6817900個寧夏人

那個時代,轎車不像現在這麼普及,但是被稱作“洋馬兒”的單車,是90年代最普遍的交通工具。

42張照片,看寧夏交通鉅變,觸動6817900個寧夏人

(20世紀50年代中山南街)

尋常的男孩,騎著有半個人高的二八自行車,將心愛的姑娘搭在前排,那應該是當年最浪漫的事。

當叮鈴清脆的鈴聲穿過大街小巷,總覺得自行車可以搖晃著帶著我們去到任何想去的地方。

42張照片,看寧夏交通鉅變,觸動6817900個寧夏人

1958年開的1路公交車,由新中國製造的“解放”牌卡車改裝後充當,每次乘車時售票員都要先把梯子遞下來,乘客上完後,再把梯子拿上去。由於車少,一趟公交車上要擠二三十人。

42張照片,看寧夏交通鉅變,觸動6817900個寧夏人

(20世紀70年代解放街老大樓)

1959年,

“松花江”牌轎車替換了原來的舊車,銀川有了真正意義上的公共汽車。

42張照片,看寧夏交通鉅變,觸動6817900個寧夏人

1977年左右,銀川有了絞接式公交,就是俗稱的“大通轎”,為緩解當時公交運力不足出了大力。

1985年前後

,銀川出現了中巴車,又稱“麵包車”、“招手停”,由老城到新市區2.00元,比公交車貴10倍,但緩解了市內公交的壓力,回家路從此方便了許多。

42張照片,看寧夏交通鉅變,觸動6817900個寧夏人

(上世紀80年代的銀川鳳凰碑)

那時候都是人工售票,空調車也還沒有普及。

42張照片,看寧夏交通鉅變,觸動6817900個寧夏人

(上世紀90年代的解放東街)

沒有空調的公車,冬天凍得人發抖,夏天擠出一身油,那難度一點不比現在的早高峰要輕鬆多少。

42張照片,看寧夏交通鉅變,觸動6817900個寧夏人

那時候,公交車上除了司機,還有一位售票員,到站大家通通一哄而上,車繼續行駛後售票員才離開座位開始收票錢,那時候還是按站算票價的,售票員絕對火眼金睛想逃票的幾乎沒可能。

42張照片,看寧夏交通鉅變,觸動6817900個寧夏人

如今小汽車已經隨處可見,公交網絡也非常便利,不僅有隨處可見的出租車,還有滴滴以及

共享單車。

42張照片,看寧夏交通鉅變,觸動6817900個寧夏人

要想富,先修路

60年前的銀川城破爛不堪,

市政建設一片空白,

全城沒有一條瀝青路,

“雨天爛泥塘,夏天飛土揚”

是對老銀川城的真實寫照。

42張照片,看寧夏交通鉅變,觸動6817900個寧夏人

撫今追昔,銀川城的第一條路還要追溯到1959年。

新成立後的自治區人民政府,為了儘快改善銀川城道路落後狀況,投資數萬元,決定由自治區建設局負責牽頭,銀川市政公司施工,鋪築一條解放西街

,即由西門(鳳凰碑)到鼓樓,全長2000多米,街寬7米。這是銀川有史以來的第一條瀝青路


42張照片,看寧夏交通鉅變,觸動6817900個寧夏人

1983年12月,中寧黃河大橋開工建設。

這座大橋,也成為當年寧夏“三縱六橫”

公路網中重要的一環,成為連接寧夏中北部沿黃地區和南部山區最主要的過河通道和交通咽喉。

當年,銀川走固原的時間,也從3天縮短為1天內到達。


42張照片,看寧夏交通鉅變,觸動6817900個寧夏人

後來又修建了寧夏東西幹線公路。

東干線起點位於石嘴山,經陶樂、白土崗子、下馬關、預旺、彭陽,最後至於甘肅省平涼市。

西線是賀蘭山沿山公路,北起平羅縣崇崗鎮,經青銅峽土墩梁,西至中衛再渡黃河至海原、西吉到甘肅省靜寧縣。

42張照片,看寧夏交通鉅變,觸動6817900個寧夏人

從1984年起,國家連續10年動用庫存糧棉布以工代賑,寧夏新建和改建了山區公路

1600多公里。”1987年,固原地區經歷了一場大幹旱,正是因為這些鄉村公路的建成,才使得糧食和牲畜的飼料能夠及時運進來,避免了更大的損失。山區的人們,也藉助便利的路網“走了出來”。

42張照片,看寧夏交通鉅變,觸動6817900個寧夏人

而寧夏高速公路的建設,起初在社會掀起了不小的波瀾。

不少人認為寧夏不需要高速公路,修高速,就是佔農田。

最終,經政府商討得出結論,“高速公路就是好,我們也要修。”

1999年,寧夏境內第一條高速公路姚葉高速建成通車。

42張照片,看寧夏交通鉅變,觸動6817900個寧夏人

姚葉高速建成後,成為京藏高速在寧夏境內的重要組成路段,也是寧夏“八五”期間“三縱五橫”公路主骨架的重要組成部分。

直到今天,它依然是寧夏連通東部省區的重要通道。

42張照片,看寧夏交通鉅變,觸動6817900個寧夏人

1997年之前,開車走312國道的司機都對一座山“不寒而慄”,這座山就是六盤山。“六盤山險峻,沿山而上的公路彎彎曲曲,異常難行。”

42張照片,看寧夏交通鉅變,觸動6817900個寧夏人

1992年,國家決定修建六盤山公路隧道。當時,不僅寧夏,全國範圍內,修建的公路隧道也不多。

“再難也要修。”

這條全長2385米、寬9米、高5米的隧道的修建,耗時5年,最終於1997年正式通車,也是當時西北地區最長的公路隧道

建成通車後,結束了陝、甘、寧三省區人民翻山越嶺過六盤山的歷史。

42張照片,看寧夏交通鉅變,觸動6817900個寧夏人

如今,這條隧道經過重修,已經變成六盤山間的“海底隧道”

42張照片,看寧夏交通鉅變,觸動6817900個寧夏人


如今,寧夏的公路總里程已超過3萬公里,黃河公路大橋也多達15座,寧夏交通四通八達。寧夏境內有

6條國道,以銀川汽車站為中心有近三十條長途汽車線路,可通達全區各行署、市縣所在地和陝西、內蒙、甘肅部分地區。

目前已形成以銀川為軸心,以國家級和省級公路為骨架,以縣、鄉公路為脈絡,貫通城鄉、縱橫交錯的公路網絡。

42張照片,看寧夏交通鉅變,觸動6817900個寧夏人

實現了所有市縣1小時上高速公路、 所有鄉鎮通油路、所有行政村通公路的三大目標,全區 " 三縱六橫 " 公路網和 "X" 型公路主骨架基本建成,標誌著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實現了歷史性的跨越。

不光要走出去,還要走得遠

寧夏回族自治區成立以前,銀川與外界交通只有公路連接

要想乘坐火車,則需先乘坐汽車向東至內蒙古的包頭,南至甘肅省的蘭州或陝西省的西安方能成行。

包蘭鐵路未開通前,從北京到寧夏大致有二種方式

一是由北京經鄭州走隴海線至西安或蘭州後,再坐汽車到寧夏;

二是走京包線到包頭後,坐汽車到寧夏。

42張照片,看寧夏交通鉅變,觸動6817900個寧夏人

1958年8月1日包蘭鐵路正式通車。這條鐵路縮短了寧夏至華北及西北各省區的運程,對加速寧夏的經濟建設起到了重要作用。

同年11月,原銀川開往蘭州和內蒙三聖公的兩趟混合列車,改為蘭州經銀川至包頭的普通客車。

42張照片,看寧夏交通鉅變,觸動6817900個寧夏人

1959年,北京經銀川至蘭州直快列車開通,從此銀川至蘭州、北京交通相對通達。

1959年6月,北京經銀川至蘭州的61/62次普快開通,每週開行三次,雖然是過路車,但從銀川到北京終於可以直達了,少了轉車的麻煩,也節省了時間。

42張照片,看寧夏交通鉅變,觸動6817900個寧夏人

1975年1月14日至2月9日,加開銀川直達北京的臨時快車,以滿足廣大工農兵旅客的需要。該車次逢雙日自銀川發車為66次,由北京返回為65次,這是寧夏最早的進京列車,也是銀川最早的“春運”。

1975年的9月21日,全國鐵路實行新的列車運行圖,新增銀川至北京169/170次直快列車,寧夏有了真正意義上的進京列車。

42張照片,看寧夏交通鉅變,觸動6817900個寧夏人

改革開放後,寧夏鐵路客運突飛猛進,銀川火車站發往各地的列車已有最初的一兩趟增至目前的始發、途經列車41趟。

如今,寧夏鐵路蓬勃發展,包蘭鐵路穿越寧夏,縱貫銀川新城市區南北,東接華北重鎮包頭,與京包鐵路相連;西接西北古城蘭州,和蘭新、蘭青、隴海三條鐵路銜接。

42張照片,看寧夏交通鉅變,觸動6817900個寧夏人

不僅如此,包銀高鐵、吳忠至中衛城際鐵路、銀西高鐵銀川至吳忠段、中蘭高鐵,寧夏的這四條高鐵也在如火如荼的建設之中。、

不僅要走得遠,還要走得快

說到寧夏民航史,就不得不提西花園機場

曾經三易機場場址,從今興慶區掌政鄉黃河邊一處比較平坦的河灘地修建簡易機場“東昌機場”,更改到地勢較高,土質跑道比較堅實,交通方便,距省城銀川10公里左右的“滿城機場”,因為設計不合理,無法起降大型飛機,民國寧夏省政府又在滿城西邊西花園處選址新建機場,名為“西花園機場”

42張照片,看寧夏交通鉅變,觸動6817900個寧夏人

(20世紀60年代的西花園機場)

42張照片,看寧夏交通鉅變,觸動6817900個寧夏人

(1971年的西花園機場)

西花園機場自1934年通航至1997年轉場,歷史記載已有60多個年頭了。民國時期,西花園機場曾接待過蔣介石、宋美齡、張學良、宋子文等達官貴人。

解放後,西花園機場空前發展,為寧夏的經濟發展作出了歷史性的貢獻,在寧夏航空史上有著不可磨滅的地位。

42張照片,看寧夏交通鉅變,觸動6817900個寧夏人

(1958年10月20日,西花園機場北京—包頭—銀川—蘭州航線開通)

42張照片,看寧夏交通鉅變,觸動6817900個寧夏人

(1982年8月25日,銀川—西安航線開通)

42張照片,看寧夏交通鉅變,觸動6817900個寧夏人

(1986年、1988年改擴建後的西花園機場)

現在大家坐飛機首選的,也是最知名的機場“銀川河東國際機場”前身就是“西花園機場”。

銀川河東機場始建於1995年,1995年11月28日經國務院、中央軍委批准正式動工。1993年3月,國務院、中央軍委批准銀川新建機場項目建議書,並將新機場命名為“銀川河東機場”。

1997年9月6日正式通航,同日零時,銀川西花園機場關閉。

42張照片,看寧夏交通鉅變,觸動6817900個寧夏人

之後的河東機場,通航的城市越來越多,航班班次越來越多,旅客吞吐量越來越多。

42張照片,看寧夏交通鉅變,觸動6817900個寧夏人

再然後,銀川河東機場經過不斷升級改造,有了今天的模樣。

42張照片,看寧夏交通鉅變,觸動6817900個寧夏人

2016年12月27日,銀川河東國際機場T3航站樓正式投入使用。

而今,河東機場依然在改造中,改造完成後的河東機場,承載的不僅僅是航空運載運輸工作,它將成為國際航空港綜合交通樞紐,高鐵、出租車等一系列交通運載體系打通,為市民、旅客及遊客提供人性化服務,為運輸業提供便捷且有力的保障。

除了河東機場外,寧夏還有中衛香山機場和固原六盤山機場

42張照片,看寧夏交通鉅變,觸動6817900個寧夏人

中衛香山機場2007年9月立項,2008年批覆並於3月全面開工建設,8月主體工程竣工,11月校飛,12月10日試飛,創造了西北民航史上立項審批和建設速度最快紀錄。

42張照片,看寧夏交通鉅變,觸動6817900個寧夏人

固原六盤山機場位於固原市城西北方向的彭堡鄉石碑灣村,距離固原市直線距離10千米,公路距離13千米。是寧夏三個機場中唯一的高原機場。於2010年6月26日正式通航。

42張照片,看寧夏交通鉅變,觸動6817900個寧夏人

如今,銀川航空發展日新月異,極大地滿足了寧夏人“走得遠”“走得快”的要求,更為寧夏的經濟發展添磚加瓦。

42張照片,看寧夏交通鉅變,觸動6817900個寧夏人

“十二五”期間,銀川河東國際機場累計完成運輸起降19.32萬架次、旅客吞吐量2148.81萬人次、貨郵吞吐量14.42萬噸,新開航線35條、增加通航點26個,成為全國第5個實現“省會通”的城市。

42張照片,看寧夏交通鉅變,觸動6817900個寧夏人

截至2016年底,已開通至國內53個城市的64條航線,至阿聯酋、泰國、韓國、日本、越南、馬來西亞、新加坡等國家(地區)的10條國際航線。相關配備設施可滿足“年飛行起降8.9萬架次、旅客吞吐量1000萬人次、貨郵吞吐量10萬噸”的發展需求。

2018,寧夏交通發展大步奔跑

2018 年

寧夏交通建設“大盤”敲定!

將以推進內陸開放型經濟試驗區和

銀川都市圈建設為重點

包含鐵路、公路、樞紐等14個項目

鐵路--進入高鐵時代

42張照片,看寧夏交通鉅變,觸動6817900個寧夏人

今年,寧夏將加快推進在建銀川至西安高鐵、中衛至蘭州高鐵,以及吳忠至中衛的城際鐵路建設,在確保質量安全的前提下完成年度建設任務;

加快推進包頭至銀川高鐵前期工作,爭取年內開工建設;

積極推進寶中鐵路固原至中寧段擴能改造前期工作,建成銀川火車站綜合客運樞紐擴建工程(一期)。

公路--提升通暢水平

42張照片,看寧夏交通鉅變,觸動6817900個寧夏人

今年將建成石銀高速公路石嘴山至平羅聯絡線、銀昆高速銀川河東國際機場段改線工程等,進一步完善我區高速公路骨架網絡,提升與國家路網的銜接通暢水平;

同時,加快推進京藏高速改擴建、銀百高速寧東至甜水堡段,以及西吉至會寧、涇源至華亭公路等高速公路項目和紅崖子黃河公路大橋等項目建設,有效打通省際間的“斷頭路”“瓶頸路”,拓展我區連接周邊地區的出口,提高與周邊地區基礎設施的互聯互通能力;

推進銀昆高速太陽山至彭陽段、烏瑪高速青銅峽至中衛段、烏銀高速銀川至河東國際機場段等項目前期工作,加強國省幹線升級改造和農村公路網絡工程,改善貧困地區交通運輸條件。

空中--提高運輸能力

42張照片,看寧夏交通鉅變,觸動6817900個寧夏人

寧夏將繼續完善銀川河東國際機場基礎設施,改造固原六盤山機場設施;

新增上海、廣州等城市空中快線;

開通更多直達國內省會城市、重點旅遊城市及寧夏周邊主要城市的航線,提高直飛比例,優化航班時刻;

新開加密銀川至東南亞,以及經停迪拜、多哈等通往中東、歐洲等國家的國際航線航班,提高航空運輸服務能力;

此外,還將加快推進銀川國際航空港綜合交通樞紐建設,完成主體工程。

42張照片,看寧夏交通鉅變,觸動6817900個寧夏人

時間真是一把利刃

短短60年間

寧夏的交通網絡極速擴張

地下跑的、路上走的相繼開掛

2年後,如果你還留在寧夏

你將親眼見證寧夏的蛻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