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市场低迷,以超低价收购电力公司,10年内7次加电价狂赚数百亿

这个世界上有两种最赚钱的生意,第一就是创新,第二就是垄断。马云就是通过创新来积累财富的代表,而李嘉诚就是通过垄断来积累财富。

李嘉诚是当之无愧的世界隐形首富,李家的真实资产早已经不少于比尔盖茨等富豪了,而且他大部分资产都是实打实的实业,这比靠股票盈浮成为首富贝佐斯要稳当得多了。

趁市场低迷,以超低价收购电力公司,10年内7次加电价狂赚数百亿

李嘉诚旗下有四家核心的公司,第一家就是长江和记公司、第二家就是长江地产公司、第三家是长江基建公司、第四家就是电能实业公司。说起电能实业这家公司堪称是李嘉诚的一台赚钱机器。

电能实业在全球6个国家拥有13个电厂,7个配电网,还有一个输气网络。电能实业还是香港最大的电力公司香港电灯公司的大股东。在香港商业历史上,香港电灯公司是一家举足轻重的公司。也正是这家公司帮助李嘉诚成功登顶了华人首富的位置。

趁市场低迷,以超低价收购电力公司,10年内7次加电价狂赚数百亿

当时李嘉诚正是趁着政局不稳,英国公司大举斥资的机会,以超低的价格买下了香港电灯公司。随后李嘉诚在10年内7次提高了电价,以此来敛聚了大量的财富。这也是为何许多香港人并不喜欢李嘉诚的原因。

香港是全球最早通上电力的城市,早在1888年香港就通上了电力。香港电灯公司一直是公用的电力公司。除此之外,香港还有一家中华电力公司,这家公司是伊拉克家族嘉道理在香港成立的。这个家族也靠着中华电力公司成为了屹立百年的百亿巨富家族。

趁市场低迷,以超低价收购电力公司,10年内7次加电价狂赚数百亿

70年代,李嘉诚靠着上市集资,成功逆袭,成为了香港商界的一个后起之秀。70年代末,李嘉诚通过了帮助包玉刚收购九龙仓一战,取得了包玉刚跟汇丰银行的信任,从此开始平步青云。

80年代,香港市民对于香港的未来充满疑问,中英谈判影响着整个香港的发展。当时许多英资公司都不看好香港的未来,于是纷纷开始从香港撤资。其实不仅仅英国人,而且不少香港人都不看好香港的未来,纷纷都甩卖资产,选择移民。

李嘉诚当时在包玉刚的帮助下收购了和记黄埔实力大增。李嘉诚依然看好香港的前景,于是他果断选择留在香港。英国的置地公司在1980年收购了香港电灯公司,置地是香港最大的英资公司之一。

趁市场低迷,以超低价收购电力公司,10年内7次加电价狂赚数百亿

1985年,置地打算撤离香港,而且加上这个时候置地亏损连连,李嘉诚趁机以低价从置地手上打劫了香港电灯公司。置地获得了李嘉诚的36亿现金,改善了财务状况。李嘉诚则捡了一个大便宜。李嘉诚的收购价格比市场价格便宜了13.5%。

香港电灯公司控制了香港岛、南丫岛的电力。李嘉诚接手了香港电灯公司之后,却做了一件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李嘉诚在短短十年内竟然7次提价,香港市民可以说是苦不堪言。李嘉诚却以此积累了庞大的财富。

香港电灯公司的电价比起中华电力公司的电价,足足贵了40%。香港电灯公司每年的利润就达到了几十亿元。1997年开始,李嘉诚利用香港电力赚到的巨额利润,开始了国际化的投资,先后在几个国家投资了十几家电厂。

趁市场低迷,以超低价收购电力公司,10年内7次加电价狂赚数百亿

2011年,李嘉诚把香港电灯公司更名为电能实业并且成功上市,市值高达1000多亿。2014年,李嘉诚进行了一次分拆,他把电能实业的香港业务独立成香港电灯公司分拆出来。分拆之后的香港电灯公司,市值就高达600多亿。电能实业的市值依然达到了1200亿元。这次分拆重组,李嘉诚获利就达到了数百亿。

不久之后,李嘉诚出售了19.9%的港灯股份,套现了70多亿元。港灯稳定的现金流,给李嘉诚在资本市场驰骋提供了充足的弹药。其实李嘉诚的巨大财富,是通过垄断了香港大量民生生意来累积的。这也是为何李嘉诚在大陆跟在香港的名声完成不一样的原因。

趁市场低迷,以超低价收购电力公司,10年内7次加电价狂赚数百亿,其实李嘉诚也说过自己首先是一个商人,不要用那些虚无的道德去绑架他。作为一个商人,李嘉诚真的是做得足够出色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