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127小時》的原型到底經歷了哪些心理變化?

電影|《127小時》的原型到底經歷了哪些心理變化?

今天小編來給大家推薦電影啦!在推薦電影的同時小編還找到了一些電影原型的真實經歷,如果你沒看過這篇電影,那麼這篇電影一定不會讓你失望。如果你看過這篇電影,那麼這篇文章會讓你更深入的瞭解這篇電影原型的真實情況。

"Don‘t give up,And do not give up"

《127小時》(又名《生死兩難》)

是由Danny Boyle執導,James Franco等人主演的冒險片。該片上映於2010年11月5日。

講述Aron Ralston在峽谷探險時遇到意外,並且成功地拯救了自己,該片是以真實故事為題材。

電影|《127小時》的原型到底經歷了哪些心理變化?

心理學將人的死亡分為四個階段:拒絕,憤怒,沮喪,接受。我們在Aron被卡在石縫中的過程看到了所有。

從剛開始的無法接受,試圖用蠻力搬起石頭,到試圖用把小軍刀刮石頭,做滑輪裝置把石頭拉起來,最後開始幻想被獲救的清醒。當他意識到這一切都不會發生時,人類的樂觀與堅持到此位置,憤怒與拒絕也隨之消退。Aron為自己的死亡作準備。

影片明顯能讓人感受到顫抖的時刻,此外,詹姆斯·弗蘭科飾演的角色也很到位,沒有被神化,他也會沒有勇氣,感到害怕和在危難面前等待死亡的來臨。————《環球郵報》

電影的每個鏡頭,刺激著觀眾的神經,比大場面的戰爭片還刺激。此外,詹姆斯·弗蘭科的表演很自然,細緻入微,還能把恐怖和幽默柔和在一起。

————《滾石雜誌》

《127小時》的艱難,不是每個男人都能克服的,丹尼·博伊爾和詹姆斯·弗蘭科聯手炮製了一部鼓舞人心的電影。

————《洛杉磯時報》

2004年,羅斯頓出版了回憶錄《在岩石與險境間》,詳盡敘述了這段驚心動魄的經歷。

以下為電影原型Aron Ralston在被困時用DV錄製的內容翻譯(文本來源於豆瓣)

電影|《127小時》的原型到底經歷了哪些心理變化?

週日

“現在是週日下午3:05,距離我被卡住已經有24小時了,我的名字叫亞倫·拉斯頓,我父母叫拉瑞和多納拉斯頓,住在科羅拉多州,恩格爾伍德市。如果有誰看到了這個錄像,麻煩送給他們,我會非常感激你”

“我花了很多努力保持體溫。現在只有很少一點水…我身體對控制體溫已經有困難了。我碰到大麻煩了”

(設想砍掉手臂)“這差不多是自殺一樣。這裡距我的車大概需要4個小時,一隻手攀登基本上不太可能。這樣的失血和脫水,估計這個選擇不可行。我覺得砍掉手臂肯定會死”

“真不知道當時自己怎麼想的,導致自己現在這樣……不過我其實是通過冒險來獲得一種活著的感覺……我沒告訴任何人我去了哪裡,這太蠢了”

電影|《127小時》的原型到底經歷了哪些心理變化?

週一

“我禁不住想葡萄柚汁的味道,還有瑪格麗特酒,橙汁,冰棒的味道,我是真的想要這些東西。有個桔子該多好…橘柚也成,真想啊”“老天,我是完了。我估計接下來的幾天要爛在這兒了”

電影|《127小時》的原型到底經歷了哪些心理變化?

週二

“真見鬼了。我開始真正後悔,這事兒辦得太蠢了。太多沒考慮周到的地方,太多了。估計都等上很久,才有可能會被人發現”

(用刀插進了胳膊,不過劃不動骨頭)“天哪,我試著切掉我的胳膊。用這破刀連皮都劃不破。試了其他幾個刀片,最終連血都沒流出來”

(想象可能發生的山洪)“我現在幾乎想要洪水過來了,至少我能喝到點水”

(對於自殺)“我如果有辦法自殺的話,估計就試了…這樣真是痛苦。很冷。我避不開風。就這麼吹著我。雖然大風都算不上,不過感覺非常冷。我試過了各種方法,不過仍然糟透了。這種死法可真是最糟糕的方式了,這樣慢慢等死”

“我覺得我臨死前,要對我爺爺奶奶說,我愛你們。我在俄亥俄州的親戚們,上帝保佑你們”

電影|《127小時》的原型到底經歷了哪些心理變化?

週三

“媽媽爸爸,我真的很愛你們。我希望花上這個時間,告訴你們我們在一起的時光很美好……我愛你們,我會永遠和你們同在”

“再一次的,我要說,我愛你們。你們把我的生命帶到這個世界上,愛我,給我平靜和幸福的生活,謝謝你們,我愛你們”

「逃生」

電影|《127小時》的原型到底經歷了哪些心理變化?

最後才逃生自救時Aron的所作所為刺激著我的神經,直到現在還記憶猶新。

就像影片中說的一樣“Maybe this stone has been waiting for me through all the life.”迫使你去做出對於人生的選擇。

「說在最後」

艾倫斷臂求生的故事成為了一個傳奇,在談及他脫險的感悟時,他說:“當恐懼和慌亂過後,最重要的反應是實施冷靜的戰略管理和深思熟慮的行動。”

如果換做手機前的你,是否會做出和他一樣的選擇呢?

圖片源自網絡

電影|《127小時》的原型到底經歷了哪些心理變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