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寿经前五品经文要点

下面还有时间,我想利用这个时间把前五品经文的要点给大家捋一捋,这样可能方便同修们的学习和理解。我所说的重点,是提供给同修们做参考。

第一品——第五品经文的要点

【法会圣众 第一】这一品有以下四个要点:

要点一,释迦牟尼佛宣讲《无量寿经》的大法会盛况空前。

无量寿经前五品经文要点

从哪里可以看得出来呢?从这么几个方面:

一,参加法会人数之多前所未有。

经上说“一万二千人”,其实不止一万二千人,后面的经里曾经提到,用肉眼能看见的有两万人。

二,法会规格之高前所未有。从哪里看呢?

(一),从参加法会的人数来看;

(二),法会规格之高前所未有,从参加法会的人的身分地位上看。

不有这么一句经文吗,“一切大圣,神通已达”,这就告诉我们这些与会的大众都是彻底明了了宇宙人生真相的大圣,这就是他们的身分和地位。

要点二,要知道《无量寿经》是一部什么样的经。

总结以下几点:

第一,这是一部阿难尊者亲自听释迦牟尼佛依据事实真相而说的一部经典。

第二,《无量寿经》是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说一切经典中的第一经,是第一开悟的法门,第一成佛的法门,依此经修学的即是如来第一弟子。

重点在后面这几句话:

第一经;

第一开悟的法门;

第一成佛的法门;

第一弟子。

怎么样来认识这几句话呢?我们从哪看出来的?是从参加法会的上首。大家回忆回忆,第一品里提到的上首是谁?一位是憍陈如,一位是舍利弗,一位是大目犍连,一位是迦叶,一位是阿难尊者。

上首就是这五位尊者。

憍陈如尊者:

他是第一个开悟的,第一个证果的。所以说,憍陈如尊者是开悟证果第一人。

舍利弗尊者:他是智慧第一。

大目犍连尊者:神通第一。

迦叶尊者:苦行第一。

阿难尊者:多闻第一。

从这里我们能不能看出来,前面所说的第一经,第一法门,第一成佛的法门,依此经修学是如来第一弟子。

前面五位尊者,在这里是给我们表法的。

要点三,这部经,释迦牟尼佛是在什么背景条件下宣说的。

从这么几点来认识:

一是众生信、愿、行三个条件同时具足的时候。

注意,这里面是同时具足,那就是说,缺一不可。这是第一个条件。

二是众生成佛的机缘成熟的时候。

三是众生与诸佛菩萨感应道交的时候。

具足了这三个条件,释迦牟尼佛宣讲了这部《无量寿经》。

要点四,《无量寿经》是显示佛法全体的一部经。

从哪里可以看出?

有这么几句经文大家是否还记得,“又有普贤菩萨。文殊师利菩萨。弥勒菩萨及贤劫中一切菩萨。皆来集会。”。我们是从这儿看出来的。为什么呢?

我们看看,普贤菩萨是哪一位?他的身分是什么?

普贤菩萨是密宗的开山祖师,普贤菩萨在这一部经里他代表净密不二;

再看看文殊菩萨,文殊菩萨在这一部经里代表禅净不二;

弥勒菩萨代表当来承传;

贤劫中一切菩萨,先后有九百九十六位将要在此世间示现成佛。

我们从这几个方面能不能看出来,这一部经是显示佛法的全体。

这是第一品的几个重点。

【德遵普贤 第二】有以下七个重点:

重点一,《无量寿经》是以在家人为度脱对象而说的。

再进一步说,这部经是佛专为在家人说的。

在第一品经里,佛举出了三位菩萨,他们是普贤菩萨、文殊菩萨、弥勒菩萨,这三位菩萨是代表出家众。这一品经文里举出了十六位菩萨,这十六位菩萨都是在家众。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这一部《无量寿经》,是佛专为我们在家众说的,是以在家众为度脱对象。

重点二,《无量寿经》是十方三世一切诸佛菩萨共同护念的一部经。

十六位在家菩萨中,只有一位贤护菩萨是示现在娑婆世界,他是释迦牟尼佛在世时的弟子,其他十五位菩萨都是由他方世界来到灵鹫山参加这一次无比殊胜的大法会的,他们是来做影响众的。这代表十方无量无边的诸佛世界都讲这一部经,都护念这一部经。同时也说明,这一次《无量寿经》大法会是一切诸佛所说的。

重点三,佛菩萨的名号都是表法的。

佛菩萨没有自己的名号,他们的名号是因为众生的需要而产生的。这一品经文所列举的十六位在家菩萨的名号也都是用来表法的。

重点四,学佛要行普贤行。

不行普贤行,不能圆成佛道。

普贤行的具体落实就是普贤菩萨十大愿王,在前面我们已经详细地讲过了。

重点五,一句阿弥陀佛佛号是大忏悔法门。

一切方式都忏不掉的业障,一句阿弥陀佛佛号全都忏掉了。

重点六,告诉我们,荣华富贵不是人生第一重要的大事,第一重要的大事是了生死、出轮回。

重点七,菩萨的事业就是如来家业。度生是事业,弘法是家务。

每一个佛陀弟子都要承担起荷担如来家业的重任。

【大教缘起 第三】这一品经文有四个重点:

重点一,世尊放光现瑞殊胜稀有的缘由。

世尊这一次为什么放这样的光,现这样的瑞相?这么稀有,他的缘由是什么?因为什么呢?

因为世尊要为大众宣说这部《无量寿经》。

为什么宣说这部《无量寿经》,世尊就这么高兴呢?

因为这一部《无量寿经》是蕴藏在世尊心中许久的一部圆满的大法,因为缘不成熟,所以一直也没有宣说。今天众生成佛的机缘成熟了,世尊可以痛痛快快地向众生宣讲这部畅佛本怀的大经了。所以现这样稀有的光,现这样稀有的瑞相。

重点二,《无量寿经》,是佛出现在世间唯一的正说,是主修课,是必修课;其他经典都是旁敲侧击,是选修课。

重点三,是阿难向佛请问,佛才宣说这一殊胜的大法。我们要感恩阿难尊者的能问和所问。

重点四,请佛讲经的功德之大,无量无边,不可想像。

【法藏因地 第四】有三个重点:

重点一,无央数劫以前有一尊佛出世,号世间自在王如来,讲经说法。有一位国王,名号叫世饶王,经听佛讲经说法,他觉悟了,舍弃了王位跟随世间自在王佛学道。这位世饶王就是后面所说的法藏比丘,也就是我们现在说的阿弥陀佛。

那就是说,世饶王是法藏比丘的前身,法藏比丘是阿弥陀佛的前身,阿弥陀佛是世饶王学成以后,法藏比丘学成以后,他们所示现的一个身分,就是现在的阿弥陀佛。

这是第一个重点,大家要记住。

有时候同修们读这部经的时候,有一个什么想法呢?有的时候怎么一会世间自在王,一会又是世饶王,一会又是法藏比丘?就弄不明白了,这回咱们把这个关系理一理。

重点二,法藏比丘在因地所发的愿和十方一切诸佛菩萨所发的愿都不一样,所以他所得的果报也不一样。

这就是西方极乐世界和其他诸佛国土不一样的原因,就是修学的不一样,发的愿不一样。

重点三,怎样才能解如来真实义。

要解如来真实义,我们这么多同修,修习这么长时间,是不是真的能解如来真实义?有的同修说,我们也不会啊。

怎样能解如来真实义?很简单,做起来不简单。

怎么样解?

用佛心解佛意,就是解如来真实义,就能解如来真实义。

用什么解?用心。

什么样的心?佛心。

你不用佛心,你怎么能解如来的真实义呢?!这一点非常重要。

【至心精进 第五】有三个重点:

重点一,我们要学习法藏比丘的发心发愿。

法藏比丘的发心发愿,一切是为了利益众生,这是第一个需要我们学习的。

重点二,我们要学习法藏比丘的求学态度,真正是依教奉行。

老师教了千亿岁,学生学了千亿岁,这种诚敬心真是太少见太少见了。对照一下我们自己,你是用什么态度来修学佛法的?相距太远太远了,所以我们要学习法藏比丘的求学态度。

对我们来说,常常是把依教奉行挂在嘴上,行动上却丝毫见不着你依教奉行的行动,我们这样就没有法藏比丘那个真诚心。

为什么我们学佛不成功、不成就?

是我们的真诚心不够。

这个跟大家说的次数太多太多了,总是说这个真诚心,这个诚敬,很多同修可能都听得腻歪了。但是,如果你真的没有诚敬心,你真的不能成就!

重点三,尊师重道。

前面法藏比丘发愿,然后去请教老师:我怎么样实现我这个愿望?请老师指教。这是在没有完成极乐世界之前,法藏比丘去向老师请教。

在完成了西方极乐世界之后,法藏比丘又再一次去到老师面前向老师报告,西方极乐世界建造成了。这也就是向老师汇报自己的修学成果,感恩老师的教导,不忘师恩。

这是典型的尊师重道。

关于这五品经文的要点,我就大概给这么梳理一下。有的同修可能比这个认识得更深刻,大家可以互相交流。

我们学习经文应该用什么态度学?这和你的目标是有直接关系的。

你究竟要干什么?你为什么要学佛?这个问题是至关重要的。

目标不一样,求学的态度不一样,方式方法不一样,最后你得的结果也必定不一样。

这几个重点说完了,顺便想重点说说尊师重道的问题。

我有一个什么体会呢?就是这么多年来,我学佛应该是二十多年了,真正学佛真正听经,应该是从二OOO年开始,那个时候得到了《无量寿经》会集本,得到了老法师讲《无量寿经》的光碟。如果说真正听经,我就从二OOO年开始算。

这么多年来,前一段时间,那就是十几年吧,我是在家里默默无闻。我就是听懂了“一门深入,长时熏修”这两句话,所以我就一部《无量寿经》、一句阿弥陀佛佛号,一直坚守到现在。我没有变换题目,也没有拐弯。

从二O一O年我见到了老法师以后,我的日子就开始不好过了,就开始受批评、受批判、受谩骂。

那个时候我的心态没有现在这么好,这么平和。我心里想不明白,为什么这样?我修我的,你修你的,我也没招你、没惹你,你干嘛要这样对待我?但是我知道原因,就是因为我亲近了净空老法师,所以我才受到了那么大的打击,那么大的压力。但是我是这样想的,一个人不能随波逐流。

你要问问你的真心,你自己是怎么想的?你这么做到底对不对?我想明白了,因为我没有伤害任何人的那个想法、那个念头。

我亲近净空老法师是因为二OOO年,在我生命垂危、随时面临死亡的情况下,我得到了这本《无量寿经》,我得到了老法师讲《无量寿经》的光碟。因为我听这部经,我活过来了,我认为这是一个奇迹。

所以我多次跟大家说,是这部《无量寿经》、是老法师救了我生命,给了我慧命。我不能做一个忘恩负义的人!

尽管有人直接地、间接地劝我要远离老法师。他们是这样说的,老法师处境那么艰难,你干嘛要自己找麻烦、找不自在?我不这样想。我是怎么想的呢?

我觉得我人生的两大幸运之事:

一是我闻到了佛法。

二是我遇见了老法师,他是我的恩师,我尊称他为我学佛道路上的导师。

对于这一点我从来没有隐晦过,我既然说了,我既然这样做了,我就勇于承担,我无怨无悔!

净空老法师,永远是我的恩师,永远是我的导师!我永远感恩我的老师和我的导师!我是至死都不会改变的!

我前面讲了这五品经文,我对这个信念更是不可动摇。

人要有良心,要说真话!人,要尊师重道!

既然我走入了佛门,我一定要遵循佛门的这个规矩!

别说佛门,就是在世间法也是要尊师重道的。

这条路,我会坚定不移地走下去!请同修们监督。

如果我哪儿做错了,欢迎大家的批评指导,我会认真接受的。

今天这一节课就讲到这里。

感恩大家!阿弥陀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