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经里面是非常重视的,农历七月,报恩月

我们把农历七月份叫作“报恩月”。

报恩,佛经里面是非常重视的。

报四重恩:

第一个就是报三宝恩。我们大家发菩提心——我想解脱生死、度一切众生、愿意成佛,以这样的愿来报答三宝的教育之恩。

第二个就是报父母恩。我们回向发愿时讲:“上报四重恩,下济三涂苦,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希望过去、未来一切父母都能够离苦得乐、圆满成就,每个人都要这样去做。首先是这一世的父母,我们要孝敬;然后要想到未来的一切众生都是我们的父母,我们都需要去帮助他们。

第三重恩是众生恩。众生就是我们所有身边的人。我们虽然每天穿着衣服,但是我们不知道做衣服的人是谁;我们住的房子,盖房子的人是谁,我们也不知道;我们每天在路上走,造马路的工人我们也不认识,而这一切人对我们都有真实的恩德。如果没有他们,我们的生活会有诸多困难,所以对我们身边的一切有情,都应该生起一种感恩的心。

第四个是报国土恩。国土恩就是对国家。我们生活在大地上,大地能够承载一切,也承载了我们的生命,我们的家园。怀着感恩的心,来对待我们的父母、三宝、师长,还有身边的一切众生,和生活的国土,这是佛教非常重视的报恩思想。

农历七月,在我国民俗传说中被称为“鬼月”,传说每年农历六月三十日,便会打开鬼门,放出饿鬼,一直到七月三十日才关上鬼门。为了让阴阳二界的人鬼都平安,我国自古以来,便有在七月设醮普渡的习俗。禁忌也很多,比如不穿带自己名的衣服、不拍别人肩膀、不吹口哨、小孩老人体弱者夜晚不外出等等。

其实从佛教的观点来说。七月并不可怕,更不是什么鬼节。七月对佛教来说是“佛欢喜日”、“吉祥月,欢喜月”在佛陀时代,弟子都要出去托钵,印度的农历四月雨季开始,一直到七月中旬,天气又热又下雨,因为湿气重,容易产生蚊虫。佛陀为了弟子的身心健康,也避免外出踩杀虫类及青草新芽,就在这段时间调整僧团的生活,从农历四月十五日一直到七月十五日这三个月,比丘们不用外出托钵,集中在一个地方精进共修,由在家的居士送食物来供养,这叫做“结夏安居”。这三个月对僧团而言,正是进修的好时机,大家专心听佛陀所说的教法,听完之后用心去分析,然后落实在生活中。

佛经里面是非常重视的,农历七月,报恩月


在这段期间内,比丘们身、口、意三业合一、清净,所以“戒行”完整;因为持戒清净,所以心稳定,不会七上八下;心能沉静下来、加上闻法及心得分享,再用心下功夫,就能体悟佛理,增加智慧,成就“戒定慧”三无漏学。

三个月后的七月十五日这天是众比丘的结业日,大家提出这段期间修学的成绩;而佛陀在看到大家于道业上有所增长,也十分欢喜,并赞叹大家精进修行的成果。所以,农历七月在佛教而言是吉祥月、是欢喜月。

七月如何才能真的“普度”已亡人呢?目犍连尊者供僧度脱饿鬼道亡母“神通第一”的目犍连尊者为了救渡母亲脱离地狱的饿鬼道,运用神通,把钵中变出香喷喷、热腾腾的白米饭。母亲看到香喷喷的白米饭,赶紧用双手接过来,但是,端到面前一张开嘴巴,火焰就从她的口中吐出来,整碗白米饭立刻变成焦炭。看到这一幕,目犍连尊者心里很难过,心想我虽然是神通第一,但是,这个时候要解救母亲的饥饿却办不到,我到底该怎么办呢?心念一动,目犍连尊者想:我应该去求佛陀。佛陀无奈地摇摇头说:“目犍连,你知道业如须弥山,自己造业要自己承受,任何人都无法为他人拔除业力。”目犍连尊者听了很难过,说:“我的身体来自母亲,有了这个身体,才能遇见佛陀,并在佛的座下求得妙法,得到身心解脱。我怎么忍心自己证得果位,却让母亲在饿鬼道中受苦,佛陀能否指点我一个方向,以消除母亲的苦难?”佛陀告诉他:“你看!现在有这么多的僧众,经过三个月的修行,戒、定、慧具足,他们的功德、福力无量,你可以去供养他们,请求他们以最虔诚、悲悯的心,为你的母亲祝福,救拔她。”于是目犍连尊者将俗家的资财集中,在七月十五日安居圆满、僧众“自恣”这天,不管对年老或年少的出家人,都以最谦卑的心、恭敬的态度,端水让大家洗手之后,再将盛满丰富食物的钵器,一一呈给每位比丘。比丘们应供之后,众口一心、凝神一志,用最虔诚的心来为他的母亲祝愿。当晚目犍连尊者打坐时,一位很庄严的天人来到他的座前叩头礼拜,感谢目犍连的救拔。目犍连认不出这位天人是谁,她就说:“我是你的母亲,承蒙你的孝心,加上有德僧众们的祝福,让我终于脱离了饿鬼的境界!同时,鬼道众生也得到这分福德解脱了,所以我以最虔诚的心来感恩你。”天人说完之后飘飘然往天宫飞去,后面跟着一群天人,同样往天上飘去。阿难尊者虔诚供养僧众的故事有一次阿难陀尊者在结夏安居打坐的时候,看到一个青面獠牙的人逼近他的身边。阿难很惶恐地问:“你到底是什么人?怎么会有这么可怕的面容?”青面獠牙的人回答他:“现在你说我很难看,不出三天后,你也会跟我一样!不要以为你永远都是这么庄严。”阿难听到这话,全身发冷,汗毛直竖。他很害怕、很烦恼,于是求救于佛陀。

佛陀说:“阿难!人生无常,做人不能骄傲。大家都说你容貌端正,具有三十种殊胜容貌与微妙形象,十分庄严,但是年轻时庄严,却也有年老、丑陋的时候。你看到的境界是无常的境界,无常是每一天、每刻都在你周围、你面前,随时都会降临。而且无常的降临,并无老少的分别。”“佛陀啊!我虽然有福能出家,又能每天跟随在佛陀身边,但是我还没有真正彻悟,一旦无常到来,我便会失却这个人身。到底怎样才能成就道业呢?佛陀是不是能解救我?”“只有一个方法:集合众僧的德与福,福德具足,僧众合一来为你祝福。”阿难遂以最虔诚的心来供养佛、法、僧三宝。之后,他又在一次定中看到那个青面獠牙者,原来是观世音菩萨化作恶相来点化阿难。现在一般人普度的时候所拜的“普度公”,在佛教中称作“面然大士”,“面然”的意思就是脸长得很难看。其实他是菩萨的化身,故意示现恶形让阿难体悟人生无常──哪怕是很年轻、很庄严的人,终究逃不过无常的境界。

以上这两个故事流传下来,就变成民间的“普度”。很多人在农历七月便忙着到庙里“消灾、超度、点灯等等。其实,学佛要有正信,大家应该知道,佛陀时代结夏安居九十天后,僧众们戒、定、慧具足,身、口、意三业清净,集合这样的力量,可以成就功德;这也是佛陀时代供僧的因缘,并非一般人所说:“农历七月鬼门开,赶快拜拜鬼不来。”

na mo a mi tuo fo

南 無 阿 彌 陀 佛

祈愿:天下和顺,日月清明。风雨以时,灾厉不起。国丰民安,兵戈无用。崇德兴仁,务修礼让。国无盗贼。无有怨枉。强不凌弱,各得其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