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歲女孩乘滴滴順風車遇害,除了譴責,我們還能做什麼?

滴滴順風車又出事故了,又一個少女剛剛綻放的青春生命,凋零在喪盡天良的性侵惡魔手中。

8月24日,溫州樂清的20歲少女搭乘一輛滴滴順風車,準備赴一場歡樂的同學聚會。

一小時後,同學收到了她的微信,“司機開的山路沒有一輛車,有點害怕”,僅五分鐘後,另一個同學收到了她急促的求救信息,“救命、搶救”。

隨後手機關機徹底失聯。

因為聽說過滴滴順風車曾發生過的不安全事故,女孩的同學和家屬立即報警並聯系滴滴客服,要求獲得嫌疑人駕駛的車牌號,但心急如焚的他們得到的答案卻是車牌涉及隱私,要等上級批准、要等專家處理......

最終等來了女孩已被侵害,拋屍山林的結局。

最令人心痛的是,這次惡性事件本可以在發生前就被果斷扼殺,犯罪者本有機會在施暴前就被揭露出醜惡的嘴臉,有自我保護意識的少女本有可能在遭難前就得以援手反轉結局。

案件曝光後,同在樂清的林女士看到新聞一陣顫抖幾乎不能自持。確認過施暴者的車牌號後,她更加確定就是這輛車,自己在兩天前差點成了這次厄運的女主角。

只是機敏的她一發現異樣,就果斷逼停車子拼命逃離才僥倖躲過,並且留下了車牌號的證據上傳滴滴進行了投訴。

顫抖中,她後怕,更後悔,“如果我當時選擇報警,女孩是不是就不會遇害了?”

可滴滴此前信誓旦旦的安全保障承諾,難道不應該是最有效、最高效、最低成本的處理方式嗎?

僥倖脫險的林女士將投訴反饋至滴滴,不就是希望隱患得以消除嗎?

兩天了,到底有沒有人在意過投訴,到底有沒有一個明確的規則是真正從乘客人身安全角度出發,而不是平臺利益出發的?

距離上一次引發大眾譴責和恐慌的“滴滴司機侵害空姐”案僅隔三個月,滴滴誠懇的道歉和決意整改的堅定態度還擲地有聲。

可惜民生新聞的發生速度還是趕不上人們的遺忘速度,輿論熱潮被一個接一個的娛樂霸榜。

道歉者深諳輿論規律,只要態度誠懇足以撫慰民心,加上壟斷市場作為護身大法,守好自己的便捷性和不可替代性大可以有恃無恐。比起整改規則損害利潤,還是投機於小概率事件不常發生比較方便。

一個美好生命的落幕只喚起了短暫的憐憫和痛惜,卻並未喚起應有的重視,所以類似事件的發生不是第一次,也不會是最後一次。

— 2 —

不僅是打車行業存在著極大的安全隱患,近年來,女性遭受侵害的事件屢屢發生,在互聯網的傳播下,每一次惡性事件都會引發一波爭論和探討,引起一次有關部門的重視,但還是難免法網疏漏。

這種人身威脅並不是網絡新聞的誇大,它就在你的身邊,如果你去了解一下,會發現周圍很多女性都有過深陷危機的時候。

比如,新聞中曾經出現過有快遞員利用工作之便了解簽收人的信息,窺探她們的生活以伺機實施侵害的事件。

當時以為這只是孤例,但就在前不久,我的同事南南心有餘悸地講述了她的經歷,讓我心中突生寒意——原來危險曾離我們這麼近。

因為老公常年出差,南南大多數時間都是獨居,開始的時候還有些害怕,一到天黑立刻鎖門拉窗簾,可時間一長,南南發現小區物業治安都不錯,也就放鬆了警惕。

那天晚上約九點半,南南一個人在家和麵準備蒸麵食,突然聽見敲門聲,“快遞。”外面的人悶聲說。南南看著滿手的粘著面不方便,讓他放在門口等下去拿。結果來人堅持敲門,說,“你現在出來吧。”

南南突然警覺起來,自從小區裡有了豐巢快遞櫃後,就很少有快遞員送貨上門了,而且更重要的是,自己好像把這次購買的收貨地址設在了單位?!

門外的敲門聲不停,南南粗著嗓子說了一聲,“我讓你放在門口!”

門外人遲疑了一下,離開了,第二天晨起,果然門外空無一物。

要是當時南南沒有在和麵呢?是不是不假思索地去開門?接下來會發生什麼?細思極恐。

還有出租屋女生因為晾曬在陽臺的內衣被不軌之人發現獨居,女生夜行被強行拉入汽車......

都說男女平等勢力相當,可在生命安全上,女性確實受到了太多的威脅和惡意。

— 3 —

還記得空姐遭遇滴滴司機侵害的案件發生時,還有不少觀念偏激的人將女子受害歸因於她自身的不注意甚至不檢點,女孩子在外裝扮精心,深更半夜獨自出行,難怪會被流氓盯梢。

這種評論既冷血又無知,這次事件也狠狠打臉那些冷漠的言論:事件的發生正是在正午,光天化日之下,而且是一個早有預謀的慣犯。說明只要惡人歹念已起,如果沒有保全自身的計策和尚有餘地周旋的周圍環境,勢單力薄的女子很難逃離窮兇極惡的犯罪者的魔爪。

還記得上一次惡性事件發生時,公眾強烈譴責滴滴的安全漏洞,換得滴滴迅速回應予以補救,以至於只要有媒體從女性角度發聲如何有效防狼時,就會受到質疑和責罵,認為整件事情的源頭是滴滴的失誤,從給女性建議就是給女性加上原罪,就是大男子主義。

我們不能在被害人的不幸上再去進行道德評判,不能在被害人家屬的痛苦上再去尋根問底,但是,這並不意味著從容易受到侵害的女性群體角度提出忠告和建議,就是錯誤的,這並不多餘。

因為規則的制定者作為利益關聯者,不得不將盈利作為最重要的考量目標。而我們作為生命的唯一受用人,如果可以的話,願為自己的生命安全排除一切潛在隱患和威脅。

所以,在規則的制定者不長記性前,別再抵制防狼策略了。它不一定有用,不一定適用於所有情況,不一定讓你感到舒適,但它一定沒有惡意。

— 4 —

已經被其他媒體和平臺講過多次的防狼攻略就不再詳細重複展開了,簡單提幾點。

儘量避免過晚出行,出行儘量結伴,或者跟家人開放語音免提,隨身攜帶防狼噴霧或強光手電,必要時可以迅速反擊。

有預謀的施暴者雖然猖狂,但心中難免有所忌憚,施暴前也會計算犯罪成本,有準備的你使他措手不及,可以降低進一步受害的可能。這是有備無患。

夜間出行儘量穿著低調。愛美是每一個人的權利,當然即使你穿的再暴露再嫵媚,也不是施暴者洗脫罪名的理由。

但是不得不承認,低調著裝確實能避免外人過分注意,降低某些自控力差的施暴者的犯罪衝動。這是防患於未然。

不僅是對陌生人應懷有警惕心,在特定場合之下,對熟識異性也應保持合理的距離和戒備之心。有些犯罪就在一念之間,一念成魔,悔之晚矣。

微博大V科學家種太陽曾坦誠的講過在他學生時期,突然對一個女性好朋友產生歹念,幸而及時收手最終懸崖勒馬。就是一瞬間的惡,就足以決定餘生命運的走向。這是防微杜漸。

不要心存僥倖,面對犯罪苗頭一定迅速反應及時報警;不要貪圖一時節儉,租住有安全隱患的旅店;不要慌張衝動,主動與施暴者者正面衝突。畢竟,生命無小事。

最後,希望相關制度能真正以人為本疏而不漏,希望我寫到的這些策略,永遠無用武之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