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鄉:創新精準扶貧五個「+」模式,確保貧困戶持續穩定脫貧

碧江區和平鄉地處銅仁市西北部,離主城區17公里,總面積116.7平方公里,現有省級貧困村7個,深度貧困村4個,現行標準下貧困人口1404戶4974人,是省級三類貧困鄉,貧困面廣,貧困程度深是和平鄉脫貧攻堅的真實寫照。作為2017年全省14個擬“脫貧摘帽”區縣之一的碧江區,鞏固脫貧成效,實現建檔立卡貧困戶持續穩定脫貧增收,是各級黨委政府當前的首要任務。

近年來,和平鄉搭乘脫貧攻堅的“順風車”,通過大力發展扶貧產業、壯大農業園區、引進龍頭企業、發展鄉村旅遊、加強基層黨建等措施,探索出精準扶貧五個“+”新模式,確保建檔立卡貧困戶穩定脫貧不返貧,讓和平鄉走出一條具有地方特色又有別於其它鄉鎮的脫貧致富路。

“產業扶貧+貧困戶”

自2014年來,我鄉積極爭取各級部門扶貧資近4000萬餘元。累計發展油茶4700餘畝、精品水果510餘畝、水產養殖220餘畝、中藥材1500餘畝,蛋雞5萬多羽,肉牛810餘頭,年出欄生豬1.6萬餘頭。實現我鄉建檔立卡貧困戶產業扶貧全覆蓋,戶均增收2000餘元。經過黨委政府近兩年扶貧工作的不斷探索,初步形成“以油茶為主,多種扶貧產業共同發展”的特色扶貧模式。今年,我鄉將鞏固脫貧成果作為首要任務,繼續按照“一個模式抓到頭,一張藍圖繪到底”的工作做法,力爭實現建檔立卡貧困戶有1個短期產業,2個長效產業,戶均增收3700元以上。

“農業園區+貧困戶”

我鄉現有現代化農業園區3個,分別是和平農業園區、陳家寨農業園區和龍魚農業園區。藉助精準扶貧的“春風”,爭取項目資金投入150萬元,大力發展現代化設施農業。通過引進龍頭企業、能人大戶帶動、建立專業合作社等方式,採取“農業園區+貧困戶”的發展模式,大大增加了貧困戶的收入,不斷加快貧困戶脫貧進程。

園區充分發揮現代化設施農業技術的示範引領作用,在區、鄉兩級農業科技人員的指導下,建設溫室大棚230畝,育苗基地210畝,水培蔬菜120畝。種植辣椒95畝,豇豆160畝,其他蔬菜625畝。貧困戶不僅可以通過土地流轉收租金,還可以通過進園務工掙薪金,直接帶動貧困戶30餘人務工,項目聯結75戶貧困戶,戶均增收3000元以上。

“龍頭企業+貧困戶”

積極搭建龍頭企業助力精準扶貧新平臺,引進鐵騎力士集團、華以農業有限公司等大型企業進駐和平鄉,加快改變我鄉傳統種養殖模式,促進種養殖業轉型升級。

目前,鐵騎力士在我鄉推行“1211”模式,即1棟豬舍,一對夫妻,年出欄1000頭豬,年收入10萬元,減少養殖農戶市場風險。積極探索“生豬代養”模式,併為代養場提供仔豬、養殖技術、醫療技術服務,仔豬長大後由企業進行收購。近兩年來,我鄉爭取扶貧資金195萬元,新建生豬代養場4個,其中已建成投產3個,年出欄生豬4800餘頭,與118戶貧困戶簽訂利益聯結協議,戶均增收1500元以上。

華以農業有限公司在龍魚農業園區發展現代化蔬菜種植300餘畝,投資77萬餘元,爭取扶貧資金50萬元,通過對務工農戶進行技術培訓,實現農產品初加工,提高農產品附加值。與30戶貧困戶簽訂利益聯結協議,帶動23人務工,實現戶均增收3200餘元。

“鄉村旅遊+貧困戶”

為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和平鄉緊緊依託臨近銅仁主城區的區位優勢、良好的生態環境和優美的自然山水,開發以綠色景觀和田園風光為主的山水生態觀光型鄉村旅遊;依託豐富的園區農業生產資源,開發以“吃在農家、住在農家、幹在農家、摘在農家、品在農家”為主的農業觀光體驗型鄉村旅遊。

遙山溝村充分利用歷史佛教名山-伏魔山悠久的歷史文化,由碧江區錦江投資有限公司投資,打造臨近松桃牛郎鎮、八村的環伏魔山萬畝油茶帶,山腳下的新隆寨民俗文化村。節假日城市居民出遊,間接帶動公路沿線農家蔬菜,精品水果,土家雞蛋等農產品的銷售。

和平村、陳家寨村充分利用境內河流帶來的人流量,利用村內大坪坡石林景觀,和平農業園區內的精品水果、QQ農場、沙灘燒烤和水上燒烤等項目,遊客可以觀石林、採蔬菜、住民宿、摘水果、做燒烤等項目,讓遊客樂在其中,體驗自己動手採摘水果、栽種蔬菜的樂趣。

“基層黨建+貧困戶”

“脫貧要致富,少不了支部”,基層黨組織的堡壘是否堅固,對脫貧攻堅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作為黨員,就要時刻牢記為人民服務的使命。我鄉通過組建一支“愛幹、肯幹、實幹”的支部,強化黨支部對各村經營主體的領導,積極探索“支部+合作社、支部+園區、支部+電商”等新型經營主體,帶動村級產業發展壯大。

選派工作組組長、包組幹部、幫扶幹部駐村,與貧困戶進行結對幫扶,讓群眾隨時找得到人、辦得了事,先後為群眾調節糾紛30餘起,為群眾解決困難120餘個。通過新時代農民講習所、群眾院壩會等方式講黨課,深入宣講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宣講黨和國家的扶貧政策,宣講群眾身邊的脫貧致富典型,切實改變貧困戶“等、靠、要”等落後思想,增強發展內生動力。

脫貧攻堅,民心所向,職責所在。和平鄉黨委政府始終將“小康路上一個都不能掉隊”作為行動目標,盡職履職,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把脫貧攻堅作為頭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始終抓好扶貧扶志扶智扶精神,把脫貧攻堅同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有機結合起來,強化紀律保障,補短板強弱項。“三支隊伍”在脫貧攻堅的道路上全力以赴,舉力攻堅。這一幕幕脫貧攻堅道路上的縮影,正在為實現黨在十九大報告上的莊嚴承諾:“讓貧困人口和貧困地區同全國一道進入全面小康社會”做出切切實實的行動。(毛冬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