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湾石油”拯救不了油价,任何企业行为都要符合市场规律

“海湾石油”拯救不了油价,任何企业行为都要符合市场规律

这两天,大家关注的焦点在一家名叫海湾石油的加油站上,号称首家全外资加油站在广州开业了,预计未来十年内增设近2000座加油站。开业当天海湾石油加油站折合油价5.26元人民币,还有免费洗车、饮用水,毛巾等福利赠送。


“海湾石油”拯救不了油价,任何企业行为都要符合市场规律



广大人民群主很不淡定,对此表示深刻的怀疑,然后纷纷表示这一定是亏损的,不符合常理。


“海湾石油”拯救不了油价,任何企业行为都要符合市场规律



平时超市促销,洗洁精、鸡蛋、青菜我们都抢的群众,有这个福利还能错过,一时间,现场人山人海,广大车友踊跃去加油。因此有人高呼因为开放外企连锁加油站控股限制,未来国际型石油企业将入驻国内,以后加油会越来越便宜。


“海湾石油”拯救不了油价,任何企业行为都要符合市场规律



脑子确实是个好东西,这是加油站新开张的促销,不是什么阴谋也不是什么策略,任何企业的行为都要符合市场规律。


“海湾石油”拯救不了油价,任何企业行为都要符合市场规律


这不,促销期过了,海湾石油恢复原价了,惊喜不惊喜,意外不意外?

表面看加油站结束了促销优惠,但是外资加油站进入中国开展业务恐怕没那么容易,要符合中国的国情和市场经济规律。

“海湾石油”拯救不了油价,任何企业行为都要符合市场规律


去年,中国宣布全面解除外资进入成品油零售的限制时,许多人就预言外资加油站将加速进入中国,而媒体也报道BP、壳牌公司等外资石油巨头,都有意在中国兴建大批加油站。

外资加油站进入中国开展业务目的是什么?

当然是赚中国人民的血汗钱呀,又不是来做慈善。

何况外资加油站的油和中石油、中石化的进货渠道是一样的,成本税费也一样,人工成本支出也差不多,价格比市场价一直低三成,可能吗?

显然不可能,油价的高低是由市场、原料成本、人工、销售网络、支付方式等决定的。

一个加油站设立主要有以下三步,

第一,原油的开采与运输,或者向第三方购买。第二,设炼油厂生产汽油、柴油等,建厂的选址、规划、报建、环保要求、设备安装、人员招募、生产成品油。第三,成品油销售网络,加油站选址、报建、批复、销售网络搭建、人工成本、支付渠道拓展、人员培训等。

这哪一部分不是成本呢?

规划、审批、建设成本、即使不新建加油站,直接收购4.5万座民营加油站中的一部分贴牌经营,但是加油站的成本远远不止这点,受限制于报批手续、地段、盈利与否、人工成本。一个加油站成本现在报价一般都在1亿元左右,即使外资花巨资新建和收购,收购后升级改造,这也是个天文数字,一座加油站1亿,外资又能收多少呢?

指望外资进来做慈善,别傻了,外资是进来赚钱的,外资也会算成本的,赚不到钱,风险大于收益,还肯花血本投资吗?肯定不会,也许外资赚不到钱,迅速就撤退了。

海湾石油,看你还能嚣张几天?

“海湾石油”拯救不了油价,任何企业行为都要符合市场规律


每当油价联动机制启动,车主们就叫苦连天,外资有个促销就被说成是两桶油的终结者,话还没说完,又一次被打脸了。

油价受国际原油价格、运输成本、炼油成本、销售网络、终端、人工成本、税费等各种因素的影响,

想要降低油价,用上实惠油,真的不能寄希望在外资加油站上,外资都是来打酱油赚钱的。

真正的油价改革希望在国企,只有国企改革、压缩成本、提升技术和产出、不断变革,才有油价下降的可能。

外资加油站拯救不了油价,能拯救油价的只有我们自己,任何企业行为都要符合市场规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