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我學」系列之一:帶你一起認識計算機的起源與發展

這個月的時間,準備把對我來說最難的一門自考《計算機應用基礎》學習完畢。

學習是為了更好的輸出,從輸入到輸入,才是一個完整的閉環,所以這一個月的時間裡,我會把自己學到的知識分享出來,跟大家一起學習,共同進步,也算是對自己所學做一個費曼,而費曼最基本的就是要將自己知道的試著講給八歲的孩子聽,如果孩子聽懂了,才能說明自己真得掌握了。

所以,如果家裡有8歲小學生,請跟我一起來學習計算機的基礎知識吧,用一個月的時間,看看能不能從入門呢!

好了,小朋友們,現在大家就跟我一起進行探索吧。我知道大家可能在某些方面比我還要精通,如果有說得不對的地方,歡迎及時指出來哦。

「跟我學」系列之一:帶你一起認識計算機的起源與發展

任何東西都要先從起源開始說起,計算機也不例外。

計算機最初是作為計算工具問世(也就是出生)的。計算工具的發展史可以說是非常漫長,它經歷了算籌、算盤、計算尺、機械計算機、電子管計算機、晶體管計算機、大規模和超大規模集成電路計算機等好多個發展階段,現在正在探索生物計算、光計算、量子計算等。

咱們人類從開始記錄數字、到統計再到計算數字,也經歷了漫長的歷史階段,它包括手工階段、機械階段,一直到現在的電子階段。

我們現在很幸運,正處在電子階段,很多數學計算都不需要我們親自來驗算。但你知道世界上第一臺計算機是在哪一年誕生的麼?

1946年2月,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世界上第一臺真正意義上的電子計算機ENIAC才正式誕生,距今不過71年曆史。這可是個笨重的傢伙,它高達8英尺、寬3英尺、長100英尺,總重量達到30噸。(一英尺等於0.3048米,感興趣的小朋友可以換算一下,這個笨傢伙的長寬高是多少米哦)

「跟我學」系列之一:帶你一起認識計算機的起源與發展

ENIAC可以說是計算機的老祖宗。但它太笨重了,用起來非常不方便,所以美籍匈牙利科學家馮·諾依曼提出了程序存儲的概念。

什麼叫程序存儲呢?

就是人們把已經編制好的,用於控制計算機工作的程序輸入到計算機的存儲器中儲存,計算機就能自動讀取指令工作。馮·諾依曼由此被稱為“計算機之父”。

馮·諾依曼雖然提出了程序存儲的理論,但世界上第一臺程序存儲計算機(EDSAC) 卻不是由他發明,而是由劍橋大學根據他的理論發明的,之後所有的計算機都是基於程序存儲的結構體系構成的。

而程序存儲的體系也在不斷的發展改進,比如增加了浮點數、字符串等新數據類型等。

「跟我學」系列之一:帶你一起認識計算機的起源與發展

現代的計算機發展更是突飛猛進,這個發展過程,可以分為四個時代:

第一個時代,也就是第一代,是電子管計算機,它發生在上個世紀四十年代中期到五十年代中期。

第二代,是晶體管計算機,它發生於上個世紀五十年代中期到六十年代中期。

第三代發生在上個世紀六十年代中期到七十年代中期。

第四期,就是大規模、超大規模集成電路計算機,它從上世紀70年代開始,一直到現在。

好了小朋友們,今天的分享就到這裡嘍!

不知道大家看了我的分享,有沒有什麼想法,適不適合你們閱讀,歡迎在留言區給我留言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