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P投資|一味求「盈」,不如對平台心知肚「明」

如果問身邊的投資人“你為何想投P2P?”,你一定會得到或高冷、或靦腆、或欣慰、或惆悵等的大同小異的回答——

“呵呵,為了賺錢唄。”

事實上,P2P網貸在國內的發展史才十年出頭,卻已賺足了大眾的眼球,成為具有國民級知名度的投資理財途徑之一,即便這“知名度”裡摻雜著不少的誤解和惡評。尤其是今年6、7月份雷潮的密集爆發,更是使網貸行業被輿論衝上風口浪尖,致使行業信心嚴重流失,發展遭到重創。對此,一位從業人士不無心酸地感嘆道,“還不是錢鬧的。”

根據網貸之家此前的數據統計顯示,受雷潮的影響,截止到2018年7月底,問題平臺歷史累計涉及的投資人數已有約111.9萬人(不考慮去重情況),佔總投資人數的比例約為6.2%。而截止到2018年8月底,整個行業內的停業及問題平臺數已達到4811家,涉及投資人數約為132.2萬人,涉及貸款餘額約為960.5億元

這次雷潮的集中爆發,不止波及了眾多投資人,還加速了監管對行業亂相的從嚴整治,也打碎了許多人對P2P投資的“簡單掙到高收益”美好幻想,風險教育也一再被監管提及,提高風險意識成了投資人不得不正視的問題。

眾所周知,對於很多普通投資人而言,P2P網貸作為一種投資理財途徑,具有一些先天“優勢”,性價比較高:

其一,P2P投資門檻極低,相對於一些銀行理財產品和基金、債券等較為“高大上”的理財方式,無疑更接地氣。

其二,P2P投資總體收益較高,目前行業內平臺的收益區間多在8%~12%。而據網貸之家數據顯示,在剛剛過去的8月份,整個行業的平均綜合收益率為10.02%,尤其是近年來互聯網寶寶類理財產品的收益連年走低,更是讓許多人將目光投向了收益更高的P2P網貸。

其三,P2P投資對於很多人而言操作較為方便、靈活,除了投資期限靈活可選、手續便捷,在很多人看來其相對於股票、黃金、外匯等所需的專業知識也較少,是省心賺得高收益的便捷途徑……

“投資有風險”,P2P投資也不例外。P2P投資人除了要真正樹立起風險意識,做到為自己理性爭取合理收益,比如勿將P2P投資當做銀行一樣的高息存款,莫貪高息高返,切勿佛系投資不聞不問,堅持閒錢投資、分散投資之外,更重要的是真正瞭解自己所投的平臺和項目,學習行業的相關知識,消除更多的未知、做到心中有譜,才能為自己鋪築更穩健的P2P理財之路。

當前,監管愈發嚴厲和嚴密化,後續也將在行業內形成“常態化”監管狀態,基於此,唯有合規度高、良性運營的平臺才能有更多的生存可能和更廣的發展空間。這就要求投資人在篩選平臺時更需謹慎和理性,選擇合規度更高、信披更透明和完善的平臺,最好做到對自己投資行為涉及平臺和項目信息方面的“心知肚明”

總之,三益寶分析師認為,行業內的眾平臺在日後的生存和發展中不可忘記初心,應立足網絡借貸信息中介的身份,做到合規合法地穩健運營,創造普惠金融的價值;而投資人也不可忘記自己將錢投進P2P網貸的初心,在爭取合理收益的同時更要樹立起風險意識,篩選優質的平臺來降低自己的投資風險,真正實現穩健增收!

各渠道資金翻番所需要的時間

1.儲蓄:現在1年期的定期存款利率是1.5%,本金翻番需用時間:72÷1.5=48年。

2.貨幣基金(寶寶類):按平均收益4%計算,本金翻番需要用時間為:72÷4=18年。

3.國債:姑且按3%計算,本金翻番需要用時間為:72÷3=24年。

4.P2P:年化收益率10%左右,本金翻番為:72÷10≈7年。

5.股票:股市不同於固定收益類投資,風險較大。長期來看,股民7賠2平1賺的格局永遠不會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