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媒体集体批评美团打车,我们想为美团打车说几句话

网约车内参讯(文/谢康)近日,南京本地媒体先后刊发大篇幅报道,批评美团打车平台上存在外地牌照车辆、司机服务态不好等问题。作为网约车行业内的自媒体平台,我们想借此事谈一谈自已的看法。

先来看一看媒体的报道内容。1月29日,扬子晚报在A13版刊发《打到黑车、司机骂人,美团打车频遭投诉,怎么回事?》的调查报道,该报道同时还在头版进行导读。整个报道的内容其实也非常简单。一位李先生曾经叫过美团打车,上车时发现还有另一位乘客,就取消了订单,这也就是报道中指的打到黑车。另外一位罗女士,在和司机确认地址的时候,被司机数落了一顿,这就是报道中指的司机骂人。

南京媒体集体批评美团打车,我们想为美团打车说几句话

然后,扬子晚报的记者进行实地调查,发现美团打车存在外地牌照的车辆。后来记者暗访了美团打车客服,问缺少网约车驾驶员证是否可以注册为美团司机,客服也回应可以。

1月30日,南京晨报在A06版刊发《美团注册“太宽松”外牌依然可接单 南京网约车“补贴战”隐忧不断》的调查报道,也是通过记者调查发现美团打车平台上存在外地牌照的车辆。其中还特意提到,一位本地牌照的网约车司机张师傅,特意给美团客服打电话,认为外地牌照的车辆冲击了本地营运秩序,美团客服表示现在早就不支持外地牌照在南京注册。不过,张师傅很不满意这一结果,他认为美团注册太宽松,造成外牌和自己不正当竞争。

南京媒体集体批评美团打车,我们想为美团打车说几句话

总之,两家本地媒体的调查报道全是美团打车的不堪,感觉美团打车就是南京网约车市场最大的毒瘤。作为网约车行业内的自媒体平台,我们认为美团打车还是有值得肯定的地方,在两篇调查报道先后刊发之时,我们也谈一谈自已的看法。

1、美团打车可以称得上是最遵守网约车政策的平台之一。目前已经在南京拿到了网约车经营许可证,并且只在南京上线运营。(近期内,上海也拿到了网约车经营许可证,正在计划上线阶段)。虽然前期宣传要在北京、杭州等7个城市上线,但相关部门约谈之后并没有上线。事实上,行业内的其他平台没有取得网约车经营许可证,悄悄开展运营的城市不在少数。

2、网约车管理政策晚于市场颁发,新华日报曾发布过一份统计数据,南京注册网约车车辆数达35万,其中私家车占96.2%。根据《南京市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管理暂行办法》,这些车辆中能够满足准入门槛的约为10%。所以,各地都给了网约车市场过渡期,慢慢过渡、一步步合规是各大城市管理网约车的整体思路和现实考虑。不客气地说,现在南京没有一个平台可以保证,司机都有网约车驾驶员证,车辆都有网约车运输证。

3、再说一个具体数据。2017年12月1日,南京市客管处从业资格管理中心副主任唐振昊告诉现代快报记者,目前南京颁发了10919张网约车驾驶员证。也就是说,如果这10919位拥有网约车驾驶员证的司机,都同时申请并成功办理了网约车运输证,整个南京市也只有10919辆合法网约车。

4、美团打车进入南京市场后,只向司机抽取8%的费用,有些平台抽成在20%左右。整体来说,美团打车进入南京还是增加了平台之间的竞争,网约车司机是最终的受益者,对于整个网约车产业并非坏事。

南京媒体集体批评美团打车,我们想为美团打车说几句话

当然,我们为美团打车说四句话,并非要为美团打车平台上存在黑车翻案,也不是说司机骂人的事实不存在。只是在复杂的舆论环境中,希望社会各方能够站在更客观、更中立、更有建设性的立场,对待网约车产业,对待美团打车。

行业内其他重要新闻

1、1月29日,潍坊市坊子区交通运输监察大队查处了非法运营滴滴车。潍坊市交通运输监察支队相关负责人表示,滴滴出行在潍坊暂没有取得线下经营许可,被查处将依法给予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并暂扣车辆。

2、1月30日,济南市城市公共客运管理服务中心发布通告,自2月1日起,正式受理网约车经营许可证、运输证、驾驶员证的申请业务。

3、1月27日起,首汽约车将青岛起步价12元(含2公里)不含时长费,调整为11元起步(含3公里 )不含时长费。

4、近日,易到APP再次进行更新,出租车被接入了易达+平台,并且上线议价功能,目前,易到平台的全部车型都已加入了议价功能。

5、1月30日,斑马快跑获得九江网约车经营许可证,这是斑马快跑在全国获得的第44张牌照。

6、近日,司机点点获得河南省泌阳县网约车经营许可证,这是司机点点在全国获得的第3张牌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