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禁止唢呐,专家:是好事,为啥不乐意?老农2句话驳斥

婚丧嫁娶之事在农村严重一直是大事,每当村中有人办红白事,那可谓是人头攒动,半个村子都热闹了起来,当然其中的讲究自然不会少,放鞭炮,摆酒席,等等,各种各样的讲究加起来恐怕一时半会也数不过来,如果没有对农村习俗了解的人来主持的话,那么根本忙不过来。


农村禁止唢呐,专家:是好事,为啥不乐意?老农2句话驳斥


而其中吹唢呐就是其中的一习俗,唢呐的声音响亮,而且很好玩有趣,甚得老年人的喜欢,特别是在办丧事时,几乎家家都会请上唢呐班子来吹奏,这主要是因为,一,唢呐的音调凄厉悲伤,更容易带动奔丧人的情绪,;二是唢呐的音调可以传出去很远,这样一来,不需要挨家挨户通知,村民们就会前来奔丧了,省了不少事。

因此这种农习俗一直到现在都能够很好的保存下来,可这些年国家一直倡导移风易俗,而吹唢呐自然成了一种陋习,为什么这么说呢?

都知道,唢呐在之前多是民间的吹歌会、秧歌会、鼓乐班的伴奏。如果农村丧事也请唢呐手来的话,必然是一笔不小的费用,比如在笔者老家,请唢呐班子来吹奏,就需要3000元,对于普通的农户家庭来说,这可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如果加上其他开支的话,那么一场丧事下来,农民的生活质量也就跟着下来了。


农村禁止唢呐,专家:是好事,为啥不乐意?老农2句话驳斥


近年来唢呐的不正之风不仅开始蔓延,更助长了农民的攀比风气,比如说唢呐班子队伍越来越长,人们就会觉得越有面子,家家都会攀比谁家的唢呐班子更有规模更气派,这种盲目攀比,无不是给农民增加经济负担。显然不符合移风易俗的政策,更不符合农民过去勤俭节约的美德。

在这种情况下,各地也出台了禁止吹唢呐的通知,违反规定将会重点处罚,根据当地不同的情况,据悉有些地方的罚款金额最高达3000元。

虽说禁止吹唢呐是好事,但在农村实施时却遇到了很大的阻力。

有的农民2句话驳斥,应该循环渐进,比如可以先适当的进行教育,或者写出书面检查,不要一味的罚款,毕竟农民赚钱不容易。


农村禁止唢呐,专家:是好事,为啥不乐意?老农2句话驳斥


其次唢呐终归是也个传统习俗,对农民来说意义重大,移风易俗是好事,但不能“一刀切”,应该多留意一些在办丧事时,舞台荤段子,低俗的表演等。


农村禁止唢呐,专家:是好事,为啥不乐意?老农2句话驳斥


不管怎么说,农民还是支持这项规定的,但还需要有关部门要进行政策的引导,而不是一刀切的政策。对此,大家有什么看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