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爲什麼自稱爲「朕」?漢字「朕」的本義是什麼?

乾嘉門下走狗




要想明白這些問題,先要搞清楚另一個問題,那就是皇帝是從哪來的。

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皇權專制社會就是秦朝,秦朝的皇帝贏政自稱始皇帝,也就是歷史上第一個皇帝的意思。


在秦始皇之前,歷史上有三皇五帝。關於三皇五帝是哪些人,歷史上有許多說法,但一般公認的是以下幾位:天皇 燧人、地皇伏羲、人皇神農;五帝為黃帝、顓頊、帝嚳、堯、舜。

我們學過歷史的人都知道,這是中華人類歷史上最知名的幾位始祖大佬。然而秦始皇統一六國之後,就有超越古今的想法,合三皇五帝為一體,稱自己為皇帝。



都稱自己是皇帝了,比人類始祖三皇五帝都牛逼了,那秦始皇,馬上就想到了一點。作為歷史上古今第一人,自然要找一個字用來自稱,皇帝是別人尊稱自己的,自己稱自己也要找出一個詞來。

應該說秦始皇的武功是天下第一的,畢竟統一了山東六國嘛。但文治就不是秦國的強項了。熟悉歷史的人都知道,秦國變法時,為了能讓變法進行的更徹底,就把秦國變成了法西斯專制國家,消滅了商人和知識階層,只保留了農民和軍人。軍人在前線打仗,農民在後方生產糧食和其它補給。因此秦國的丞相基本上都是山東六國人,秦國自己人基本上也只掌握軍事。


秦始皇想來想去,找不到很合適的詞,就把朕這個詞給選了出來。



那麼朕這個詞有什麼特別的含義嗎?

說實話,還真沒有。在秦統一六國前,朕這個詞和現在所說的我是一樣一樣的,是普通大眾都可以用的。

《爾雅·釋詁》說:“朕,身也。”在先秦時代,“朕”是第一人稱代詞。不分尊卑貴賤,人人都可以自稱“朕”。顧頡剛、劉起紆兩位先生在《校釋譯論》指出的那樣:“朕——甲骨金文中都只作單數第一人稱領格(所有格),即‘我的’。”如:《書·舜典》:“汝作朕虞。”意思是:“你作我的掌管山澤的官員。”《大盂鼎》(金文):“勿廢朕令”。意思是:“不要拋棄我的訓令。”《離騷》:“朕皇考曰伯庸。”意思是:“我的父親叫伯庸。“



秦始皇統一六國之後,再次強調法家為治國之根本。作為大秦朝法家思想第一人的丞相李斯建議“朕”為皇帝專有的第一人稱代詞。取“天下皆朕、皇權獨尊”之義。有人說,法家思想不是要建立以法治國的思想嗎,為什麼要強調獨裁?

這就是理解錯誤的問題了。法家的思想是要建立法,但法是制定制定皇帝之外的人的,並不是制定給皇帝的。也就是說這個法是為了方便獨裁,而不是為了約束皇帝的。因此李斯幫助秦始皇建立至高無上權威的作法,就可以理解了。


新知傳習閣


朕這個字成為皇帝的專屬自稱,要從秦始皇說起。秦統一六國後,秦王嬴政成為中國歷史上第一位皇帝,稱始皇帝,歷代稱之為秦始皇。秦始皇對中國歷史的貢獻,主要是開創了君主專制制度以及五德終始說,此舉影響了中國兩千多年。

所以,既然是君主專制制度,全國皆君主一人之產業、奴僕,那麼君主也必須神化,以示和普通人不同,以達到愚化天下,奴役百姓的目的。除了

避諱、始皇帝三字另抬一行頂格書寫之外,這個字的含義也從“我”這個第一人稱代詞變成了皇帝的專屬自稱。其含義是“天下皆朕,皇權獨尊”,用太陽王路易十四的話來說就是“朕即國家”


在秦始皇之前,任何人都可以用朕這個字來指代自己,比如屈原在《離騷》中的一句詩:

回朕車以復路兮,及行迷之未遠。這句裡的朕就是“我”的意思。而秦始皇為了讓所有人都對他頂禮膜拜,自然要把他自己變得與眾不同,用之前的孤、寡人這種舊稱或者用我這種稱呼不符合自己上天之下億萬人之上的地位,而朕這個自稱不同於這幾種第一人稱代詞,所以自然會獲得秦始皇的青睞。從此以後,朕這個字就成為皇帝的專用,其他人用這個字,那就是僭越,就是大逆不道。

所以,清政府選定國旗的時候,也以黃龍旗作為國旗,畢竟龍是皇帝專用,真龍天子嘛,而黃龍旗可以反應朕即國家這種君主專制理念,所以很自然,這面原屬於海軍旗的旗幟就成了清政府的國旗,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面國旗。


北洋海軍炮手


皇帝自稱為朕,是因為皇帝這一名號的創始人嬴政要求的,後世皇帝延用下來的。秦始皇統一華夏後,認為王這個名號配不上他的功績,經過群臣一致討論,認為嬴政當採用皇帝的名號來榮耀自己。皇帝者,功蓋三皇,德超五帝也!嬴政當了第一個皇帝后,對第一人稱進行了規定,只有皇帝本人才能自稱朕,臣民一律不得用朕這個一人稱,可以用吾、餘、我、在下、區區、不才等等。後世皇帝延用了這一規定,皇帝自稱朕,朕就成了皇帝的專有代名詞。

朕的本義為舟縫。另引申為跡象、徵兆。凡言朕兆者,謂其幾甚微,如舟之縫,如龜殼之裂紋也。舟縫指木造船的兩塊木板間隙,以其極為細小譬喻寡德以自謙,類似寡人之義。先秦時代朕的本意是“我的”或者“我”,是人人都可以用的,比如屈原就寫過“帝高陽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皇帝自稱朕,皇帝之下的王、公、侯、伯、子、男等爵位則有多種自稱。比如寡人、孤、不穀等等,以上三種稱謂只有王公侯可以使用,普通人使用也是僭越行為。曹孟德身為魏國公、魏王、他只能自稱孤,而不能稱朕;曹丕當了皇帝后,就自稱朕,並追封曹操為皇帝,那麼曹操在九泉之下可以自稱朕了。

中國的藩屬國國君都不能稱朕,比如朝鮮國的國君就自稱本王、寡人;朝鮮脫離清朝控制後,建立了大韓帝國,其國君就開始自稱朕了。越南、緬甸、琉球、暹羅等附屬國的國君都只是王,不是皇帝。日本長時間以來都不是中國的附屬國,國君又自稱天皇,因此日本的天皇通常也自稱朕;而現在世界上還正兒八經自稱為朕的可能也只有日本天皇了。


大秦鐵鷹劍士


二十一世紀的中國小孩,都應該對漢語文字學加深認識,否則將來就很難做一個像個樣的中國讀書人。一般漢字的本義,我們可以先參考《漢字大詞典》。這部重要參考書的最新版收錄漢字多達六萬字。

  如果是進階學習,各位同學要知道東漢著名經學家許慎的《說文解字》,然後大家都要知道何謂六書,即是象形,會意,指事,形聲,轉註和假借。這六書對於我們學習漢語的演變很重要。同學如果還未聽過有這部書,也不必心急,待你上完高中之後,就會起碼知道這本漢語文字學入門必讀的重要經典。

  《說文解字》說得清楚明白:「朕,我也。」據這部經典的說法,朕字的本義就是我。按現代語法分析,朕和我,都叫第一人稱;你是第二人稱,他是第三人稱。

  今天我們寫這個朕字,左旁從肉(月),但是在上古這個字其實從舟!所以,嚴格來說,朕的本義,我們應該說是舟船上的縫隙!朕解作我,還是後出的字義呢!現在朕除了是皇帝自稱之用,最常用的詞語是朕兆,作先兆,徵兆解。

  朕字,由誰都可用來自稱,變為只有皇帝可以採用,始於秦始皇帝,在他以後,只有皇帝能夠用。

  愛國大詩人屈原《楚辭.離騷》的首兩句是:「帝高陽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帝高陽是古代賢君顓頊氏;苗裔是後代子孫;皇考有多個意義,在古代指高祖,後世也泛指父祖,或是對亡父的敬稱。在這裡的「朕皇考」,就是「我的皇考」。可見在先秦時代,屈原只是楚國的大夫,也可以自稱朕。


[潘國森],已刊行單行本30餘本,熱愛中國傳統文化,國學研究者,精通金學,認為傳統文化對現代人的生活有著重要的影響和指導作用。歡迎大家關注我的頭條號並與我溝通交流。


潘先森說


我們知道,中國古代皇帝自秦始皇以來,歷代帝王都自稱“朕”。

但其實秦始皇也並非第一位以“朕”自稱的君王,而“朕”字最初也不是君主專屬。若再論及“朕”字的本義,看起來似乎更是與帝王的身份風馬牛不相及,那麼始皇為何偏偏選中了這個字呢?

一、從始皇帝說起

這還得從公元前 221 年,秦王嬴政統一天下後說起。眾所周知,嬴政統一六國後建立了統一的封建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國家。開創了歷史上首次大一統局面的嬴政認為自己“德兼三皇,功高五帝”,便取了“三皇五帝”中的“皇帝”二字作為至高無上的尊稱。“皇帝”既是他人對帝王的敬稱,那便還應該有個獨一無二的自稱,

於是秦始皇又規定皇帝自稱為“朕”,此後除皇帝外,任何人都不得再用“朕”來自稱。從此,“朕”字的特別意義便被固定下來,成為歷代皇帝的專屬。

二、被欽點的“朕”

秦朝建立以前,第一人稱代詞除了“朕”之外,還有餘(予) 、我、吾、卬、臺等等。那麼秦始皇為何偏偏選用了“朕”這個字呢?

從當時出現頻率較高的幾個第一人稱代詞中來看,“餘(予)”作為自稱表示謙卑的意義,“我”是較為尋常的自我通稱,不具備特別的詞義色彩。而“朕”則具有尊稱形式,表示尊崇的意義。其次,先秦時期,“聯”的使用頻率持續下降,在戰國後期的口語中已經不常見了,
故秦始皇將“朕”字作為自稱實際上避免了一些避諱上的麻煩。再次,古語詞“朕”還含有古雅、鄭重的色彩。

“朕”字作為君王的自稱也並非自始皇起。從今文《尚書》中可見,最初在堯舜時期,就曾用“朕”來作為自稱詞。“典聽朕誥,汝乃以殷民世享。”這又是商周文獻中的君主自稱。周天子在發佈詔令時就經常用“朕”作為自稱。但與“我”、“餘”相比,自稱“朕”的人的身份地位更為特殊一些,說白了就是更高一點兒。所以在秦朝統一後,秦始皇就在眾多人稱代詞中選中了“朕”作為皇帝的自稱。

三、“朕”的本義

在“朕”字成為代稱以前,還有更古的含義。《說文解字·舟部》說:“朕,我也。闕”。清段玉裁在《說文解字注》中說到:“‘朕’在‘舟部’,其解當曰‘舟縫也’。”朕的本義為舟縫,後世又由此而引申為跡象、徵兆。“凡言朕兆者,謂其幾甚微,如舟之縫,如龜殼之裂紋也”。這便是說徵兆就如舟中之裂縫和龜殼上的裂紋一般細微,需細察方能看清。

此外,清朝的郝懿行在《爾雅義疏》中又提到:“‘臺、朕、陽’為‘予我’之‘予’。”將“朕”釋義為“給予”之義。如今看來,無論是多義並存還是由一義引申多義,除了後世的勉強附會之說外,對於“朕”字是如何從其本義發展為第一人稱代詞的,還沒有明確的說法,但“朕”字身上所打下的專制皇權的烙印卻是實實在在地延續了千年之久。

參考資料:《說文解字》、《爾雅》、《秦始皇用“朕”新考》、《上古漢語第一人稱代詞“餘(予)”“我”“朕”的分別 》、《“朕”本義考》


我們愛歷史


皇帝一般都是高高在上的,但卻非常容易做出人意料的舉動。大家都知道,在秦始皇以前,君主諸侯自稱都是孤、寡人,大概是孤獨求敗的意思,沒人能夠與其相比擬。

到了秦始皇那裡,秦始皇想要名揚千古,於是對當時的社會作出了很多的改變,比如統一度量衡,統一貨幣,分封制改為郡縣制,奴隸社會變成封建社會等等,其中將“孤”、“寡人”改為“朕”,也是其中的一種改變。

在秦朝,“朕”自並不是像現在寫的這般,由“月”和“關”組成,當時用的是小篆體文字,而“朕”這個字則是由“舟”和“灷”(zhuan)組成。“舟”的意思是船,“灷”的意思是火種。小船上的火種是什麼意思呢?

其實這個字在先秦時代,就是指“我”的意思,而這個字是全天下人都能用,所有人都可以用“朕”來自稱。很多文獻中都能夠看到在先秦時代,古人會用“朕”來自稱。

比如屈原的《離騷》中有“回朕車以復路兮”這一句,《爾雅·釋詁》中也說道:“朕,身也。”蔡邕則在《獨斷·捲上》中說: “朕,我也。古者尊卑共之,貴賤不嫌,則可同號之義也。”

由此可見,這“朕”字在先秦時代的確是代稱“我”,而且很可能是一種書面語,類似於後世的“吾”、“餘”。那麼為什麼秦始皇要用這麼一個字呢?

我們前面說過,“朕”字的組合體是“舟”和“灷”,而它們一個代表著船,一個代表著火種,船是水上工具,需要用船的水一般都很深,那麼連起來這寓意就深刻了:水深火熱。

很多人說秦始皇取“朕”這個字,是為了貼近民意,靠近大眾,低調,謙虛。但秦始皇自認其豐功偉績自古以來無人能比,取個名字都要把三皇五帝結合在一起,絕無可能在自稱這件事上謙虛,也沒有這個必要。

而且他肯定不會讓自己置身於水深火熱之中,那麼“朕”這個字除了“水深火熱”這個解釋之外,那就只有一種意思了,意思是將水、火都涵蓋在內,意思是他就是“水”、“火”。

古代是小農經濟,一年的收成好壞完全是看老天爺的脾氣,無論是旱是澇,都對農業有著非常大的破壞,所以在古代,“旱”、“澇”一直都是老天爺的代言詞,換句話說,就是“水”和“火”。

在古代,“水”和“火”結合起來,就是老天爺的化身,而秦始皇用了這個“朕”字,剛好就是代表了老天爺,這也隱喻出他就是天子。所以自秦始皇開始,皇帝們再也不用“孤”、“寡人”了,因為這些都只是“人中龍鳳”的代言詞,哪有“朕”這個字的來頭大啊,代表的可是老天爺呢。


魏青衣


秦朝之前,上到天子,下至黎民百姓,人人都可以說“朕”,稱“朕”,意思是“我的”。比如勿廢政令,不要廢除我的政令。



然而秦朝建立,嬴政“德高三皇,功過五帝”而創“皇帝”,相匹配,“朕”就是皇帝的自稱之詞,一個他稱,一個自稱,一定程度上,也是“統一”的表現。

此時,“朕”成了皇帝的專屬用詞,胡亂說胡亂稱是要殺頭的,意思是“我”。後世也沿襲了下來!



為什麼要稱“朕”?朕是自稱,自古以來,自己說自己,要謙虛,所以一些詞語有謙詞和敬詞的區別。

朕字本義是船的縫隙,一條船上的縫隙是何等的渺小?按道理是可以忽略不計,鄙人在說自己知識淺陋,當真你就錯了,吃大虧了,人家是自謙。

別人稱“皇帝”,自己稱“朕”,看似自己說自己很渺小,實際上“最牛逼的是自謙”,最裝逼的也是“自謙”。



非常茴香豆


秦朝以前,“朕”作為一種自稱,無論尊卑都可以使用。秦朝建立後,丞相李斯向秦始皇建議,將“朕”作為皇帝的自稱,其他人不可以使用。“朕”,取“天下皆朕,皇權獨尊”之意。秦始皇為了顯示自己的獨一無二和雄才大略,自稱皇帝,李斯提出這個建議,正合秦始皇的心意,他自然答應了。

“朕”,有的時候並不是只有皇帝才能使用的。有時候,皇太后也可以自稱“朕”。《後漢書·和殤帝紀》:“皇太后詔曰:‘今皇帝以幼年,煢煢在疚,朕且佐助聽政。’”在帝國專制制度的早期,皇權尚且沒有後世那樣的至高無上,所以才出現這種狀況。但是,後來就沒有了。

“朕”,這種區別性和獨一性的自稱,體現了皇帝的地位,也體現了皇帝的高傲。他們以這種自稱區別於他人,滿足了他們普天之下唯我獨尊的心理。這種稱呼,潛移默化地讓百姓更加覺得帝王高高在上不可親近,這不利於民主的建立。


雲來雜說


“朕”的本意是舟縫,也就是船的縫隙,細小容易忽視,是個輕微的存在。

但是,常識告訴我們,船的一個小縫隙也不能小瞧,它會由小變大,直至令船沉沒。千里之堤,潰於蟻穴,就是這個道理。它雖微小卻也重要。皇帝只是謙虛一下,他可是九五至尊,天下之主,地位尊貴,不能藐視半分。皇帝一發威,倒黴的範圍可波及到成千上萬的人。

至於秦始皇為何選用這個字為自稱的前因後果,別的朋友也說得非常詳細了。在這裡,小一突然腦洞大開,拆字說字,談談自己的理解,就是如今這個寫法的“朕”字,朕=月+關。



第一種

一直以來,都說男人為陽,女人為陰。那麼,皇上是日,皇后為月,一個月+一個關,表示皇上需要皇后在生活上的關心和朝政上的輔佐。皇后做個賢內助,照顧好皇上,是十分必要的。

就與乾清宮和坤寧宮的道理一樣。“乾”和“坤”,一個天,一個地;一個陽,一個陰。皇上是天下間最尊貴的男子,皇后也是天下間最尊貴的女子。所以,皇帝的寢宮叫做“乾清宮”,而皇后的寢宮叫做“坤寧宮”。帝后同心,陰陽相濟,前朝安寧,後宮和樂,天下太平,實乃社稷之福,百姓之幸也!

第二種

皇帝是天子,“朕”字的右半部分是個“關”字,關=一個天+兩個點。有一句話叫“色字頭上一把刀”。同理,這個天字上面有東西,而且有的可不止一點,這是在告訴皇帝要謙恭收斂,雖然皇帝代表天,但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不能驕傲自大,為所欲為,囂張跋扈,肆無忌憚,應該時刻警醒自己做一個稱職的皇帝。

太陽出現在白天,明亮耀眼,太張揚;月亮出現在晚上,溫婉嫻靜,很低調。用“月”字旁而不用“日”字旁更顯謙虛,就和“朕”字的本意和皇帝為何要採用“朕”這個字作為自稱的理由一致,謙稱,裝謙虛。



第三種

月字下面是開口的,沒有像“目”那樣堵死,毫無去路。這是在告誡皇帝,凡事能寬容就網開一面,不可趕盡殺絕,要奉行儒家之道,以仁愛之心治天下。“月”字的一撇已朝著遠離此字的方向而去,不殺他,就把他送到遠遠的地方去也是可以的,眼不見,心不煩。

右邊的“關”字無論上面還是下面的部分都是向外伸展開來的,這個字就像一個人的形象,“二”+“人”的上半部分是人的軀幹,上面的兩點是張開的手臂,下面“人”字的下半部分是伸出去的腿腳,那是在鼓舞皇帝要活躍,擼起袖子加油幹,勇於走出去,積極開疆拓土,擴充版圖,勵精圖治,有所作為。

或者可以理解成,把手伸出去,把腳邁出去。就是說,雖然天高皇帝遠,但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雖身在朝堂,但要耳聰目明,明察秋毫,監督全國各地的情況和官員的狀況,把手伸長伸遠些。除了官員的監督體系外,皇帝也可以親身走出去微服私訪,該出手時就出手,發現弊政,整頓吏治,瞭解中央政策在各地落實得怎麼樣,人民的真實處境如何。走一圈回來,定會大有裨益,指引著皇帝如何進一步更好地治國。


PS:圖片源於網絡


一抒己見


朕字的意思是我,在秦始皇以前,不分尊卑,任何人都可以用。那時的國君大都自稱“孤”與“寡人”,表示自己很孤單,需要臣民的輔佐與幫助。

秦始皇統一六國後,建立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中央集權的國家,自感功高過三皇五帝 ,業績無人可匹敵,自稱始皇帝。而朕就成了皇帝專用之字。

秦始皇為何獨宣朕字來代表我字呢!這與朕字的含義有很大關係。現在的朕字是經過無數演變才成今天的樣子,秦以前的朕字不是這個寫法,它左邊是個舟字,右邊是個炎字 ,舟與水有關,炎與火密不可分。說白了,朕字就是水與火的結合體。當然了,朕字絕不是水深火熱的意思。

水可以滅火,火又可沸水,這正是五行中所謂相生相剋。朕字有這麼多含義在其中,難怪秦始皇獨具慧眼選了這個字。他以此表明,自己有能力讓老百姓年景風調雨順 ,因為他有水。也能讓老百姓不在受寒冷之苦,因為他有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