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市购物陷阱,消费者要学会透过标签看清本质

超市购物陷阱,消费者要学会透过标签看清本质

超市是现在都市大多数人的购物地,超市里价格的公平性、货品的多样性、选购的自由性以及经营管理的规范性,为广大顾客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当你走进超市时,一定很想为自己和家人挑选出最健康的食物。但是,结果往往事与愿违,一些“隐瞒真相”的食物会不经易地被放进购物篮内。那么超市里到底存在着多少这样“若隐若现”的购物陷阱?消费者们又应该怎么样提高自己的警惕,防止掉入陷阱中。

超市也存在潜规则

市民毛女士在台州经济开发区某超市购物时发现促销价为2.5元/瓶的啤酒,但是在整箱购买的时候平均每瓶却要2.9元,虽然一瓶只相差4毛钱,但是整箱购买的话也要相差9元多。在毛女士发现这个问题向总服务台反映后,当时服务台只是给陈女士退了9元多的差价。后来毛女士了解到该超市有规定如果出现差价,不仅会把差价退还给顾客,而且会把有差价的商品送给顾客。那为什么当时超市没有把商品送给毛女士呢?

笔者以暗访的形式采访了服务台的工作人员,工作人员说,如果当时顾客没有主动提出这一条件,超市将视为顾客自动放弃。“当时工作人员只是把差价退给我,并没有说可以送商品,而工作人员不说,我也不知道超市有这样的规定啊,而不知道的话怎么能视为自动放弃?”毛女士觉得超市的这一规定非常不合理。

超市购物陷阱,消费者要学会透过标签看清本质

新鲜食品通常摆在最里面

“前几天我在超市买的牛奶拿回家后才发现再过两天就过期了,后来来不及喝完就直接扔了。”市民陈先生在接受笔者采访时气愤地说。笔者走访了台州市区的各大超市发现,基本上在每家超市的牛奶、酸奶、袋装熟肉等食品货架上,消费者最先看到的,也就是摆在最外面的商品,而往往这些商品都不是最新生产的,反而越靠里摆放的生产日期越近,也就是说越新鲜。

“其实如何摆放商品,是超市的一种营销策略,把商品按照不同的位置摆放,很大程度上可以促进销售量。”相关销售人员认为,一般来说,利润大的物品摆右边,因为大多数人习惯用右手,所以总喜欢拿右手边的东西。一些不太新鲜的食品,就被顾客“挑”走了。

在这里,购物达人给消费者提供一些建议:买东西时,一定要记住“好货沉底”的原则。对于生活用品,要想选购性价比高的产品,就应该把目光投向货架的上一层或者底层部位,同时,消费者还可以留意一下超市的入口,商家喜欢把便宜的商品摆放在那边。

买一赠一有猫腻

消费者购物时往往并不注意自己平时不需要商品的价格,商家根据这种消费习惯,提高价格后再附赠品。比如一瓶洗发水本来应该20元,现在买一瓶洗发水赠送一块价格2元的肥皂,但超市实际已经将每瓶洗发水的价格提高到22元。可是买洗发水的顾客觉得白得一块肥皂,心里就会觉得很划算。

另外,结算之后还能用低价换一件小东西,也会感觉为购物之行锦上添花。网友“孔明灯”自曝经历:在购买了一定金额的商品后,超市表示可以加10元的低价换购一个抱枕,受到很多顾客的青睐。但后来他再次去该商场购物时,发现该抱枕的价格实为9.9元。

“一般来说,折扣的标志可增加销量的23%。特别是促销食品,基本上是一个新的搭一个旧的卖。”陈女士曾经在某超市做销售人员,在接受笔者的采访时这样说道。

另外她还建议消费者,不要被所谓的促销吸引,消费者购物时应该把注意力放在自己想购买的东西上,而不是和它捆绑销售或附赠的物品上。

超市购物陷阱,消费者要学会透过标签看清本质

超市特价商品并不便宜

一袋零售价3.3元的饼干,三连包销售时特价10元。不经常购物、不熟悉商品价格的顾客往往一见特价就购买了,这样往往掉进了超市的购物陷阱中去了。

一般来说,超市在促销的时候都会有一些特价商品,很多人认为特价商品就是价格便宜的商品。其实是商家利用人们这种认识上的误区,将一些正常价格的东西甚至是高价的东西,标成特价出售。

买到的东西生产日期还没到

说到这个,市民吴小姐就很火,“上次去超市买面包,回到家才发现,今天买的面包生产日期居然还没到。”碰到这种情况,吴小姐很郁闷,但是想想又没有多少钱,就懒得去超市理论了。

买到的东西生产日期还没到,这也是超市的购物陷阱之一。一般情况下,尤其是在夏天,很多熟食,如肉类和肠类都用保鲜膜包装,“包了一层的,说明东西还比较新鲜,层数越多,越掩盖其不新鲜的一面,而且很多都是因为食品失水,才导致包装袋滑落,所以只能多包几层。”业内人士透露。

高手支招:透过标价看本质

大部分消费者认为标价等于实收价是理所当然的事情,然而有时并非如此。结账时,一定要跟着收银员一起算账,及时核对购物小票,看看实际收款与标价是否一致。

如何记下一大堆带小数点的价格?不少网友一致认为笨方法是最好的方法:动手写下或记在手机上。对于打折、特价、组合销售等超市策略,如果你觉得眼花缭乱,不妨直接拿起商品仔细阅读上面的各条信息,从而决定是否值得购买。看清捆绑销售中每一件商品的信息,留意商品的名称、产地、规格、价格。特别要核实商品的全名、条码是否与促销广告上的商品名称以及条码完全吻合。

■相关链接

超市购物时需要注意的四大问题:

一、要仔细查看商品的厂名、厂址、生产日期是否标注齐全;购物水单是否与货品相符,尤其是打折、特价商品是否以优惠的价格结算;

二、保存好购物凭据及有问题的商品,出现争议依法维权;及时了解所购商品,特别是家电等大件商品的“三包”情况,必要时可与超市进行书面约定;

三、不要将贵重物品存入自助寄存柜,购物时要注意保管好私人物品以免丢失;

四、要理性对待促销活动,不要盲目消费,按需选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