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方言裡藏著的中華文化

作為一個廣東人,不會標準地說出廣東話再正常不過,因為廣東地區,除了粵語,還有客家話和潮汕話兩大方言巨頭,而這三家基本上很難聯繫起來。

我的母語則是潮汕話,再具體一點就是其中的澄海話。

很早以前便聽說潮汕話是古漢語的“活化石”(更準確是指潮陽那邊的話),曾經想要進一步瞭解,直到一本《潮語僻字集註》的出現,才總算了解我的願望。

潮汕方言裡藏著的中華文化

起初是基於有趣和收藏的心思買下這本字典的,顧名思義,就是潮汕話一些僻字的集合。

讀書的時候,無聊中喜歡用文字把方言表達出來,然而很多聲音都是沒辦法很快找出具體對應的漢字,於是只能搞同音字代替,有些還非常勉強。

而在《集註》裡,許多原本的潮汕話,都有準確的方塊字擺在面前,當你根據拼音和含義念出來的時候,會有一種神奇的趣味,著實好玩。

潮汕方言裡藏著的中華文化

不過後來,當大夢我在收藏《集註》若干年的某一天,再次翻開這本書時,又被其中另外的內容所吸引,那就是每一個裡面的引用來源。

都是些古代的經典,尤其是字典上,譬如《說文解字》、《康熙字典》、《集韻》、《漢語大字典》,以及《紅樓夢》、《楚辭》等文學鉅著。光是看著典籍的名字,便能感受到一股浩瀚的歷史氣息奔騰降臨,讓人感受到潮汕話裡對於中華文化的傳承。

潮汕方言裡藏著的中華文化

這些都是潮汕話裡的生僻字,但大部分都被常用於日常生活交流,而且在潮汕地區,很多形容都是沿用古代的習慣,非常普遍的就是還保留著單字的說法,例如“箸”、“行”、“厝”、“伊”、“鼎”這一類。

在俗音僻字方面,這種現象則更加明顯,一連串的生活描述最終只歸落於一個漢字上,感覺相當奇妙。我在不斷閱讀字典——真是閱讀,不是查字典——恍惚有一個想念:這是一個將自己置放在古代背景下,然後正常溝通的過程。

有一個說法,那就是提倡繁體字比簡體字更能代表中華文化。

其實只是用法上的不同,無分貴賤,沒必要刷優越感。

不過繁體字因為更接近古代中國人的書寫,所以用來研究中華文化歷史部分還是很有參考意義的。從這個角度看,潮汕話也會是同樣的道理。

那些俗音僻字,讀起來可能沒感覺,但如果對照來源,你會發現簡單的一個字,居然這樣博大精深。

所以,我在看文言文的時候,很多情況下,某字看起來非常親切,因為他和潮汕話對應起來完全是一個意思。

潮汕方言裡藏著的中華文化

然而,潮汕話似乎並不在主流文化上流行,只能作為書本上的記載和地區裡自我的溝通存在。當以國語和粵語為語言創作的歌曲紅遍大江南北的時候,潮汕話背景下的文娛經典作品幾乎沒有。

潮汕地區似乎也有過幾場拯救行動,但也是不溫不火,不了了之,依舊無法改變現狀。

原因自然有很多,其中潮汕話本身獨有的古代特質使之在外地人眼裡隱晦難懂或許是最大的限制。

然而,這何嘗不是另外一種優勢呢?

正是沒有過多接觸外來文化的衝擊,潮汕話才能至今保持如此深遠的歷史狀態。至於潮汕話有沒有更廣普及的基因,則還需要更大的機會。

但不管如何,我始終對潮汕話有著非常強烈的歸屬感,以前表現在堅持每一個字自幼以來的讀音,現在身居外地,則不輕易率先使用母語,即便對面是同一個地區的路人。

在聽太多普通話和粵語以後,我反而對自己的潮汕話更加著迷,漸漸發覺出魅力來。這不是驕傲,而是最基礎的依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