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西北山樑上,到處存留者當年抵抗土匪的堡子,如今還有人守護


堡子——遍佈西北大地的山樑上,是解放前,當地民眾用來抵抗土匪的燒殺搶掠的。全是用西北特有的黃土夯打而成,堅實而牢固。具體是動用了多少人力財力而成,因缺乏詳細的記載,現在不得而知。請跟隨瀟浪影像攝影師的鏡頭,探訪甘肅省武山縣城關鎮雷山村的土堡子。影像記錄生活,見證社會變遷。點擊右上角紅色“關注”,瞭解“瀟浪影像”更多原創圖文信息。

雷山土堡子位於甘肅省武山縣城關鎮東南4公里的雷山村。屬於旱作農業的小村子,歷來靠種植小麥和油菜籽為生。勤勞善良,民風淳樸,堡子是他們的祖先們抵抗當地土匪的見證。瀟浪影像

堡子大體成橢圓形,一般有一個或者兩個入口。堡子牆體高度達20多米,厚度1到2米。瀟浪影像

堡子內一般能住家10多戶,世世代代,帶現在依然住著人,不過大多是留守的老人。瀟浪影像

經年歲月,堡子牆體上長滿了雜草。風吹雨蝕,表面的牆體逐漸脫落。瀟浪影像

堡子的牆體上一般分為兩層,內地外高,方便行走和抵禦外敵。瀟浪影像

過不了多少年,估計牆體就會逐漸脫落坍塌。瀟浪影像

夕陽西下,幾十年來,一座座堡子見證了多少春夏秋冬,迎來送往了多少代人。瀟浪影像

堡子內有曾經溫馨的小院子,如今卻是敗落陳舊了,青色的瓦片上著苔蘚,反扣著的瓦片一定是漏雨的地方。瀟浪影像

堡子內的這棵槐樹,不算太大,但也有好幾十年。一朝一夕與堡子為伴。瀟浪影像

走進這個小院落,主房還是很講究三椽廳。東家正在擀麵,揮著面手招呼我們。瀟浪影像

不知這堅實又陳舊的土坯牆還能歷經多久!瀟浪影像

堡子口上的青磚已有不少脫落了,顯得破舊不堪。閒暇時人們都會聚集在這拉家常。堡子,是一個時代的見證,有其存在的實際意義和歷史意義。如何保護這些瀕危坍塌的土堡子?請發表你的評論,共同保護文化遺產。影像記錄生活,見證社會變遷。瀟浪影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