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真卿的《祭侄文稿》凌亂潦草,爲什麼還能成爲千古名帖?

鐵錘歷史


顏真卿是唐代著名的書法家,他剛開始是跟褚遂良老師學習書法,後來又拜張旭為師。

因為顏真卿勤奮好學,悟性很高,經過潛心研究,寫出自己獨特的風格,而且創造出“顏體”楷書,自成一體,對後世影響很大。

顏真卿書法精妙,擅長行、楷。

其正楷端莊雄偉,行書氣勢遒勁,可以與柳公權的書法相媲美,被譽為“顏筋柳骨”。

他曾有一部作品《祭侄文稿》,被譽為天下第二行書,僅次於王羲之的《蘭亭序》。

但是令人不解的是,在他的作品中有多處塗抹的痕跡,而且字跡凌亂潦草,為什麼會成為千古名帖呢?

我們先來了解創作作品的歷史背景。

凡是瞭解唐代歷史的人們都知道,顏真卿不只是書法家,他還是唐朝的名臣,而且還在有名的安史之亂戰爭中,參與抵抗叛軍。

當年,在安祿山的叛軍進攻之時,顏真卿是與任地方長官的堂兄顏杲卿及其兒子顏季明,共同抵抗叛軍。

當叛軍史思明部隊攻陷常山地區時,顏杲卿堅守城池,頑強抗敵,最終因寡不敵眾,與兒子顏季明一同被俘。因誓死不降,導致顏家30餘口人慘遭叛軍殺害。

直到公元758年,顏真卿才找回侄子季明的頭骨。

當他用雙手捧著侄兒的遺骸時,痛心疾首,悲痛欲絕,再也忍不住傷心的淚水,噴湧而出。

於是,顏真卿在此情此景下憤慨疾書,便形成了傳世佳作《祭侄文稿》,而裡面卻幾乎佈滿了塗抹的痕跡。

我們再來說說這部作品為何成為千古名帖,它的絕妙之處體現在哪裡呢?

一、表達了內心深處最真實的情感。

大家都知道,這篇文稿是在顏真卿萬般悲痛的狀態下完成的,字裡行間都流露出他對家國的真摯情感。

這篇文稿可以說是顏真卿前輩,用血淚書寫而成的,其中蘊含著厚重的文化價值、歷史價值與傳承價值。

我們不能只看書法表面的好壞,而應該看到埋藏在靈魂深處的最真摯的愛國情懷。

當文字被賦予了真實的情感和靈魂,自然就具有了驚天地、泣鬼神的氣魄。

二、表現了藝術大師最高超的文采。

前面,我們介紹顏真卿是一位書法家,又是唐朝的名臣,其實,他還有一個鮮為人知的身份,就是詩人。

如若不信,可以到《全唐詩》或者百度上去搜下,那裡竟然有顏真卿的27首詩詞,無論是遣詞還是造句都是非常優美的。

我們通過《祭侄文稿》只有240餘字,可以看到遣詞造句非常考究和凝練,沒有一句廢話,沒有一個多餘的字,而且是在那樣的一種心情狀態下和那麼短的時間裡,足以彰顯顏真卿高深的文學藝術修養。

堪稱書法與文學完美結合的典範,唯有王羲之《蘭亭序》能與之抗衡。

三、表露了即興而發最自然的狀態。

《祭侄文稿》顧名思義是一篇祭文,是顏真卿在自然狀態下即興而作。採用的是直抒胸臆之法,有種酣暢淋漓之感。

其可貴之處就在於“無意”。蘇東坡曾說:

“書法無意乃佳”。

他是在情緒特別激動的情況下一氣呵成的,直到寫完,心情略有緩解後,才發現有錯字,或者意思過激的詞語,於是就有了塗改的痕跡。

就是這樣的作品才令人感到更加親切和真實, 那是一種不加雕琢和掩飾的自然之美的流露。

在《祭侄文稿》中,顏真卿依靠書法的外形,文字的內核,表達了一種血濃於水的親情,同時也宣揚了愛國愛民,為國家利益赴湯蹈火,無私奉獻的家國情懷。

這是中華民族基因裡與生俱來的高貴品質,無論在任何時代都符合審美共同的標準,人們都會自然而然被這種品質所吸引,同時會大肆加以弘揚。

被賦予情感與靈魂的,最具真實意義的《祭侄文稿》,自然會被當成中華民族之瑰寶而世代傳頌。

有書君語:對此問題你有什麼不同的見解呢?歡迎在下方留言評論,別忘給有書君點個贊哦~關注有書君,私信回覆句子,有書君送你一句特別的話!


有書共讀



答:顏真卿的《祭侄文稿》能成為千古名帖,並被譽為“天下第二行書”,在我看來,主要有以下因素五方面因素。

一、書家的功底。

二、書家的人品。

三、書家書此作品的特殊性。

四、作品背後的重大歷史事件。

五、書家在作品裡飽含的深情。

先來說第一點:書法界的宗師,除了蔡邕、鍾繇、王羲之父子以及索靖等年代久遠一點的人物,還有顏真卿、趙孟頫、柳公權、歐陽詢四位書壇泰斗。

特別補充一下,顏真卿、趙孟頫、柳公權、歐陽詢四人主要以楷書見長,並稱“楷書四大家”。

排在第一位的顏真卿,道創“顏體”書法,用筆渾厚強勁,自似肥胖,卻筋骨強健,機鋒隱現,大氣磅礴,極具盛唐氣象。

再來說第二點:所謂字如其人,顏真卿本人體型肥大,鐵骨錚錚,剛正不阿,,以義烈聞名於世。後被叛賊李希烈縊殺,宋高宗御賜其廟額為“忠烈”,尊之為神。

第三點:顏真卿作為楷書大家,行草書法傳世很少,即以行草書法草就的《祭侄文稿》自然為寶中之珍。

第四點:《祭侄文稿》作於震駭史冊的“安史之亂”。當時,顏真卿的堂兄顏杲卿任常山(今河北正定)太守,阻擊叛軍,兵敗後,顏氏家族三十餘人慘遭安祿山殺害。顏真卿聽到這個消息,悲憤莫名,趕到殺人現場收葬親人屍骨時,侄子顏季明只剩下一顆頭顱,於是老淚縱橫,援筆作文,作《祭侄文稿》(又稱《祭侄季明文稿》)。

第五點:顏真卿作此文時,情緒失控,即字間行氣,隨情變化,不計工拙,無意姿態,隨塗隨畫,率性而為,悲憤處,如雷聲響、風暴現,可謂觸目驚心,撼魂震魄。

元鮮于樞因此在《書跋》中稱:“唐太師魯公顏真卿書《祭侄季明文稿》,天下第二行書。餘家法書第一。”

鮮于樞的評語得到了後來歷代書家的公認。

所以,顏真卿的《祭侄文稿》乃是名負其實的千古名帖!


覃仕勇說史


初看《祭侄文稿》,歪歪扭扭,塗塗改改,你一定會驚訝這竟然敢號稱“天下第二行書”?

《祭侄文稿》到底有多好,一點薄見,與您分享。

我曾經寫過一篇關於欣賞書法作品的文章,面對一幅書法作品,技法層面可以從“章法”“筆法”“結體”等入手欣賞。

《祭侄文稿》在章法和結體上,有強烈的對比,疏密、輕重、粗細、正奇等等。以“疏密對比“舉例說明,通過放大觀察,疏密方面的對比不僅存在於整體的空間結構,在單個字的結體中也充滿了矛盾。

除了技法層面,《祭侄文稿》在寄情方面的表現更加令人著迷!

這篇文稿作於安史之亂之時,顏真卿看到侄兒季明的屍骨之後,撰文作祭。

我覺得這幅作品就像交響樂,你能夠通過文本直接感受到作者的情感,聽了貝多芬的《命運交響曲》,你肯定能感受到貝多芬想要跟命運叫板,“我想扼住命運的喉嚨,它決不能使我屈服。”

那你看到《祭侄文稿》,能否感受到顏真卿的情緒的變化,有對親友的追思,也對叛賊的義憤,更有對家族覆滅的悲痛!

每一處塗抹,都是情感的具體呈現,《祭侄文稿》最大的特點就是“情”!


我是“墨墨趣橫生”,和我一起練字吧,與你一起分享練字的樂趣。


墨墨趣橫生


中華歷史上留下來的千古名帖(不是指碑刻),大部分都是手稿、詩稿,顏真卿的《祭侄文稿》更是一篇草稿,又塗又改是很正常的。為什麼這些詩稿、手稿、草稿反而能夠寫得特別出彩呢?主要因為不經意間寫出的草稿,書法尤為率意,無刻意之跡,達到了所謂的“無慾於佳乃佳”的境界。

此外,顏真卿的《祭侄文稿》能夠成為千古名帖的原因,我認為還有以下幾點:

1、該帖追敘安史之亂時,顏真卿堂兄、常山郡太守顏杲卿與其子顏季明鎮守常山,取義成仁、為國捐軀之事,背後包含著顏氏一門忠烈彪炳千秋之報國故事,體現了忠君愛國的崇高境界與思想情懷,深受後世儒家知識分子的崇敬。

2、該帖是一篇情感、書法、文辭俱佳的優秀之作;顏真卿在帶兵收復常山之後,面對僅僅尋得的侄子顏季明的頭顱,情難自禁,提筆作文之際,撫今追昔,血淚交進,悲憤交加,文辭正義凜凜,很能打動人心。

3、《祭侄文稿》其中刪改塗抹之處,正可見顏真卿為文構思之時,情懷起伏,胸臆了無掩飾,真情實感充分流露,是顏真卿眾多行書中最好的一篇。

4、從書法藝術性來說,該書點畫密聚、虛實相間,交相映襯,輕重、黑白之間的節奏變化,形成強烈對比,再加上草稿特有的率意所造成的用筆“不拘小節”和結體的偏於鬆散,形成了顏體特有風格,被譽為天下第二行書。


麓風軒


我覺得首先要簡單交代下《祭侄文稿》書寫的背景及緣由,安史之亂時,平原太守顏真卿聯絡其兄常山太守顏杲卿起兵討伐叛軍。次年正月,叛軍史思明部攻陷常山,顏杲卿及其少子季明被捕,並先後遇害,顏氏一門被害30餘口。後來,顏真卿命人到河北尋訪季明的首骨攜歸,援筆作文,悲憤交加,情不自禁,一氣呵成此稿。

從背景就能得知,凌亂潦草的緣由,之所以能成為千古名帖,首先是顏真卿的書法功力,當時已經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這個毋庸置疑;其次是在如此激憤深情悲傷的情況下,對侄子的思念與悲痛,不是手在寫,是心在滴血,用心在寫,真情之作加之厚實的功力,自然就能寫出名作。

再還要強調一點,顏真卿也是把控情緒的好手,很多人有過這樣的感覺,由於情緒激動,就難以控制思緒和手中的筆,出來的作品往往是殘缺失敗之作,而顏真卿把悲痛書寫揮灑的淋漓盡致,潦草凌亂不過是藝術更高境界的昇華。

最後,從這裡也看出作品的真實度,如果是整整齊齊反而會讓人懷疑,一般人是做不到的,除非今天的機器印刷,人的話總會有失誤。從書法角度講,其帖子是上品,所以後人才無數次的琢磨品賞。


書房記


我們都知道,顏真卿的《祭侄文稿》被稱為天下第二行書,僅次於王羲之的《蘭亭序》,蘭亭序裡面也是有塗抹的痕跡的,但是《祭侄文稿》裡面塗抹的痕跡更多,幾乎通篇都是塗抹。

然而就是這樣一幅作品,卻被歷代書法名家推崇,顏真卿也因此成為一代宗師,是繼王羲之以後的又一位行書大家,他的行書是有開創性的貢獻的。

原因就是,他的這幅作品體現了書法書寫的最高境界,心手合一!

我們普通人練習書法,更多的把精力放在如何寫好一個人筆畫,如何寫好一個結構,如何處理好書法的章法等這些技法層面的東西,這是最低層次的書法創作。

這種書法創作的目的就是為了表現技法,對於書寫內容的關照不夠,然而好的書法作品,都是內容和形式俱佳的,是內容和形式的高度的統一。

好的書法作品,不僅要有熟練的技法,更要把這種技法通過具體的形式表現出來,展現書寫著的情懷和追求,這也是書法被稱為藝術的重要原因之一。

顏真卿的《祭侄文稿》書寫於他的侄子被人殺害,在尋找屍首的時候只找到了一個頭顱,是在悲憤欲絕的心情下寫的。

完全沒有去關注技法,只是用毛筆陳述自己親人去世的悲痛之情。

同時,它的高超的技法也在這種自然的狀態下降流露出來,是一篇心手合一、形式和內容、書法與人生高度統一的作品。

被稱為天下第二行書也不為過了。

你覺得呢?

碼字辛苦,


不二齋


很多朋友都看不懂祭侄稿,也看不到書法和情緒有什麼關係,分不清用筆之處的心態變化。

今天就說一下這個問題,這可能是一篇比較長的文章,預計萬八千字,先從《祭侄稿》的文章和歷史開始說起,這是讀懂祭侄稿這篇書法作品的關鍵,然後再說文章-書法-情緒的關係,會舉例解釋。

這樣大家會比較全面的瞭解祭侄稿,無論是對欣賞書法作品,還是學習顏真卿書法,都有非常多的幫助。

本文的出發點就是:專業內容,通俗講解,爭取人人聽得懂學的到。

清代吳德旋《初月樓論書隨筆》:“慎伯謂平原《祭侄稿》更勝《座位帖》,論亦有理。《座位帖》尚帶矜怒之氣,《祭侄稿》有柔思焉。藏憤激於悲痛之中,所謂‘言哀已嘆’者也。”

此書論段出自清人吳德旋,寫的非常精妙,說“祭侄稿有柔思”這是有別其他評論者的說法,我深感贊同,所以用此段開篇。

我們先從文意來解釋祭侄稿,這算是瞭解顏真卿和祭侄稿的來歷。

尤其此篇文章與書法與情緒完美合一,不可只臨字,不知“文”。

維乾元元年。歲次戊戌。九月。庚午朔。三日壬申。第十三(從父塗去)。叔銀青光祿(脫大字)夫使持節蒲州諸軍事。蒲州刺史。上輕車都尉。丹陽縣開國侯真卿。

首先交代了時間,人物。

乾元元年,是758年,顏真卿時年49歲。是唐肅宗的時代,也就是安史之亂爆發的那一年,唐肅宗是李隆基後下一任皇帝,李隆基he楊貴妃已經被打跑了。

第十三叔,指的就是顏真卿本人,“從父”在古代就是叔叔的意思。比如《伯遠帖》中,也有“群從之寶”的句子

“從”就是堂兄弟這一幫一窩生的娃。比如從兄就是“堂兄弟”,從父就是叔伯。

古人如果父母去世了,那就得由叔伯養著。

比如韓愈《祭十二郎文》大家都學過,其中就有:季父愈聞汝喪之七日。

韓愈和十二郎就是叔侄關係,韓愈只比十二郎大幾歲,但是,十二郎父母死了,就由韓愈及其媳婦撫養了。

季父和從父的意思差不多,就是三叔為“季”,四五六七八叔為“從”,顏真卿行十三,所以就叫十三叔,就和電影裡的十三姨一樣。

銀青光祿(脫大字)夫使持節蒲州諸軍事。蒲州刺史。上輕車都尉。丹陽縣開國侯真卿

這裡說的是顏真卿的身份,就是一個地方長官,掌管軍事,上輕車都尉相當於從三品官。

開國候說明是封了候的,以後才是“魯公”,公侯伯子男。

以清酌庶羞。祭於亡姪贈贊善大夫季明之靈曰。惟爾挺生。夙標幼德。宗廟瑚璉。階庭蘭玉。(方憑積善塗去)。每慰人心。

從這開始,才算正文,才算是情緒的開始。

清酌庶羞,就是美酒佳餚,祭奠用品。

大概意思就是,用這些薄酒小菜,祭奠我得子侄季明,(贈贊善大夫是死後追加的,“贈”字處有塗抹,說明顏真卿當初覺得有必要加上官職,比較正式)

贊善大夫就是“提意見的官”,和白居易一個品級。

惟爾挺生。夙標幼德。宗廟瑚璉。階庭蘭玉。(方憑積善塗去)。每慰人心。

現在子侄一輩,就你還活著,而且從小就是好孩子,德行好,品質佳,才華棒,是一家之寶,讓我們都感到很安慰。

這是文章中開篇,褒獎侄子的。

方期戩穀。何圖逆賊開釁。稱兵犯順。爾父竭誠。(□制塗去改被脅再塗去)。常山作郡。餘時受命。亦在平原。仁兄愛我。(恐塗去)。俾爾傳言。爾既歸止。

“方期戩穀”,接上文,每慰人心。

每次看到他都感到非常安慰,都覺得這小子日後一定會更好,非常有出息。

但是怎麼會想到逆賊(安祿山)突然叛亂,並且舉兵開始挑釁我們!

你的父親(顏杲卿))非常盡忠,(中間被塗去的部分經過兩次更改,首先是“x制”後來改成“被脅”,一次都差不多,說明季明的父親,顏真卿的哥哥是被坑的,最後可能感覺尺度太大,也可能是不利於君臣和諧,改成了“竭誠”就是盡忠,這種改動實屬是無奈的,期間隱去了多少無奈和陰謀詭計,可能亂世做官,一直會在“忠”和“義”之間掙扎)

是常山的指揮官,我當時也收到了命令,在平原駐守。(這是顏平原的來歷,世稱平原是因為在平原做過官,而且書法名聲也很高)

仁兄愛我。(恐塗去)。俾爾傳言。

仁兄出於愛護我,讓你(季明)給我傳話。

爾既歸止。爰開土門。土門既開。兇威大蹙。(賊臣擁眾不救塗去)。賊臣不(擁塗去)救。孤城圍逼。父(擒塗去)。陷子死。巢傾卵覆。天不悔禍。誰為荼毒。

你給我傳完話之後,已回到常山,於是土門被奪回。

土門打開以後,凶逆(安祿山)的威風大受挫折。

賊臣(王承業)擁兵不救(此處也塗改兩次,主要塗改就是“擁眾”可能也是為了防止矛盾,不指名道姓)

致使(常山)孤城被圍攻陷氏父親(顏杲卿)和兒子(顏季明以及家族人等)先後被殺。好像一個鳥巢被從樹上打落.鳥卵自然也都會摔碎,那裡還會有完卵存在!天啊!面對這樣的慘禍,難道你不感到悔恨。

其實寫到這裡就應該明白顏真卿悲憤之處,是他的哥哥為了保護他打頭陣的感激,以及賊臣明明可以救下他哥哥和家人,但是按兵不動的氣憤。

二者為兩個極端差,所以寫此文是非常悲憤。

寫到此處,用筆頓挫更加明顯,明顯用力,線條與人心的情緒非常同步。

誰為荼毒。念爾遘殘。百身何贖。嗚乎哀哉。吾承天澤。移牧河關。(河東近塗去)。泉明(爾之塗去)比者。再陷常山。(提塗去)。攜爾首櫬。及茲同還。(亦自常山塗去)。撫念摧切。

究竟是誰讓這場災難發生?(此處暗指賊臣)

念及你(季明)遭遇這樣的殘害(被殺後只留頭部,身體遺失)

就算再給我一百個身體又有什麼用?(意思是都不是侄子的身體)

嗚呼哀哉!我承受聖上的恩澤,派往河關(蒲州)為州牧(長官),又從泉明帶人去常山,帶著裝你首級的木盒,一同回來。

摸著木盒,心裡的思念,悲痛摧絕心肝。

重點看“摧”字

其實顏真卿“摧切”二字在王羲之現存摹本手札都能找到原字。

這是喪亂帖的摧字,當然顏真卿那個摧是來自另一個王羲之字帖的“摧”。王羲之現存手札“摧”有兩三個。

之所以用喪亂帖,因為王羲之所有“摧”的體勢都差不多,中間的空白及筆順都差不多,而且喪亂帖也是紀念親人的悲憤之作,有異曲同工之處。

震悼心顏。方俟遠日。(塗去二字不辨)。卜(再塗去一字不可辨)。爾幽宅。(撫塗去)。魂而有知。無嗟久客。嗚呼哀哉尚饗。

巨大的悲痛使心靈震顫,容顏變色,請等待一個合適的日子,選擇一塊好的墳地,可能時間要久一些,還請你的靈魂不要埋怨在這呆的時間過長,嗚呼哀哉!請享用這些祭品吧!

在文章的意思上,已經解釋完了。大家不妨自己讀一下這篇文章,在回憶一下文意。

維乾元元年。歲次戊戌九月。庚午朔三日壬申。第十三叔銀青光祿大夫使持節蒲州諸軍事。蒲州刺史。上輕車都尉。丹陽縣開國侯真卿。以清酌庶羞。祭於亡侄贈贊善大夫季明之靈曰:
惟爾挺生。夙標幼德。宗廟瑚璉。階庭蘭玉。每慰人心。方期戩穀。何圖逆賊開釁。稱兵犯順。爾父竭誠。常山作郡。餘時受命。亦在平原。仁兄愛我。俾爾傳言。爾既歸止。爰開土門。土門既開。兇威大蹙。賊臣不救。孤城圍逼。父陷子死。巢傾卵覆。天不悔禍。誰為荼毒。念爾遘殘。百身何贖。嗚乎哀哉。吾承天澤。移牧河關。泉明比者。再陷常山。攜爾首櫬。及茲同還。撫念摧切。震悼心顏。方俟遠日。卜爾幽宅。魂而有知。無嗟久客。嗚呼哀哉尚饗。

首先,懷念季明是由於當初季明只有十幾歲,非常有才華,因為不投降就被殺害了,始作俑者其實並不是安祿山,安祿山當時已經兇威受挫,只要附近的人肯出兵相救,就不會出現這種慘劇。

但是“賊臣不救”,讓季明被害後,只剩頭顱,不見身體。

而且常山本來是顏真卿要去駐守的地方,但是他的哥哥為了保護弟弟,才去的常山,因為平原在常山後方。

悔恨,憤怒,無奈一併表現在筆端,就有了這幅作品。

開篇時說“祭侄稿有柔思”,從開始回憶季明的好,再到塗改不適當用詞的“無奈”,都表現出顏真卿的“柔思”,這些細微的地方。

這是顏真卿的妙處所在,因為祭侄稿用的禿頭筆。

祭侄季明文稿》,顏真卿50歲時書。計25行,共230字。

這篇文稿追敘了常山太守顏杲卿父子一門在安祿山叛亂時,挺身而出,堅決抵抗,以致“父陷子死,巢傾卵覆”、取義成仁之事。季明為杲卿第三子,真卿堂侄。其父與真卿共同討伐安祿山叛亂時,他往返於常山、平原之間,傳遞消息,使兩郡聯結,共同效忠王室。其後常山郡失陷,季明橫遭殺戮,歸葬時僅存頭顱。顏真卿援筆作文之際,悲憤交加,情不自禁,一氣呵成此稿。

看顏真卿的第一部分,這部分的用筆用墨非常自然,介紹自己,情緒沒有多少波動,結構沒有太多變化,用筆也是圓潤厚重中一筆墨的自然變化。

此段“轉”多,用筆雖有枯墨,但是提按的節奏還是在平穩的狀態。

這段的用筆,你明顯會發現用筆的幅度要麼特開,連帶非常多,筆畫非常細,比如“亡侄贈贊”“每慰”“階庭蘭玉”

還有用筆非常小心的地方“之靈”,提按行筆的節奏非常短且重,這兩個很重要。

這是一種“柔細”之處。

這些思念懷念侄子的詞語,所以用筆並沒有用筆很重,當然除去塗抹處。

但是說到“靈”“祭”的時候都是用筆到了筆肚的位置。

而且結字上明顯比之前的部分放開了一些,開闊了一些。

“何圖逆賊”“爾父”連帶少,按筆多,明顯和之前連筆多是有區別的。

這種輕重,並不是所有的筆重就是心情沉重,而是根據在書寫過程中通過筆法的變換,來看出心態的變換的。

比如連帶多到提按多連帶少,都有筆輕筆重之處,但是表達的心態就有不一樣。

所以並不是看完這篇文章就能體會到作品中的情緒。

而是要多臨,臨的時候,自己寫字時用筆的感覺和之前的不一樣了,就會發覺原帖中的文意,或者關鍵詞,就有些關聯。

以此推及之處還有《寒食帖》,寒食帖有淒涼之意,心情也比較沉重,也是根據用筆的變化來看出的。

一個人寫字,心情不一樣,用筆的連斷,輕重,節奏,都是受影響的,至於字形,則表現的不是那麼強烈。

能看出心態情緒的變化,多是線條中的變化。

所以,相看處作品中更深的層次,就一定要多臨。

整體用筆再也沒有讚美季明是那樣輕快連帶多的用筆了。

提按輕重的變化明顯出來了。

這就是通篇的情緒通過節奏來表現。

顏真卿用禿頭筆,但是有些起筆的地方非常銳利,可以看出行筆速度,還有比如“臣”字,豎是切筆下去,是非常用力的。

到“百身何贖”明顯感受線條和之前又不一樣了。

侄子有首無屍,明明才十幾歲。

從此開始線條用筆小腳枯重,連帶變多。

其實全文,連帶變化最精彩處,就在這頁。

第一行的正,第二行的奇,第三行由正變奇,最後幾個字就已經歪的沒法看了,恰恰也說明文章的結尾,情緒幾近崩潰。

這是線質上的變化,通過文章意思,線條變化,可以揣摩顏真卿的心思。

此篇作品筆法非常自然,沒有太多修飾,相對《爭座位》來說,簡直太糙了,但是也太精彩了。

收筆有鼠尾,有枯虛不實,用鋒有正有側,甚至隨意塗改。

有些字,單字拿出來,沒有什麼藝術性特別高的地方,但是放到整篇作品裡,是那麼自然。

圓轉遒勁的篆籀筆法,即以圓筆中鋒為主,藏鋒出之。以前已經說過篆籀筆法,是顏真卿自張旭處悟得,此篇用筆用禿筆,所以有些點畫直接點入也是圓的,但是也因此可以看出很多細線條的表現,是顏真卿功力的表現,是非常難以捉摸的,也是沒有工夫非常難以模仿的,在加上其中輕重粗細,濃枯的對比變化,是難以用規律所講清的。

或者說此篇根本沒有規律可言,他做到了和王羲之一樣用筆鬼神莫測,所以後世將其和書聖並立,並不是沒有理由的。

此稿厚重處渾樸蒼穆,如黃鐘大呂;細勁處筋骨凝練,如金風秋鷹;轉折處,或化繁為簡、遒麗自然,或殺筆狠重,戛然而止;連綿處,筆圓意賅,痛快淋漓,似大河直下,一瀉千里。

尤為精彩的是末尾幾行,由行變草,迅疾奔放,一瀉而下,大有江河決堤的磅礴氣勢。

至十八行“嗚呼哀哉”,前三字連綿而出,昭示悲痛之情已達極點。

從第十九行至篇末,彷彿再度掀起風暴,其憤難抑,其情難訴。

此篇書作,用一句話來形容就是“醉翁之意不在酒”,看似是書,實則是抒發一種悲憤。

用筆用墨不計工拙,字的連帶顧盼全是由情緒帶動,所出法度,全出無意,實則是平時功力的結晶。

真正做到了“無意於佳乃佳”,這是歷史作品上不多見的。

如果大家看歷史上的三“神品”三大行書,蘭亭,祭侄稿,寒食帖,都是詩文“稿”。

“稿”很重要,說明沒有當做作品來寫,卻又因為寫時是離著情緒最近的時候,下筆最自然的時候,最不計較工拙好壞的時候,所以寫出來的作品,反而變化更難以捉摸。

公字畫雄秀,奄有魏晉而自成一家。前輩雲,書法至此極矣。 縱筆浩放,一瀉千里,時出遒勁,雜以流麗。或若篆籀,或若鐫刻,其妙解處,殆出天造,豈非當公注思為文,而於字畫無意於工而反極其工邪。蘇文忠謂:“見公與定襄五書草數紙,比公他書尤為奇特。”信夫。如公忠賢,使不善書,千載而下,世固愛重,況超逸若是,尤以寶之。

這是宋人的評語,其中一句“豈非當公注思為文,而於字畫無意於工而反極其工邪”說的最妙。

因為注意力全在修改文章上,於字畫上並沒有著意,所以說達到了更精妙的地步。

告不如書簡。書簡不如起草。蓋以告是官作。雖端楷終為繩約。書簡出於一時之意興,則頗能放縱矣。而起草又出於無心,是其心手兩忘。真妙見於此也。觀於此帖,真行草兼備三法。前宋名重當時。

元人評語,這是說顏真卿楷不如行草,行草不如書稿的出處。

曾經我說此句“楷不如行草,行草不如書稿”,有人還抬扛,說這是我自己杜撰的,我並無心解釋,因為這類人太多了,和此類人解釋不得,這類人永遠是以管窺豹,不會反省自己的無知。

文中“告”所說是告身帖一類工整的官用楷書作品,書簡就是顏真卿現在流傳刻帖中的手札信箋,草則是“稿”。

書法到了一定地步,追求的就是自然,所有可能一個書家名家,即使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也並不是字字精妙,本本精妙。

一幅好的書法作品應該有天時地利人和。

也有一些人,看到一些書家的平時作品,就說“徒有其名”,這也是沒見識的表現,從古至今的大家,每個人的每個時期,都有好作品和不好的作品。

比如米芾手札,三十多歲想對五十多歲的作品,簡直差太多了,即便是五十多歲的作品,固然也有高低之分。

前十二行甚遒婉,行末“循爾既事”字右轉,至“言”字左轉,而上覆侵“恐”字,“有”旁繞“我”字,左出至行端,若有裂文,適與褙紙縫合。自“爾既至澤”逾五行,殊鬱怒,真屋漏跡矣,自“移牧”乃改。“吾承”至“尚饗”五行,沉痛切骨,天真爛然,使人動心駭目,有不可形容之妙,與《禊敘藁》哀樂雖異,其致一也。“承”字掠策啄碟之間,“嗟”字左足上搶處隱然見轉折勢,“摧”字如泰山壓底柱鄣,末“哉”字如輕雲之捲日,“饗”字蹙衄如驚龍之入蟄,籲,神矣。

元人評語,再此就不多解釋了。

元章獨稱《座位帖》,蓋嘗屢見,而《祭侄》則聞而未睹,今《寶章錄》可考,宜其並稱《座位》而不及此也。世論顏書惟取其楷法遒勁,而米氏獨稱其行草,為劇致。山谷亦云,奇偉秀拔,奄有魏晉隋唐以來風流氣骨,回視歐、虞、禇、薛輩,皆為法度所窘,豈如魯公蕭然出於繩墨之外而卒與之合哉。蓋亦取其行書之妙也。況此二帖皆一時藁草,未嘗用意,故天真爛漫出於尋常畦徑之外。米氏所謂忠義憤發,頓挫鬱屈,意不在字者也。

文徵明跋語,文徵明早年就是學顏出身,二十多歲顏字筆法已經有成象,後來聽其老師勸導,專心一致,逐漸走到二王,於晚年的時候從聖教出。

晚年小行書,雖然是二王根基,但是其中很多地方還是有顏味兒的。

在臨祭侄稿的方面,個人覺得有二人最好,第一是洪厚甜,就是上圖臨者。

還有一個就是沃興華。

此二人的名聲可能在大多數人耳朵裡都不太好,一個玩壞了楷書,一個是玩壞了書法。

但是無論如何,水平還是水平,並不可以偏廢全,可學之處還是要學一下,不可學之處可不學。

誠如黃庭堅所說,學書當如柳下惠能坐懷不亂,才是高手。

做“魯直閉門者”則修為就不夠了。

長文向來看完者不多,寫字一樣,能堅持臨帖學習的也不多。以上寫了三個小時,費時費力,請大家點個關注,支持一下。如果你看完了,請為同時為你自己點個贊。


梁宇航




《祭姪文稿》是顏真卿的為姪子季明寫的祭文行草書文稿。

由於書稿原無意於書法,皆因情生意,天機自然,且以深厚的篆書線條筆意入書,書法如熔金出冶,隨地流走,一瀉千里。書風神采飛揚,姿態橫生,筆勢雄奇,遒勁樸厚雜流麗,得自然之妙而超神入聖,歷代被評為顏書行草第一,又被人稱為“天下第二行書”,或可與王羲之《蘭亭序》抗行。



我們知道書稿類書法作品都是作者為文而文,根本無意與書法的好壞,如書法作品《蘭亭序》但因為無意而出人意外,全在平日裡厚積薄發,因情因感而作,故要比那些刻意創作的作品更生動自然,感情的投入更真實,無一絲一毫虛偽或做作之態。

《祭侄文稿》就是因為和王羲之的《蘭亭序》一樣是無意與佳乃佳,更重要的是藝術與情感、理智的交互的絕妙佳作。

《祭侄文稿》自始至終,還記錄者顏真卿心理情感變化,所以作品開始一段相對類似楷書那樣的工穩,在情感發生第一次變化時出現了一行非常粗重的線條,說明心情隨著對侄子的記憶再現心情開始變得沉重起來,在還沒有往下書寫三行時心情愈發悲憤,字跡開始出現錯亂,字體也開始草意加重,作者似乎在努力控制自己悲憤欲絕的情緒,但復又無法抑制,字跡故越來草,塗改的地方也越來越多,特別是最後一行字幾乎完全變成了草書的連帶書寫,且字也顯得不那麼嚴謹如開端部分的字,這反映了顏真卿已經悲憤到了極點,幾乎到了再也難以成書成文的地步。

這種情感和王羲之的《蘭亭序》不同,一個是在酒後逸性,感嘆生命的無奈和無常,一個卻是因為失去親人的悲憤和鬱鬱不平。也和蘇東坡的《寒食帖》更不同。可以說這三大行書代表了至極的人類的三種情感,並且是以書法線條和空間、形質語言的表達或描述,這更加增添了其書法的藝術和情感魅力以及生動性和自然之美,這種美不是妙造自然之美而是無意與佳乃佳的自然和情感之美。







翰墨書道


我們都知道,顏真卿的祭侄稿被譽為天下第二行書,僅次於王羲之的蘭亭序,藝術價值可見一斑,而要是問到,為什麼祭侄稿會被認為是千古名帖,我認為總的原因是:

顏真卿的祭侄稿,寫出了中國書法新高度,拓寬了中國書法書寫表達的內容。而透過這幅書法作品,我們不僅能夠一窺顏魯公高超的書法技藝,同時也讓我們深切感受到了顏真卿的品德和氣節!

下面分5個要點論述:

一、王羲之與顏真卿的不同

在顏真卿寫出祭侄稿以前,中國書法是什麼樣的狀態呢?可以用一個詞來形容,那就是秀雅華美。這四個字當然不準確,但是我們可以想見,在顏真卿出現之前,誰是中國書法最高藝術的代表呢?

毫無以為,是王羲之,而王羲之的書法風格,簡單來說,就一個字——雅。這種雅氣,是一種貴族的雅氣、貴族的高貴。我們別忘了,王羲之不是一個平頭百姓,而是一個貴族公子哥,但是與我們印象裡的紈絝子弟截然不同,王羲之雖說是富二代,但是,人家關心民間疾苦,常常憂國憂民,所以才有為街頭賣扇子的老婆婆寫字的傳說。

但是,我們通觀王羲之的書法,整體上,是一種不溫不火的中和之美,即便是我們印象中應該龍飛鳳舞的草書,在王羲之的筆下,都變得一個個溫文爾雅、氣度高華。

但是,我們看顏真卿的書法,就不一樣了。如果概括地說,顏真卿的書法的特點是——壯。這種壯,是理直氣壯,也是壯美的代表。如果說王羲之“書生”,溫文爾雅,那麼顏真卿就是一位“硬漢”。

這一點當然不僅僅表現在在他的書法名作《祭侄稿》裡,而且顏真卿的楷書也透露著一股正氣,因此有人說顏真卿的楷書,如關羽座帳,氣勢逼人。

二、時勢造英雄

而聯繫到顏真卿生活的年代,唐朝,我們不難發現,這不僅僅是一個繁華的盛世,也是一個文化高度繁榮的文明。顏真卿所處的年代,正是狂草藝術突飛猛進的年代,而唐朝所特有的奔放、熱情開明的氣質,讓藝術家們無所顧忌的揮灑筆毫,展現他們的天性爛漫。

如果我們再往前追溯的話,這樣一個灑脫不羈的、釋放自己天性、自由的時代,我們能夠想象到的,也只有魏晉時期的魏晉風骨了,你比方說嵇康、阮籍等竹林七賢,就是那個時代的產物。而王羲之恰恰生活在那個時代。而王羲之的書法,也沒有辜負那個時代,成為中國書法史上無人可比的書法大家。

在王羲之之後,中國的大唐盛世,也恰恰有這樣一個自由的、讓藝術家們隨性灑脫的一個時代。所以,顏真卿成為了那個時代中,最為典型的一個代表。從此也奠定了中國書法史上,與王羲之並肩的兩座高峰的地位。

三、新時代的藝術變換

與王羲之不同,顏真卿此時此刻生活的大唐,對於藝術自由度的探索更加大膽開放。而中國書法也從一味的“雅”開始慢慢走向“壯”的審美。

而在這一轉變過程中,顏真卿的祭侄稿成為了他一生書法的最高代表,因此有人說顏真卿書法——楷不及行,行不及草,草不及稿。

因此,從時代意義上來說,顏真卿的書法——祭侄稿,其意義就是呼應時代的藝術主張下的產物,成為那一個時代藝術的代名詞。無論從藝術形式上還是藝術技巧以及藝術的精神內涵上來說,這都是大唐盛世才能產生的傑作。

當然,具有諷刺意義的事,這幅在氣度、格局上象徵大唐藝術的珍寶,在某意義上,又是大唐衰落和恥辱的標誌。因為它所標記的歷史事件——安史之亂,正是大唐盛世的轉折點。而這層意義,又為祭侄稿增添了更加深刻的豐富內涵。

四、激憤之作

中國書法,講求無意於佳乃佳。王羲之的蘭亭序、十七帖,懷素的自敘帖、王獻之的快雪時晴帖,都是即興的產物。但是與這些即興產物下的藝術作品不同,顏真卿在創作這幅藝術作品時,所面臨的心境要比之前的那些書法家複雜得多,也艱難的多。

我們都知道這幅作品是顏真卿祭奠侄子的作品,而他的侄子就是在保家衛國,打擊安史叛軍的戰鬥中被安史叛軍殘忍殺害的。所以顏真卿既懷有國仇家恨,又懷有痛心自責,將滿腔怒火傾斜於筆毫一端,揮筆淚灑滿篇。

因此,這樣濃烈的感情、激憤難平的心境,是中國書法幾千年以來,任何一個書法作品都不能比擬的,沒有哪一個書法家的書法作品,其心態是這樣的難過、悲傷。

五、昇華

當然,如果僅僅是表達顏真卿一個人的悲傷、難過的情緒,是不能讓這幅書法作品成為千古名篇的,真正讓他成為僅次於王羲之的蘭亭序的千古名作的原因,就在於,顏真卿在這幅書法作品裡情感上升到了一種家國情懷。

本身悼亡侄子的原因就在於叛軍之亂,這一層家恨國仇自然就隱含於其中,而顏真卿又是一位對國家忠心耿耿的人,其情感昇華,自然不侷限於個人的悲傷層面,對於侄子的悲慘遭遇,自然可以有深層次的昇華。

所以,我們看到顏真卿的祭侄稿,不僅僅是一幅“草稿”,他更是一個時代藝術主張的忠實記錄者,也是一位對國家忠心耿耿的老人,對於國家深深的眷顧和熱愛。


松風閣書法日講


顏真卿當時擔任的職務是挑毛病的監察御史, 所以他在朝堂總是能挑出一大堆的毛病, 宰相楊國忠對他是煩不勝煩。

753年,楊國忠找了個機會把他貶為平原太守。

對顏真卿來說,去哪都無所謂, 反正都是為國家做貢獻嘛。

可當他來到平原郡後,發現麻煩大了: “安祿山手握20萬大軍,並且大肆更換將領,莫非他敢造反?” 不管別人信不信,顏真卿反正信了。

表面上,顏真卿每天都在遊輪上開party, 過得是沒羞沒臊的腐敗生活。

實際上他暗中招募了工程隊, 修繕城牆、招募壯丁、整修兵器、儲備糧草, 將一個平原郡打造的猶如鐵桶一般。


755年,安祿山扯旗造反,直奔長安而去。 面對安祿山如雲的鐵騎, 黃河以北的地方全都像是豆腐一般,一碰就碎。

可當他們來到平原郡的時候,懵逼了: “這地方就是個王八殼,打不動、撤不了。”

當消息傳到長安時,唐玄宗嘆息: “河北24郡,只有顏真卿一個忠臣。 我以前不瞭解他,是我的失誤啊。”

這時候,顏真卿的堂兄顏杲卿擔任常山太守, 兄弟二人聯手禦敵。 並且聯絡了淪陷的17個郡組成“反安聯盟”, 由於顏真卿在平原郡的貢獻最突出, 大家一致推舉他擔任總盟主,帶領大家歸順朝廷。

這樣一來,聯盟擁兵20萬, 截斷了河北的交通線, 這是顏真卿人生最光彩的時刻。

可安史大軍畢竟是久經考驗的軍隊, 顏真卿帶領的聯盟只是烏合之眾。


當安祿山回過神來:“原來是你小子跟我作對,弄死你。”

史思明、尹子奇帶領兵馬調轉方向, 麾下鐵騎猶如刷子一般,把河北大地又刷了一遍。

那些烏合之眾根本抵抗不了一個回合, 紛紛向安祿山獻上嬌嫩的膝蓋, 到最後就只剩平原郡和周邊的博平、清河還在堅持。

在這次“河北大掃蕩”中, 安祿山充分發揮殺光、燒光、搶光的“三光政策”, 以報復河北民眾對他的不支持。

常山郡太守顏杲卿和顏季明抵抗不住, 被衝進城中的叛軍殘忍殺害。

後來,顏真卿派另一個侄子顏泉明去常山, 尋找顏杲卿父子的屍骨, 卻只找到顏季明的頭骨和顏杲卿的一隻腳。

最親的親人慘死在敵人的屠刀之下, 自己卻沒有能力手刃仇敵,為他們報仇, 顏真卿痛哭流涕, 既為親人的遭遇傷心,也為國家淪落而難過。



父陷子死,巢傾卵覆。
天不悔禍,誰為荼毒?
念爾媾殘,百身何贖?
嗚呼哀哉。

這是顏真卿在《祭侄文稿》中的話。

他懷著滿腔悲憤的心情,為侄子和兄弟的死起草祭文, 心情激盪的無法控制, 以至於這篇稿子到處都是塗抹修改的地方。

但正因為沒有任何刻意為之的修飾, 這幅帖子反而充滿了率真、意氣的流暢, 一舉超越眾多書法名家精心雕琢的作品, 被評為“中國第二行書。”

排名第一的,是王羲之寫的《蘭亭集序》, 排名第三的,是蘇東坡寫的《寒食帖》。

正如曹寶麟說: “他們正是在無心於書的創作狀態下任情恣意揮灑, 才不期而然地達到了最佳的感人效果。”

有時候,你準備充足、全力以赴的去做某些事, 卻未必能做的成。

有時候,你隨心所欲、毫不在乎的去應付一下, 卻能取得很好的效果。

這其中的差別,就在於你的心態。 有時候,你引以為豪的東西, 恰恰是你成長路上的絆腳石。

這時,你就要學會放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