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农村少年患“手机病”!不吃不喝、要挟父母充值!如何根治?


一些农村少年患“手机病”!不吃不喝、要挟父母充值!如何根治?

17岁的湖南岳阳农村少年小涛(化名),沉迷于手机直播软件,不吃不喝威胁父母给钱,短短两个月,手机充值花掉了两万多元。

和小涛类似,一些农村青少年装满游戏和直播软件的手机,成了现实世界里的“潘多拉魔盒”,一旦开启,恶果随之而来。农村青少年群体正成为网游成瘾的“重灾区”。

一些农村少年患“手机病”!不吃不喝、要挟父母充值!如何根治?

主播之诱:农村孩子患上“手机病”一蹶不振


现实世界中的小涛,自卑、沉默、不善交际,16岁进入一家职业院校念书后,“常常被欺负”。今年7月,他回到农村家中,与手机为伴。

在“有钱就有装备”“有钱就能打赏”的虚拟世界里,金钱是换取存在感最简单粗暴的方式,充值就能买来认同感。为了这种看似热烈、实则轻飘的认同,小涛不惜以各种方式要挟父母,只为换得充值钱。

如小涛一般,一些在现实世界里屡屡受挫、偏执内向的农村少年,因为豪掷千金而成为网络主播们亲密称呼的“大哥”、玩家们崇拜跟随的“老大”,或者游戏战力排行榜上的“王者”。因为痴迷于虚拟社交的快感,他们患上“手机病”。

湖南郴州一所农村中学的初三年级班主任、化学老师吴耀娟为学生们的“手机病”忧心忡忡。吴耀娟所在的学校留守儿童占比约达80%。

“绝大多数孩子会强烈要求在外打工的父母买手机,他们寒暑假的生物钟是晚上通宵玩游戏,上午睡觉,下午起床继续玩。”

吴耀娟观察到,喜欢玩手机的学生“晚上是会犯瘾的”,于是白天上课就犯困,甚至在课堂上睡着。她曾有个学生,初三第一学期化学能考80多分,到第二学期就滑到40多分,再没及格过。“后来我才知道,因为第一学期考得好,妈妈奖励了一部手机,然后孩子常常玩游戏到凌晨一两点。”

一些农村少年患“手机病”!不吃不喝、要挟父母充值!如何根治?

以“托”养游:让青少年瘾上加瘾


在反网瘾社会组织的义工廖秋斌眼里,农村儿童,尤其是留守儿童的“手机病”,病症在春节后会“爆发性增长”——

今年3月,一位焦灼的父亲加入了他们的受害者线上互助群。这位常年在外打工的父亲春节回家,孩子拿他的手机玩游戏,一个春节花去了两万多元。“留守儿童趁父母回家过年,偷偷拿手机玩游戏充值。最多的充了20多万元。”廖秋斌说,他们经手的案例中,家长试图联系一些在游戏市场尾端厮杀的小公司,却一分钱都追不回,“公司捞一笔,几个月就注销了,找都找不到。”

更为可怕的是,“捞一笔”的小公司手段五花八门,甚至以“托”养游,一些沉溺于虚拟世界的青少年成了廉价的赚钱工具。

曾以当“托”为业的程飞(化名)告诉记者,这些公司美其名曰某某网络科技公司,在一些电脑城、写字楼里租几间房,集合一批16-20岁的青少年,不少是放暑假的学生,同时挂机多个游戏,午间上班,直到凌晨。

他们组成2-3人的团队,加入游戏中的不同帮派,故意挑起事端引发冲突,然后带头充值,号令鼓动帮派成员一起充钱提高战力,以便相互厮杀。“养‘托’的公司和一些游戏公司有勾连,别人充的是真金白银,他们就是改账户数值,然后这个游戏区的充值金额,公司提成一部分,再分很少的一部分给‘托’。”

还令人担忧的是,目前很多游戏的身份验证系统和防沉迷系统总会被玩家用虚假身份证注册、换号游戏等方式绕过,对青少年的防护作用大打折扣。

一些农村少年患“手机病”!不吃不喝、要挟父母充值!如何根治?

戒瘾之道:堵疏结合,让孩子从虚拟走向现实


记者在调研中发现,患上“手机病”的青少年存在一些共性,比如有较多的空闲时间,消遣娱乐渠道较少,现实社交面窄等,其中农村,尤其留守家庭是重灾区。

“除了呼吁家长、学校加强教育管束,青少年加强自控,还应该建立更完善的机制,提高门槛。”反网瘾社会组织义工廖秋斌认为,手机游戏应有更严格的付费金额限制,比如单次付费上限、密集充值监控等;此外,游戏注册应更严格落实实名认证,引入人脸识别功能。

对已经手机成瘾的农村青少年,该如何帮扶?反网瘾社会组织义工廖秋斌建议:一方面,应向专业的心理辅导机构寻求帮助,高度重视、科学对待青少年“手机病”;另一方面,家长也要带孩子参与到更多现实社交中,尽量多予以陪伴和关怀。“在孩子人生观、价值观逐渐形成的关键时期,更要高度警惕虚拟世界裹挟的狭隘、偏激和暴力倾向。”

一些农村少年患“手机病”!不吃不喝、要挟父母充值!如何根治?

短评:为农村孩子建“防护网”“保护墙”


沉迷网络游戏危害巨大,全社会都应行动起来,为农村青少年建立起“防护网”“保护墙”。家庭和学校应努力为他们营造丰富多彩的生活氛围,加强教育引导;监管部门需进一步从内容、形式到游戏种类等各方面强化游戏监管,加大整治力度;对游戏运营公司来说,社会责任不是可有可无给“脸上贴金”的表面文章,而应成为关系企业存亡的根本所在。事关民族未来,绝不能放任游戏企业靠诱导青少年成瘾来猎取财富。

一些农村少年患“手机病”!不吃不喝、要挟父母充值!如何根治?

本文综合自新华社《瞭望》、新华时评等,原题《要挟父母充值,当托养“瘾”谋生——农村少年“手机病”调查》(记者袁汝婷)、《新华时评:不能让农村青少年成网游成瘾“重灾区”》(记者季小波)

一些农村少年患“手机病”!不吃不喝、要挟父母充值!如何根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