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要不就別要彩禮了,挺世俗的……我媽聽了居然一夜未睡」

昨天約見朋友,剛到就見她接了個老家的電話,雖然我聽不太懂,但是也聽懂了說到彩禮二字……

朋友跟男友認識幾個月了,倆人一見鍾情,據說男方條件不錯,是個拆二代,家裡有幾套房子,朋友覺得以後不用還房貸什麼的,心裡一直挺開心,我心想著倆人可能是商量結婚的事情,可能是彩禮上有點什麼問題!

“媽,要不就別要彩禮了,挺世俗的……我媽聽了居然一夜未睡”

朋友掛斷電話一臉生氣,我問怎麼回事?她跟我說他跟男友倆人想著早點結婚,想到結婚涉及到彩禮問題,倆人商量著,先問問雙方家長的意思,差別太大的話,倆人先調節調節,省的到時候鬧矛盾。

我聽完對她說,我覺得他們考慮的很對,問有什麼問題?朋友說她父母曾當著自己面說過,不要彩禮之類的話,朋友還覺得自己父母很開明,於是回家就對自己母親說:

“媽,我結婚要不就不要彩禮了,挺世俗的,挺虛偽的,也挺麻煩的,不要彩禮也別給陪嫁,就都省了吧!”

朋友母親聽完這話,沒表態,朋友走後的第二日,她妹妹打來了電話,說母親跟她嘮叨了這件事,母親為這事一夜未睡。

“媽,要不就別要彩禮了,挺世俗的……我媽聽了居然一夜未睡”

朋友聽完覺得很不可思議,為什麼自己父母明明說話不要彩禮,這會兒又為這事睡不著了!

朋友說,明明彩禮就是很世俗的東西,幹嘛要玩這虛偽的東西,自己父母也不缺錢,給了他們,他們也會給她,既然這樣,幹嘛要繞這一下呢!

我罵她傻姑娘,她就不該那麼傷母親的心,就算父母不要自己姑娘一分錢,但是該給他們的禮數也得給,該給他們的面子還得給全了,不然母親心裡會怎樣想:想養個姑娘三十年,還沒嫁人,胳膊肘就往外拐了!再或者:別的姑娘結婚都要彩禮,我的姑娘難道就不值錢嗎?

其實很多女方的父母,在女兒結婚的時候,說是要了多少多少彩禮,但實際上一分不要,全部將錢會給到女兒手中,甚至還陪嫁女兒很多東西,然而男方還是嫌女方要彩禮要的多,應該要問的是這是什麼道理?

“媽,要不就別要彩禮了,挺世俗的……我媽聽了居然一夜未睡”

更多的父母要彩禮,並不是為的錢,而是這本是一種傳統,他們不好在心裡去突破新的觀點,就算是繞圈,世俗,那也得這麼走,因為別人家的姑娘就是這樣嫁人的,自己的姑娘哪能低人一等呢?

而朋友的對象家還沒說什麼,自己就對父母說別要彩禮了,哪個母親聽完心裡不難受呢?

朋友那邊沒有惹父母不高興的意思,可她就是太直接了,雖然說彩禮這事是世俗一些,然而傳統了幾千年的東西,必然有它存在的意義,或許有一天它真的會被取消,但是在它沒取消之前,就應該是入鄉隨俗,接受婚姻,就要接受它的存在,至少它對女方父母來說,還代表了一種尊重!

所以姑娘們,別再傻呵呵的跟父母這樣說了,彩禮男方家給的起,就多給點,給不起,就少給點,意思總還是要有那麼個意思才能對得住自己的父母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