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首創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兩卡制」

安徽省首創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兩卡制”

星報訊(陳旭 記者 馬冰璐)為解決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真實性和規範性問題,提高服務效率,將基本公共衛生服務成效與項目資金分配掛鉤,真正體現多勞多得,調動基層衛生人員的積極性,同時讓服務對象有實實在在的獲得感,我省在全國首創實施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兩卡制”試點工作,首批10個試點縣已於今年1月開始試點,第二批16個試點縣區今年9月啟動。試點運行平穩後,在解決問題,總結經驗的基礎上,2018年底將逐步向全省推開。

所謂“兩卡制”是指接受服務後居民通過身份證、健康卡或人臉識別等方式的身份認證,來確認服務真實性,提供服務的醫生將此工作量計入自己的虛擬績效卡中。“兩卡制”試點工作不發行實體卡,不論是居民的身份認證卡,還是醫生的績效卡均是電子化虛擬的,是通過信息系統來確保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工作的真實性和公平性。“兩卡制”的一個特點就是不論居民到任一個基層衛生機構接受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都是連續的、真實的,不受人口流動因素的影響,衛生服務都是連續的,每個基層醫務人員都能得到自己的應有收入。

據介紹,“兩卡制”工作的基礎工作也是工作難點是確定覆蓋全項目的標準工分值,把每項服務均進行標準量化。而實際工作流程簡單易於操作,醫生只要登錄系統即可為居民提供所需的服務 ,居民通過身份認證對服務真實性及滿意度進行確認,通過系統工作量統計及績效考核質量校正後確定實際工作量,項目經費按醫務人員實際服務量支付。

安徽省衛生計生委基層衛生處負責人介紹,“兩卡制”的實施逐步實現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三個轉變”:即管理模式由“粗放型”向“精細型”轉變 ;資金分配標準由“按常住人口數量”向“按實際工作量”轉變;考核工作方式由“現場人工檢查為主”向“系統數據分析為主”轉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