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更食堂关闭,背后的反思

2018年5月6日,空姐李某某在郑州航空港区通过滴滴叫了一辆车赶往市里,结果惨遭顺风车司机杀害。

在全民声讨杀人司机同时为空姐惋惜的时候,总有人想走另类路线,吸引眼球。他就是"二更食堂"。

二更食堂,前身为深夜食堂,主打女性情感文章,曾在无数夜晚温暖众多人的心。

这个一个充满温情的公众号,居然发表了那篇用词极其猥琐、格调特别低俗的遗臭万年的文章《托你们的福,那个杀害空姐的司机,正躺在家里数钱》。此文一出,立即成为无数网友排队痛斥的烂文之大成者。

二更食堂关闭,背后的反思

满文不见有对逝者的尊重、对凶手的谴责,对社会公平正义的期待,只有文字背后窃喜,今天10万+有着落了。

二更食堂关闭,背后的反思

二更食堂关闭,背后的反思

正如一石激起千层浪,二更食堂这波热点成功了,网友怒吼"他们用文字又杀了她一次",一时间舆论哗然,全网读者争相口诛笔伐。

浙江省网信办会同杭州市网信办就微信公众号"二更食堂"发布低俗文章一事约谈该公众号主要负责人。约谈中,相关部门要求该号全面清理违规有害信息,严肃处理有关责任人,并限时提交整改报告。同时,"二更食堂"公众号被微信平台封号7天。

二更食堂关闭,背后的反思

切尘归尘、土归土,愤怒终会归于理性,斥责终将被反思替代。

在这个碎片化阅读的时代,热点还可不可以蹭,要怎么蹭?

热点要蹭,是一定的。

现阶段,由于商业化运作,有流量,才有市场和盈利。而有热点才有流量。这是市场规律决定的。

那么热点要怎么追?

一靠自律,二靠规范

有评论说,"二更食堂"的这篇文章有违基本的生命伦理,自媒体既然带有"媒体"二字,就应当遵守媒体伦理,追求文字的社会价值。

这话很对,但需要提出的是,媒体伦理的自律之所以成为一种共识,并不是谁强加的,也不是逻辑推导的,是媒体在跌跌撞撞的发展中由他们自己总结出来的,关系着生死存亡。

在追求新闻价值的同时更注重新闻的价值。如果不遵守基本的媒体伦理,反而在低俗、恶俗这条路越走越深,那真的no zuo no die的同时更会带来整个行业的衰败。

在网络环境大行其道的时代,其实也像现实社会一样,言论自由和网络秩序是并存的,即要提倡言论自由,又要遵循相关秩序,自由是秩序存在的意义,秩序又是自由的保障。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自媒体也要明白这个道理。在整个事件的发展趋势是人们更加专注于社会公平正义实现的进程,以及哀悼死者,谴责凶手,曝光出各种潜在的风险,并且分析事情产生的成因而且提供下次不再发生的对策。

畅所欲言的目的是通过自己的声音来引起大众的对事态发展的关注以及监督从而,推动社会和历史的良性发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