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售怪咖:国内自动贩卖机的生存之道

随着新零售风口的崛起,一直不被看好的自动贩卖机市场也跟着火了一把,滋生出各式各样的形态,譬如智能售货机、视觉柜、无人店等等,而据许多业内大咖所言,国内消费水平的提升,意味着消费者对自动贩卖机的需求逐渐增加,而国内在自动贩卖机市场的空缺十分巨大。

所以,短短两年时间,便冒出二十多家融资超过千万的自动贩卖机相关的企业,毕竟,倘若参考日本和美国的自动贩卖机业态发展趋势,国内的自动贩卖机即将迎来直线式的增长。

然而,两年过去了,除了在各大峰会、论坛、展会中看到各式各样的品牌和机型之外,线下场景其实很难遇到这些所谓的“趋势”和“未来”形态,自动贩卖机的整体发展还相对保守,并没有出现所谓的直线式增长。

自上个世纪90年来以来,自动贩卖机进入国内市场已过去将近30个年头,但始终保持不温不火的状态,既没有出现较大的增长波动,也未出现断崖式下跌,始终以一种稳定的状态持续融入到人们的生活中。

只是,近些年,许多投资者和创业者抓住新零售的契机,瞄准了自动贩卖机市场,鼓吹了一系列的未来趋势,让不少吃瓜群众误以为自动贩卖机的春天真的来了。可事实上,能在国内自动贩卖机市场生存的企业,只有三类:

第一类:硬件厂商

无论是传统自动贩卖机还是智能型的自动贩卖机,其本质都离不开硬件设备的服务支持,而且,目前市面上许多所谓的扫码开柜即拿即走的视觉柜,很大一部分都是用某些品牌的制冷冰柜改造而成,毕竟,对于一个创业型品牌而言,并不是谁都有足够的资金和能力去研发、生产和制造一台设备。

所以,改造、翻新和贴牌是许多智能贩卖机的核心套路之一,也正因如此,自动贩卖机对于硬件这一个刚需的增长,首先带动的,就是硬件厂商的出货量,甚至还能消耗旧款库存量。

零售怪咖:国内自动贩卖机的生存之道

第二类:自主运营商

自动贩卖机最大的优势是占地面积小,无人化经营且变现形式丰富,譬如通过销售商品直接获取利润和用户信息,即流量,在如今互联网时代,流量意味着价值变现的渠道增多,一方面是设备自带的广告屏和机身贴纸广告,能形成独立的点位媒体,获取广告费用,另一方面,用户流量可引导到公众号、APP等线上渠道,而后通过广告信息、活动促销等形式拉动变现。

而当自主运营商占据足够大量的优质点位之后,还可以拓展业态至物业增值服务,即转向租赁或业务拓展,如贴合潮流将自动贩卖机调整为无人唱吧、无人果汁机、无人生鲜等等。

零售怪咖:国内自动贩卖机的生存之道

第三类:技术服务商

一台自动贩卖机通常有两部分组成,一是硬件,二是软件,前者即生厂商,属于刚需发展,后者则随着新零售的火爆而逐步衍生出SaaS、人工智能、大数据、AR等各种技术服务手段。通常情况下,技术型服务商并不会主动涉及自动贩卖机市场的抢占方面,而是通过技术输送与合作,将零售品牌与自动贩卖机无缝链接起来。

零售怪咖:国内自动贩卖机的生存之道

譬如已获得亿元级别融资的甘来科技,其核心服务在于新零售的智能处理系统方面,不仅与可口可乐合作构建自动贩卖机的大数据人工智能处理中心,还与电商巨头天猫合作,发起了一系列如“天猫美妆快闪店”、“天猫老字号计划”等智能售货体验,通过跨界品牌的合作,为新零售市场的线上线下融合提供了有效的渠道。

零售怪咖:国内自动贩卖机的生存之道

此外,对于新零售的未来发展而言,科技必然是第一生产力,正如甘来科技的智能零售机器人,颠覆了消费者对自动贩卖机的传统印象;硬件设备则是基础保障,高精准、低损耗、寿命长的硬件设备,才能为整个行业提供良性的基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