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真的知道這些片名該如何翻譯嗎?

電影《我不是藥神》穩居七月票房冠軍,一個保健品商販代購印度仿製藥的故事直擊痛點,將生命與金錢赤裸地呈現在觀眾面前,引發了又一次廣泛的社會共鳴。

如果你想把這部電影介紹給外國人,你知道它的英文譯名嗎?

你真的知道這些片名該如何翻譯嗎?

電影海報上,《我不是藥神》的英文名並不是"I’m Not the God of Medicine", 而是“Dying to survive”。

這部電影最初的名字是《中國藥神》,英文譯名為"Drug Dealer",意為“藥品經銷商”。後來導演文牧野認為否定句包含著矛盾與辯證,和電影更為契合,因此改名為《我不是藥神》。

“Dying to survive”意為“渴望活下去”。

“Be dying to do ”,有渴望去做某事、十分想得到的含義,按照翻譯習慣,be動詞往往被省略掉,因此只剩下了“Dying to do”。

“Dying to survive”顯然比“Drug Dealer”優秀太多,因為前者準確點出了整部電影的靈魂所在——對生命的渴望。

如果《我不是藥神》引入其他國家,觀眾無法從“Drug Dealer”中瞭解電影的核心,卻能從“Dying to survive”感知電影中蘊藏的情感。

同檔期電影《邪不壓正》英文譯名是"Hidden man"。電影的三位男主都是深藏不露之人,他們真實的一面與表象截然不同,每個人都有自己隱藏的身份和故事,因此他們是真正的“隱藏者”(Hidden man)。

你真的知道這些片名該如何翻譯嗎?

華語電影的優秀英譯名並不在少數,阿研帶大家一起來賞析一下。

你真的知道這些片名該如何翻譯嗎?

《我不是潘金蓮》

英譯為“I am not Madame Bovary”。“Madame Bovary”是法國作家福樓拜的長篇小說《包法利夫人》的英文名。作品講述了一個受過貴族化教育的農家女愛瑪,瞧不起當鄉鎮醫生的丈夫包法利,夢想著傳奇式的愛情。但她兩度偷情非但沒有獲得幸福,反而使自己成為高利貸者盤剝的對象。最後她積債如山,走投無路,只好服毒自盡。

對於國外觀眾而言,比起《水滸傳》和潘金蓮,他們或許更加熟悉《包法利夫人》。不過能不能在二者之間畫上等號,是一個值得商榷的問題。

你真的知道這些片名該如何翻譯嗎?

《阿飛正傳》

英譯為“Days of Being Wild”,這個譯名是點題之句——那段瘋狂的歲月,屬於主人公旭仔,也屬於無數漂泊的浪子。《阿飛正傳》在多國上映,除了西方國家譯名“狂野的日子”,日語譯名為“慾望の翼”(慾望的翅膀).。

你真的知道這些片名該如何翻譯嗎?

《唐伯虎點秋香》

英譯為“Flirting scholar”,直譯為“調情學者”,再直接點,可以稱作“撩妹達人”。即便外國人不認識江南四大才子,也能知道這部電影講的什麼了。

你真的知道這些片名該如何翻譯嗎?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

英譯為“You Are the Apple of My eye”(你是我眼中的蘋果)。emmm…我的腦海中立即響起了那首熟悉的旋律:

你是我的小呀小蘋果

怎麼愛你都不嫌多

紅紅的小臉兒溫暖我心窩

點亮我生命的火

apple of eye可以用來表示眼睛的瞳孔,而apple of sb’s eye 也成了一個約定俗成的用法,意為“心中摯愛”。

你真的知道這些片名該如何翻譯嗎?

《東邪西毒》

英譯為“Ashes of time”(時光的灰燼)。看過電影的人都知道,“東邪西毒”只不過是借用了《射鵰英雄傳》四絕的稱號,但電影實際上反映了現代社會中人們的疏離和失落。而“時光的灰燼”也恰好與電影悲涼的結局形成呼應。

許多外國電影的中文譯名也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經典的譯名有時比原文更加精彩。

你真的知道這些片名該如何翻譯嗎?

The ghost

中譯為“人鬼情未了”。直譯“鬼魂”容易令觀眾誤解為這是一部驚悚片,但電影卻是一個悽美的愛情故事。譯者只用五個字就清楚地描述出主人公及情節梗概,令人回味無窮。

你真的知道這些片名該如何翻譯嗎?

Waterloo Bridge

中譯為“魂斷藍橋”。這個精彩的翻譯出自我國現代著名西洋文學家、國學大師、詩人吳宓先生之手。“Waterloo Bridge”直譯為“滑鐵盧大橋”,可以說是毫無美感。而“魂斷”兩字生動地暗示了整部電影的悲劇意味。

你真的知道這些片名該如何翻譯嗎?

The Great Waltz

中譯為“翠堤春曉”,也是吳宓大師的作品。原版名“The Great Waltz”直譯為“大圓舞曲”,乍看“翠堤春曉”與之完全不相關,但這帶著濃郁中國古詩詞風的詞語,卻與電影的意境十分相通,一語道出多瑙河畔愛情故事的靈動風情。

你真的知道這些片名該如何翻譯嗎?

Pursuit of Happiness

中譯為“

當幸福來敲門”,而原名直譯作“追求幸福”。兩者對比,這是完全相反的箭頭動態,“幸福”由被追求的對象變成了主動降臨的驚喜,這為這部溫情勵志的電影帶來了更多的溫暖,讓人相信:幸福終將來臨。

你真的知道這些片名該如何翻譯嗎?

Rebecca

中譯為“蝴蝶夢”。在這部希區柯克的經典作品中,女主人公所遭遇的有關丈夫前妻Rebecca(麗貝卡)的一切,都像是Rebecca幽魂所編織出的夢,正如“莊生曉夢迷蝴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