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從神話到歷史:神話時代 夏王朝》:何不食肉糜

04《從神話到歷史:神話時代 夏王朝》:何不食肉糜

生活在中國大陸的人們居無定所,日無常食,遷徙是平常的生活,漂泊是無奈的選擇,哪裡有飯吃我們就到哪裡去。

沒錯,很久很久以前我們的祖先就已經開始了這樣的生活。風餐露宿,食不果腹,只要是能解決溫飽問題,跑到天邊也願意。

人類到底從哪裡來?大部分觀點比較傾向於人類起源於非洲大陸。上世紀90年代,在埃塞俄比亞發現了始祖地猿的化石,將人類起源時間有可能追溯至500萬年前。而在中國大陸,已發現了多處相當古老的人類遺址,從出土的石器和人類化石來看,年代分佈大約為240萬年前至160萬年前。

非洲起源說與人類的遷徙路徑相比較,目前來看人類起源一說尚有種種存疑之處,仍需大量考察與實證來確定這一學說。人類起源與人種問題有著很大的關係,必須慎重對待。

什麼時候猿人進化為人了呢?開始製造並使用工具是進化成人的標誌之一。最先出現的工具就是石器,目前最古老的石器同樣是發現於非洲埃塞俄比亞的250萬年前的石器。

喜馬拉雅和青藏高原的隆起,為整個中國大陸帶來了特殊的氣候條件:夏季溼潤、冬季乾燥。由此而帶來的自然環境的變化是深遠的,為人類的安定生活提供了較好的條件,也為後來的定居鋪平了道路。

首先,華北地區地形條件複雜,受亞熱帶氣候影響,森林逐漸擴展至黃河中下游一帶,原來以動物資源為生的人們,也學會了採集植物資源

其次,隨著石器技術的傳播和資源種類倚重程度的轉變,老祖宗使用的石器類型也在發生著變化,從砍砸器到切削器再到研磨器,說明這一時期人類獲取食物的方法同樣在發生著變化。

第三,烹煮工具陶器的出現,給人們帶來更為健康有效的食物,更容易被身體吸收,強壯了身體,也減少了疾病。

第四,粟黍稻的栽培化,使人們更易獲得食物。遠古時期,人類獲取食物的主要方式是獵捕動物和採集植物,這兩種方法都帶有隨機性,是被動的;而粟黍稻的栽培,帶有人類主觀的目的性,有計劃,有保障,在河北武安磁山遺址甚至發現了可貯存五萬噸粟谷的窖穴。

總之,自然環境的改變給這片大陸帶來了豐潤的雨水和肥沃的土地,四季分明的氣候讓人類的生存環境得到了改善,穀物栽培給人類帶來了安全高品質的食材,就這樣人類逐漸降低了遷徙的頻率,安定的生活環境刺激了生育率的增長,人口繁榮促進了定居社會的產生。

雖然粟黍稻栽培的起因我們目前還無法得知,但這是人類進化的一大進步。有人說,那個時代光吃動物也足夠了,雖然在考古遺蹟中也發現了疑似家畜遺骨的存在,但仍無確切證據證明家畜化的動物已出現在人類遠古部落中,而且狩獵大型動物太危險,捕捉小動物又無合適的工具,不是祖先們不想吃肉,實在是不得已才轉向穀物栽培。

就是這些不得不做出的改變,為了生存而作出的妥協,才養育出燦爛悠久的五千年文化。要說人會不會有過不去的坎,我只能這樣回答,沒有過不去的坎,只有冷卻的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