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中的「蒹葭」雜談

蒹葭雜談

初見蒹葭,丙申年巧月於晚霞湖上,撫摸細長寬厚的葉端,思緒萬千,再現課堂上尊師神情並茂之容顏,順著脈絡下視根端,水面靜宜,一簇生出數片,二三指寬,長數尺,脈路平行,直聚手端,或直立如劍,或柔弱若眉,遠望枝葉交錯,縱橫連片,茫茫青紗帳矣!

蒹葭,本指蘆葦,蒹,沒有長穗的蘆葦;葭,初生的蘆葦。《爾雅.釋草》釋義為:“蒹,薕;葭,蘆。”“蒹”通“薕”,“蘆”通“蘆”。《傳》:“蒹,薕也。”清郝懿行著的《爾雅義疏》說,薕:“似雈而細長,高數尺。”薕蘆,古人常聯在一起泛稱蘆葦。但與荻竹相似皆不同,我的感覺是:荻竹葉片鱗狀窄而短,蒹葭葉片片狀寬而長;荻竹葉柄生莖上,蒹葭葉柄長根部;荻竹有莖有節,蒹葭無莖有葉。這是我看到的,不知其它時日如何,不見不知了。荻竹,隴南到處可見到,崖城人叫它蘆子草。

蘆葦,亦稱“蘆”、“葦”。禾木科。多年生草本。根狀莖粗壯匍匐。葉片寬披針形,兩列。夏秋開花,花紫色,下有絲狀毛,圓錐花序,多生於池沼、河岸或溼潤之地。稈可做造紙,人造棉、人造絲等的原料,編席、簾是上品。

花序可做冬衣、掃帚。蘆衣的典故出自《太平御覽》,“閔子騫幼時,為後母所苦,冬月以蘆花衣之代絮。其父後知之,欲出後母。子騫跪曰:'母在一子單,母去三子寒。'父遂止。”故事催人淚落,肝膽欲裂。

蘆根可入藥,中藥稱“蘆根”。性寒,味甘,功能清熱生津、除煩、止嘔、利尿,主治熱病煩渴、胃熱嘔噦、肺熱咳嗽、肺癰、熱淋小便不利等。花、葉、莖皆可入藥。

蘆筍的嫩芽,似筍而小,春季自地下莖上抽生嫩莖,可以食用。經過培土覆蓋的,白嫩如銀,看上去十分搶眼;未經培土覆蓋的,碧綠似玉,看上去十分舒目。

《詩經.召南.騶虞》有“彼茁者葭”之句,在古代用初生的蘆葦做一種管樂器,謝靈運《九門二從宋公戲馬臺集送孔令》詩中有“鳴葭戾朱宮。”苗、瑤、壯、彝等少數民族製成的蘆笙,音色明亮渾厚,常用來伴奏蘆笙舞,一隊成數隊舞者快速舞蹈圍成圓圈,吹蘆笙者中間邊舞也吹,十分活躍。

杜甫《小至》中有句“吹葭六琯動飛灰”,這就得提及“灰琯”,也叫“灰管”,“葭灰”。《晉書.律曆志上》有“又葉時日於晷度,效地氣於灰管。”唐大宗《於太原召待臣賜宴守歲》詩也寫有“四時運灰琯,一夕變冬春”的句子,《後漢書.律曆志上》記述,把蘆葦莖中的薄膜製成灰,放在十二樂律的玉管中,置玉管於木案上,每當某一節氣至,則相應的中律的樂管內灰即自行飛出,是古代人驗測節氣的器具。

古代有專門種植蘆葦的農田,叫蘆田。大都在沙洲之上,有稀蘆、密蘆、上地、中地、下地、草地、泥灘、水影灘等區別,大部分佈在江蘇、安徽、江西、湖北、湖南江岸地帶,明清統治者對蘆田徵收蘆課,課稅因種植田地不同而不同,正項、耗羨等稅課,上世紀三十年代初逐漸取消。

古人常用蘆葦寄情傳誼。

蘆葦中的薄膜,叫葭莩,古人常比喻疏遠關係,《漢書.中山靖王傳》:“非有葭莩之親”的說法,渥庭筠也入詩,有“何所託葭莩?”(溫庭筠《病中書懷呈友人》),是關係較遠親戚的代稱。清.蒲松齡《聊齋志異.封三娘》:“娘子朱門秀戶,妾素無葭莩親,慮致譏嫌。”代親戚。

《世說新說.容止》記述,魏明帝與皇后的弟弟毛曾和夏侯玄一起談話時,稱讚二人說是“蒹葭倚玉樹”,魏明帝說毛曾是“蒹葭”,夏候玄是“玉樹”,贊以兩人的品貌的差異。蒹葭是很不錯的稱謂,毛曾相貌再差勁,魏明帝也會用好詞彙誇獎小舅子的,傳遞親密、讚譽之意的。古時蒹葭常喻指隱士,近人,戀人等。成語“蒹葭倚玉”由此而出。

蒹和葭都是價值低賤的水草,因喻微賤。亦常用作謙詞。《韓詩外傳》卷二:“吾出蒹葭之中,入夫子之門。”五代王定保《唐摭言·怨怒》:“攀由鴻鵠,倚是蒹葭。”清李漁《意中緣·悟詐》:“我雖是蒹葭,現開著玉樹花,難道他烏紗就沒個窮葛瓜。”上述“蒹葭倚玉樹”也是這個意思。由此可知《蒹葭》中主人公也是一個出身貧賤的女子,純潔,質樸,她到水邊祈福心上人來了。

魯迅先生在《熱風.隨感錄四十》有:“只有幾封信,說道,'久違芝宇,時切葭思'”,“葭思”也就是“蒹葭之思”的省略,常用來表達對人的懷念之情。《詩.秦風.蒹葭》是寫蒹葭之名作,以蒹葭林為背景,描述“所謂伊人,在水一方”,盼,思,尋,求“伊人”,終不可見,皆以蒹葭為場景的,不光是場景而是以蒹葭喻人,寓主人公的身份、出生地、社會地位,是大有講究的,而許多《蒹葭》論述常常被忽略了,乃是個大失誤。

《蒹葭》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從之,道阻且長。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謂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從之,道阻且躋。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謂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從之,道阻且右。溯游從之,宛在水中沚。

早晨的薄霧籠罩著蒹葭林,晶瑩的露珠在蘆葦上已凝成冰霜。一位羞澀的少女沿水緩緩而行。她一會出現在水邊,一會又出現在水之洲,企盼而又無奈。蒹葭到蒹葭林的廣闊空間,構成了一幅朦朧淡雅的水彩畫。

蒹葭林,深秋空寂悲涼,蘆葦叢生,天光水色,映照嬌女;觸物起情,物動情也。她到水邊幹什麼來著?我想,女子思念心上人是對的,但跑到水邊去思念心上人就有些附會了,竊以為,她到河邊是來以一種祟拜的儀式表達心願的,祈禱心上人平安,祈福心上人,企盼心中的郎君早回來!

......巧娘娘,下凡來......

(郎你)騰雲駕霧空虛裡來......

......巧娘娘,下凡來......

(郎你)天橋那邊走著來......

蒹葭蒼蒼,漢水洄長;簇簇似劍,搖曳湖泊;曲眉豐頰,巧歌競答;而景生情,情生景,哀樂之觸,榮悴之迎,互藏宅心。有學者考證,水,是西漢水,那麼,人,是西漢水畔的農家女子,以莊重的儀式來為心上人祈福的。《蒹葭》傳遞的是女兒乞巧的密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