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的採茶和收藏有什麼關係?

現在市場上有很多茶商都會鼓吹普洱的“穀雨茶”、“秋茶”,凡是這樣包裝產品的,一律可以視為是工業化的產物。因為喬木種古樹茶一年只採一季。即傳統的“雨前茶”,遵循前三天是寶,後三天是草的採茶時機,並只採摘一芽或一芽一葉的當年鮮葉作為原料,首先保證了原料的品質,為接下來的工藝奠定良好的原材料基礎。

由於沒有過度採摘,茶樹有一年的自然生長時機,所以也無需施加肥料,茶樹可自然休養生息。同時由於古樹茶生長於高海拔的山區中,且處於半野生狀態,因此只能採用人工採摘,而臺地茶為了保證大規模種植和採摘,往往種植在海拔較低的坡地,而且多采取機器採摘的模式。普洱生茶工藝主要在鮮葉基礎上經過殺青、揉捻、曬乾工藝製成,在日照無法保證的秋(雨)季,且雨水茶的水氣較重,往往會採用機器烘乾的方法,以保證達到一定的脫水度,但高溫同時破壞了茶葉的品質。經過高溫的普洱茶,香氣倒是會得到快速提升,這也是為什麼很多普洱新茶在新制時往往比古樹茶聞起來要香的原因,但在經年保存後,其不耐久存的特性就會表現出來了,因為瞬間的高溫破壞了茶葉的菌群環境,這也是普洱茶越陳越香的化學基礎。

這也是為什麼廣大茶友會發現買的時候品嚐過,其實茶葉味道還是不錯的,但放置幾年後味道往往會下降的原因,因此,臺地料理論上是沒有收藏價值的,只會耗費了茶友寶貴的收藏時間。所以,從收藏品鑑的角度說:高山古樹春料才是普洱茶收藏的前提。

普洱茶的採茶和收藏有什麼關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