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大學的博士跟名牌大學的博士有什麼區別?

fdsgsdfgsdf


通常來說,在當前博士畢業難度越來越大的情況下,願意讀博的人,無論是就讀普通大學還是名校,對學術往往需要有一定興趣,也有一定學術能力基礎。即便不以學術為目的,只是想某一份更好的工作,在是否讀博的考量中,是否對學術有一定興趣並具備一定學術能力以順利畢業,也是一項重要的考量因素。但普通高校的博士和名校博士往往有較大差異。

從學歷“進階”的常規路徑來看,從具有統計意義的角度來說,普通院校的博士往往本碩也“出身”一般,甚至本碩都較差。比如,從我本人獲得的信息來看,內地不少普通高校的教師和研究生導師(普通大學能招收博士的學校不多,所以一般沒有博導),雖然也是博士畢業,但多數本碩都是在很普通的大學就讀的,然後博士畢業於一所相對較好的普通高校(具有博士授予點)或者211高校,這是一個比較普遍的現象。所以,大致可以說,普通大學的博士從本科到博士一路就讀於普通大學。

而名校的博士則差異較大。既有本碩博一路名校的“三連冠”級別的博士,比如類似於“三北三清”(本碩博都是北大清華)這樣的牛逼博士,也有普本出身“逆襲”到名校的博士。

從現實看,普通大學的博士往往由於“一路普通”,並沒有優越的環境和條件讓他們接受嚴格的學術訓練和高水平的學術交流,也很難有機會從事一流的科研課題,因而他們無論是眼界還是科研能力往往都比較受限,並不太適合從事學術之路,所以裡面很多人僅僅想某一份高校的教職(基本無科研壓力)或者公司裡面的非前沿研發的崗位。反過來說,就業市場對普通大學的博士也基本屬於這樣的定位。

而對於名校博士,則會有差異。雖然通常而言,名校博士在名校中往往接受了較好的學術訓練,多數人也擁有相對較好的學術能力,但依然會一些差異。學術能力是一個立體的概念,它的形成,包括思維、眼界、專業能力等多個維度,往往是一個需要多年持續積累的過程,並不是可以一蹴而就的。所以從具有統計意義的角度說,“一路名校”的博士由於多年的良好環境的薰陶和專業能力的沉澱,往往會具有較優的能力,而普本“逆襲”的名校博士則要因人而異,有厲害的,也有很普通的。比如半年多以前西安交大那位據說被導師逼得走上自殺之路的楊博士,其普本出身,雖然進入名校讀博,但科研能力相對較差,很難完成博士學業,是他走上絕路的重要原因。所以用人單位也因人而異,“一路名校”的博士往往吃香,比較容易進入重點大學任教,或一流科研院所工作,而普本“逆襲”的名校博士,則因人而異,如果能拿出有分量的論文或成果,則認可度較高,否則難以受到認可。

總體而言,無論是普通大學博士,還是名校博士,都是這個社會的精英,但兩者之間因為一路走過的求學環境(包括導師、學校環境、學術氛圍等)的差異,得到的學術訓練的質量是不一樣的,其學術能力往往也有較大差異,相應的,認可度也不一樣。何止是普通大學博士與名校博士,即便是名校博士內部,因為本碩求學環境的差異,“一路名校”的博士和“逆襲”博士之間的認可度依然是有差異的。


風雨燕園之百二十載


個人體會主要的區別在於學校作為平臺和對學生的要求幾個方面。


其實讀博士階段日常學習工作中的很大部分內容已經完全脫離了書本,更多的知識和情報收集都來源於平時的文獻閱讀,研討會以及邀請的學術報告等。名牌大學或者說有更高實力的學校在這些方面都有著天然的優勢。更大更全的數據庫和文獻權限,更多的來自學科專家高瞻遠矚的報告和學術前沿的報告和研討。這種從起跑線上開始的領先經常會造成與普通大學博士生斷層一般的領先。我身邊在英國Top2讀數學博士的朋友給在國內南方某高校女朋友研究生畢業選的論文方向,竟然身邊還沒有老師涉及。在立足實驗的學科裡這種領先更為明顯,在高精尖以及大型先進實驗設備上的領先,可以讓學生在更新,更精的問題上做出更深入理解的成果。在名牌大學精英雲集的情況下,整個學校的學術氛圍也會對學生造成很大的影響。名牌大學的一個重要任務,就是要保持自己的聲譽和學術領先水平。而畢業學生的去向,就業情況和未來發展就成了很重要的指標。所以很多名牌學校對於博士生的畢業要求也會更加苛刻,在幾年的學習階段中合理安排日常進度彙報和分期考核制度。


並不是說有名校背景的學生就一定比普通學校的畢業生要強,也見到過非名校出身很優秀的人才。只能說以大的群體來看待,名校畢業的學生在未來的發展中比普通學校畢業生更有優勢。另外,學校的實力只是一方面,一山總比一山高,最重要的我覺得還是要看學生自身對自己的要求。


Trex


最大區別是眼界。

我在一所211高校讀了碩士,後來又去了華東5校中的一所讀了博士,也接觸了一些世界級高校的博士,最大的感受就是眼界的差別。

我碩士的有些同學就在本校讀了博士,他們中的一些不可謂不認真,不努力,但是他們在接觸世界級高水平的研究課題,研究方向,研究者時都存在缺陷,他們很難跟得上最新的研究,更難融入到頂級研究的圈子中,他們的眼界相對有侷限。

我目前就讀的這所學校,和境外高校合作緊密,年輕老師基本上都是頂級高校畢業的博士,他們帶來的是最新研究,合作的是最頂級的學者。

因為常有國外高水平學者來做報告,因此可以發現他們的眼界更是不同。他們往往做的是拓展當前界限,希望去引導邊界的發展,而不是固定在當前的界限。

以上就是我的看法。


OMer


這還用問,應該是天壤之別,想象一下哈佛、北大、某地方大學三個博士坐在一塊的畫面。我是阿狗,教育生活類專家。我就來講下區別哈。

1、出身區別

學術圈有兩個特點,學歷廉價、講究出身

學歷廉價是指這裡名校的多了去了,博士、博士後海了去了,單純靠學歷碾壓是比較難的。

講究出身主要是兩方面:學歷、師承。第一學歷是哪?最高學習是哪?跟的那個先生?

這裡面看似有悖論的地方,但實際上是一回事。目前比較優的學歷跨度與師承就是:

著名985本科+top2碩士(名師)+常青藤博士,博後再具體討論。

這樣出身、學歷、師承一下解決了,而且海內外都有資源。這是成為一線學者的必備條件,所以多數達不到很正常。

2、實力區別

不同學校博士的門檻是不一樣的,和本科一樣,對應的就是實力差別。

阿狗前幾天和一女孩吃飯,北大本碩博,可能沒那麼優雅,但感覺人家優雅。

這是表面現象。

從實力上談,事業、格局、文章都很強,而且他們的師資、國際交流、項目本身也很多。

當三年後訓練出來實力顯然是不一樣的。

記得明粉說北大歷史博士不要求發文章,但人家發三四篇c刊一般不太難;我們要求發兩篇,不少人還得延期。

3、發展區別

舉個簡單例子,明粉考研到了本校,小夥伴去了清華。

三年後,明粉給我抱怨,人家機會真多,起點比我高好多。當年兄弟們一塊二呼呼的玩的時候過去了。

明粉就是愛抱怨,不過抱怨之餘還是有信息的。不同學校發展不一樣。

北大加哈佛、牛津之類的,基本去國內任何學校都可以,走人才引進很簡單。

北大本碩博,國內985基本可以去。

九八五的博士,就得看你的學術成果與出身了,一般是地方院校到211,個別985不等。

地方大學博士就得去本校,或者幾個兄弟院校交換,或者地方學院。

不同的層次,發展肯定是不一樣的。

至於特例,肯定是有的,但比例可以忽略。

總結:

區別就這麼害海了去了,你可以不服,但不要和我爭辯,自己先找材料給自己自圓其說再說。

至於拿個別特例反駁,特例一般就不出現在我的分析中。


一枚明粉


眼下拿著頂級學位的博士確實多了,在北京上海這樣的大都市說博士滿街走,可能已不算誇張。這個問題的提出就是一個證據:博士已經可以分為普通大學的博士和名牌大學的博士了。

那麼什麼是普通大學和名牌大學呢?一般人心目中,名牌大學就是北大、清華,那麼如果問對方:浙江大學、復旦大學、南京大學算不算,回答大概是:嗯……也算吧。

其實,這已經是中國的頂級大學了,它們叫985大學,全國一共30多所,中國的大學也是官本位的產物,講究級別:絕大多數985大學是副部級,其他高校則是局級。所以所有985大學的博士應該算名牌大學出產的。

再退一步,還有100所左右的211大學,廣義地講也算名牌大學,儘管可能有人不服氣,比如非211的老牌高校河南大學就一直不服氣辦學年頭晚的多的211鄭州大學。同樣,河北大學也對本省唯一一所211高校給了地處天津的河北工業大學耿耿於懷。

大致可以這麼說,985高校的博士一般確實實力要更高(不過清華北大的本科生對於外校考入的碩士博士生不大買賬),但是211和非211的普通高校博士就不好說了。其實原因也不復雜,非211高校能有博士點(特別是有歷史年頭的)就是某個專業實力的體現,其博士生在特定專業應該是有競爭力的。

但是話又說回來,現在的情況各個學校相當不一樣。有的普通大學新增的博士點實力和水平不敢恭維,有的好不容易有了一個博士點,然後其他專業紛紛掛靠,其水平肯定不怎麼樣。舉個例子:在思想政治教育博士點下面招國際政治和鄉村經濟博士,這樣的博士怎麼樣可想而知。

也有相反的情況:江蘇是全國除北京以外211和985高校總數最多的省份(11所),以致於由多個老牌高校合併而成的揚州大學在名校榜上名落孫山。但是其農學院(前身是江蘇農學院)一直有院士,實力很強;其師範學院(原揚州師範學院)也是如此,1980年曾引進國學大師任中敏先生,培養了數名有名頭的博士,例如曾任教於清華大學的王小盾教授。

學界有句話:本科看學校,碩士看專業,博士看導師。雖然如今流行名校到處挖人,但可能仍有一些名師留守在普通高校;此外,一些普通高校可能以優厚待遇聘來少數名師。如果要獲得真才實學,這樣的導師一般是可以信賴的。至於現在高校招博士要看學校的牌子,那是另外一回事了。


展江


看世界盃比賽,你是相信巴西、西班牙這樣的強隊更可能奪冠,還是相信沙特、巴拿馬?

為什麼相信巴西?

因為它是足球之國,因為它歷史上奪得過多次大力神杯,因為它的球星星光閃耀,因為它有出色的執教團隊,因為……

沙特、馬拿馬,雖然也進入世界盃,但它們都是普通球隊

而巴西隊,是名牌中的名牌

在普通或名牌大學讀博士,同樣道理。

沒有比較,就沒有傷害。從“人、事、物、財”四個方面來比,看得更清楚。

人:

名牌大學,有更多高段位的師長,同門朋輩也更優秀,“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近朱者赤,耳濡目染也是教育。

人脈是財富,結交優秀的人,就是建立自己未來事業的人脈圈。

楊振寧談到自己在美國芝加哥大學讀書時,接觸的科學家包括費米、泰勒、李政道……都是物理教科書中的人物。在這樣的朋友圈中,想不成功都難。

事:

經濟學家張五常說,要想成為一名出色的學者,就要研究重要的課題,不要把時間精力浪費在普通的課題上。

名牌大學,研究的課題起點更高,學術積累更多,國際化程度更高。在這樣的環境中,才更加接近重要的課題,更容易做出有影響力的成果。

物:

名牌大學,學校的經費更充裕。某些土豪的名牌大學,光校友或企業捐款,一年就幾個億。學校完備的實驗硬件設備,普通大學望塵莫及。

現代的科研,出好成果要拼儀器。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同樣是做研究,普遍大學的效率是拖拉機,名牌大學的效率是高鐵,二者如何競爭?

財:

中國每年的科研經費,90%以上都被名牌大學包攬。科研領域,課題組間的貧富差距,其基尼係數,估計比非洲最不平等的國家差距還大。在富裕的課題組,花錢如流水。而在經費緊張的課題組,精打細算,有上頓沒下頓。

培養人才是最貴的,是用在把的錢燒出來的。就像培養飛行員、潛艇軍官,那都是黃金等身的財力付出。

培養優秀的博士,又何嘗不是靠大把燒錢。“人、事、物、財”,哪一個不需要強大的財力做支撐?

普通大學,燒得起這個錢嗎?

所以,你覺得,普通大學的博士跟名牌大學的博士,有多大區別呢?


羅思揚


普通大學的博士在私企(包括外企)裡用處不大。在國企或政府部門用處很大。

在一般上市私企(包括外企),你念的大學比念博士的學校更重要。

比如,你是北大畢業生,和一個二本大學畢業,北大博士競爭一個上市公司崗位,只要你們能力相差不懸殊,這個位置肯定是你的。


弒血鸚鵡


對於這類問題,本人做如下回答,對於喜歡的人起到拋磚引玉,對於不喜歡的人也不要噴我。

儘管很多人不喜歡把高校劃分為三六九等,但經過多年的競爭和發展,我國高等學校的三六九等已經產生。從目前發展狀況可知,作為我國高校第一梯隊C9聯盟、除去C9聯盟的985、221工程大學、普通一本、普通二本等。

能夠具有博士授予權的學校在上述這幾個層次的學校中都有,但這些層次的學校在師資、實驗室建設、科研項目、科研成果、博士畢業的標準都是有差別的。當然博士畢業後的含金量還是有區別的。

當然,對於一個人而言,出身不能決定一切,但出身還是決定起跑線的,這也是為什麼名校畢業生俯視一般學校畢業生的原因。

誠然,一個人在一生所做的一切不完全取決出身,這需要工作後的加倍努力,力爭在某領域作出更大貢獻。

本回答供參考!


野生動物專家李長生


建國以來博士培養七十餘萬,但光北京上海就有三分之一,餘撒各地,實際上社會發展就與幾個人有關,一真正領袖,二科技發明者


劉大先生85189321


博士與本科和碩士不太一樣。本科和碩士更看重你在哪讀的書。但是博士更重要的是看你在博士期間所做出的成果。如果你成果非常豐富,一個一般大學的本碩博到清華教書人家都要,而你名校博士畢業,如果成果不怎麼樣,很有可能畢業後在二本大學混著了。有人會問,有的大學會卡第一學歷,如果不是985或者211那麼就不要。其實這隻對一般人而說的,如果你成果豐富,二本的本碩博,學校都想方設法留下你。如果你博士期間成果不行,就算是名牌大學的,也不行。當然我所說的二本的本碩博成果豐富的情況概率很小,但是一但你有很不錯的成果,你的畢業學校並不會限制你的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