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不是越有经验越容易赚钱吗?为什么有的单位不招聘大龄程序员

刚毕业时候,我时常在想“毕业后我能做什么?”对职场未来的烦恼通常都出现在初入职场的年轻人和过了“职场青春期”的“职场老人”们。

今天,我们来聊聊大龄程序员出路在哪里?

首先,公司是不是不招大龄程序员?

是,大龄程序员找纯技术方向的工作挺难的,但并不是没有。

那么,为什么?

纯开发的进步也是这种价值的一种体现;但凡经历过晋升的工程师都知道,在大部分以业务为导向的公司里,你从 P7 及以上往上升他们更看重的是你能够为业务提供什么样显著的增量价值。如果技术能力不错,加上有管理经验,也是很受单位青睐的。

技术不是越有经验越容易赚钱吗?为什么有的单位不招聘大龄程序员

程序员工作强度大,这点作为程序员相信大家深有体会,有时不得不像个编码机器;其次技术更新快,需要适时的充电。随着年龄的增长,依然在程序员岗位上,难免会焦虑。

都说程序员岗位是青春饭,如果没有在职业生涯里得到晋升或实现转型,随着年龄的增长,在技术更新的大潮中便面临竞争力衰减的残酷现实,需要重新定位和转型。

黄昏之所以壮丽,在于它收集了整整一天的阳光。我们可以借助丰富的技术经验和人脉关系寻求发展。 以前听人说30岁挣钱前靠能力,30岁后挣钱靠人脉,我不以为然,现在想想却非常赞同。

刚做程序员时,我也比较热情,参与了不少项目,而且也都成功上线运营了。但有时候我也会越来越困惑。感觉程序员的工作强度大,自己一直在超负荷运转。相比其他年轻人,学习能力、反应速度上渐渐地有了差距。

仔细分析一下,程序员出路还是有的,对于技术型发展型的,要是能潜下心来,深入研究某个技术,有了一技之长,解决温饱、过上有房有车没贷款的生活也是很可能的。

技术不是越有经验越容易赚钱吗?为什么有的单位不招聘大龄程序员

敢于在不同行业去尝试,以前单位有位女同事,人长得挺漂亮,多才多艺,才是一位才女,每次单位举办文艺节目都少了她,可至今孑然一身,倒不是没人追,只是总想挑最好的,等待最佳时机,殊不知有的好发展对象也错过了,听她的同事说,在与人交往时,她还与其他男孩交往密切,倒没有做出什么出格的事,只是希望给自己再多点机会,再多点选择,其实这样也没错,只是没能像美好的韩剧一样,追她的不离不弃。亦或是追她的人比较浮躁,禁不起考验,把自己的爱情扼杀在萌芽中。

想想在成为程序员时我们擅长干什么,要是不做程序员我们能干什么。

那么如何避免自己成为被企业或者市场抛弃的“职场老人”呢?

1. 保持一颗年轻的心,做到人老心不老。保持学习新技术的热情。

2. 程序员一定要多锻炼身体。我们都知道程序员加班多,几乎成了一种常态,这样就导致课余时间比较少,即使这样,建议你要多抽出时间锻炼身体,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这点毋庸置疑,可往往容易被忽略,特别是项目进度紧急的时候,都忙不过来了。共勉!

3. 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如果30多岁,在单位里你依然是一名普普通通的程序员,只是比别人更资深一点而已,那么你要很有危机感才是。

技术不是越有经验越容易赚钱吗?为什么有的单位不招聘大龄程序员

如果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这里提3点建议:

1、形成个人知识体系

工作中,我们的知识积累往往相对比较零散,需要我们思考汇总,从而形成自己的理解,围绕自己的职业目标,去有意的获取和提高自己的知识范围,塑造有利于自己职业生涯的知识体系。

就程序员这个行业,个人认为这个行业的核心竞争力,不是你写了多少行代码,也不是你多么熟悉一个什么产品,而是你对这个行业的理解,真正的核心技术才是关键,要是天天都是敲一些重复性的代码,造轮子,工作三年和工作一年没有有什么区别。

2、形成个人方法体系

著名的PDCA循环法,也称戴明环。PDCA是为了提高质量的管理思想,是一套科学程序,注重管理活动的全部过程。

  • “P”是PLAN:制定目标和计划。《礼记·中庸》提到:“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说明了目标和计划的重要性。很多时候,我们都是走一步算一步,缺少目标的定制和计划,认为这个很虚,没有必要,也就缺少对目标的实施,到底完成了多少,实现了多少,还是那些未能实现,是什么原因导致的,都无从知晓。
  • “D”是DO:开始行动,实施计划。很多人制定了计划,可以说,计划是相当完美,可因见异思迁,三分钟热度,一时的激情过后就没了动力了。有位记者采访通用公司前总裁杰克.韦尔奇时,记者问:“请问韦尔奇先生,你们为什么能成功?”,韦尔奇先生回答说“你们知道了,我们做到了”。很多时候我们都没有勇敢的迈出第一步,总是想着这,顾虑那,慢慢就放弃了。
  • C”是CHECK,对行动的结果进行检验。行动了,做了,要有个结果,对其结果是否满意,思考下次方案是否可以改进等。
  • “A”是ACTION.纠正错误,调整方向.其实也就是总结、完善的意思。善于总结,我们伟大的毛主席就非常提倡这点,他把他的成功归咎于善于总结经验,集中群众智慧,可以总结这个环节不容忽视。工作中,小到日报,周报,大到月总结,季总结等。有总结我们才能更进一步把工作做得更好。

3、明确的职业目标:对自己的职业生涯应该有个目标。

阶段性总结, 制定合理计划,实现阶段性目标,对于那些没能实现的任务要时常更新,卸载掉一样没用的,别让包袱负担太重。播下的种子,并不是都会发芽结果,但没付出何来的收获?业精于勤而荒于嬉,脚踏实地,切勿好高骛远,所谓 “慢工出细活”,相信总有一天会有质的飞越,精益求精。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