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道精品鉴赏—清代法国画家贺清泰白海青图

【名称】白海青

【年代】清

【作者】贺清泰

【征集公司】深圳雍道文化

【尺寸】97.6 X 60.6 cm

雍道精品鉴赏—清代法国画家贺清泰白海青图

雍道精品鉴赏—清代法国画家贺清泰白海青图

清 贺清泰 《白海青》

乾隆四十八年(西元1783)。达拉罕亲王。汪扎尔多尔济进白海青一架。架上白鹰,铁喙钩爪,羽毛洁白,神情威猛,深得写生之妙,此幅当是与郎士宁同时同地写生而成。两位画家从不同角度观察白鹰,并以逼真手法写生下来。

雍道精品鉴赏—清代法国画家贺清泰白海青图

清 贺清泰 《白海青》局部

中西结合的宫廷绘画 清代没有画院的设置,只在内务府造办处中有画画处和如意馆,负责组织画家为宫廷服务。画家地位低下,或称“南匠”,因画家多系南方人之故,或称“画画人”。画家来源或为原在宫中服务的画家子弟,或大臣推荐,或画家毛遂自荐,均经考核再录用。其中最具有清代宫廷绘画特色并创造出了艺术成就的是宫廷中的一批来自西方的传教士画家,他们中有意大利人郎世宁、安德义、潘廷章,法国人贺清泰、王致诚,波希米亚人艾启蒙等。他们根据官廷的需要与爱好,用中国的作画工具,综中、西不同的观察和表现方法,如人物用西法,背景则为中法,或背景用中国画家来画;面部塑造采用正面光,减轻明暗对比度,以适合中国传统欣赏习惯等等,因而创造出一种新的风格。

上图,就是深圳雍道文化最近征集到的一幅清代贺清泰的白海青图。该藏品高97.6cm,宽60.6cm,作于乾隆四十八年(西元1783年)。图中细致地描绘了鹰房中静立于伏狮木架上的雪色海东青,其周身翎羽洁白如雪,铁喙钩爪,神情威猛,深得写生之妙。此鹰为最上品的海东青,极为珍贵。满族是以射猎著称的民族,其先祖肃慎先民们很早就懂得捕鹰,驯化后,用来帮助猎户捕获猎物,俗称“放鹰”。早在唐代,“海东青”就已是满族先世靺鞨朝奉中原王朝的名贵贡品。唐代大诗人李白曾有诗云:“翩翩舞广袖,似鸟海东来”,满语中称其为“松昆罗”,即“天雕从亨衮河飞来”之意,在汉语中把它译成“海东青”。

主图四周是各大名家的题字点评与落款。

雍道精品鉴赏—清代法国画家贺清泰白海青图

清 贺清泰 《白海青》局部

主图四周是当时各大名家的题字点评与落款。

雍道精品鉴赏—清代法国画家贺清泰白海青图

雍道精品鉴赏—清代法国画家贺清泰白海青图

雍道精品鉴赏—清代法国画家贺清泰白海青图

雍道精品鉴赏—清代法国画家贺清泰白海青图

贺清泰 (1735—1814年,一说1735—1804),原名Louis Poirot,法兰西人,天主教耶稣会传教士,曾经留学意大利,精通天文学、数学,于公元1770年(乾隆三十五年)来华,不久便进入宫廷供职。贺清泰擅长山水、人物、走兽,曾奉命作油画,存世作品不多。他除绘画外,还熟悉中国历史,精通汉文和满文,很得乾隆帝的信任。公元1777年(乾隆四十二年)和艾启蒙一起帮助修改《乾隆平定金川得胜图》的画稿(原稿是由中国宫廷画家徐扬画的),嘉庆十六年卒于北京。贺清泰的绘画水平较为平常,用笔细腻,基本是西洋画法,但鸟兽的形象欠活泼生动。故宫博物院藏有其所绘《贲鹿图》轴,《石渠宝笈》对该作有所记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