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高檔翡翠價格漲幅越大 行家們越慌 這是爲什麼?

內容摘要:近年來成品翡翠回購的消息在網絡上不斷蔓延開來。而許多收藏家們自己手中的翡翠被批發商回購,事實上不是個案。在說大不大,說小不小的翡翠交易圈裡,關於各大珠寶商家大肆回購成品翡翠的消息已經不脛而走。與前二十年、前十年、前五年相比較,目前翡翠的價格走勢的特徵是:低檔、中檔翡翠的價格呈下降的趨勢;中高檔翡翠的價格基本穩定並略有上升;高檔,尤其是特級翡翠的價格一直呈上升態勢,即高檔和高檔以上的翡翠飾品不但能保值,且能較大程度地升值。今年翡翠價格比春節前上漲了50%,這樣的漲勢幅度簡直是收藏界的火箭!

中高檔翡翠價格漲幅越大 行家們越慌 這是為什麼?

近幾年,翡翠價格一路飛漲,業內人賜予“瘋狂石頭”美名,許多藏家對其趨之若鶩,然而前兩年一度由於翡翠產區緬甸原石成交率下降70%,翡翠市場急劇轉“冷”,自此,翡翠有“瘋狂”轉為了“理性”。自去年年初以來,拍賣公司舉行的5場藝術品上,翡翠拍品的成交率只在15%左右,而高檔翡翠拍品多數為流拍,而此前多數藝術品拍賣會上,翡翠拍品成交率只在60%左右。事實上,翡翠市場低迷的表現早在產地已有體現。

中高檔翡翠價格漲幅越大 行家們越慌 這是為什麼?

何以翡翠批發商,加工商和零售商反而大量回購成品翡翠?業內人士分析認為,主要原因是翡翠原石越來越稀缺。而導致稀缺的原因,是緬甸資源枯竭,欲把握翡翠定價權減少出口,以及緬甸內亂等多方面原因所致。在上游原料稀缺的情況下,便出現了翡翠商家大量回購成品翡翠的怪現象。據瞭解,緬甸是全球最主要的翡翠原石產地,但緬甸原石可開採量逐年減少,已有跡象顯示緬甸玉石供應正在收緊。緬甸玉石在2012年度產量減少了10439噸,出口量也大幅下降。事實上,數十年來緬甸政府一直在加緊控制翡翠礦場資源。2012年中開始,緬甸方面就已取消多次翡翠公盤,這意味著前幾年緬甸就再沒有合法的向中國出口過翡翠原料。同樣不可忽視的是,緬甸公盤的翡翠質量也大不如前。

中高檔翡翠價格漲幅越大 行家們越慌 這是為什麼?

翡翠商手裡的存貨減少,加上“緬甸政府2013年起將禁止翡翠原石出口”的傳聞,讓市場忐忑不安,翡翠價格一路攀升。目前,原石價格漲幅甚至已超過50%,而今年第一季度,中高端上漲30%~40%。這種現象倒逼翡翠商大量回購成品翡翠,以來可以解決原料短缺問題,二來也相對比較划算。專業人士指出,原料的短缺對我國翡翠業影響不容忽視。中國是翡翠最主要的消費國,而我國翡翠原料基本都源於緬甸。資源的短缺必然導致翡翠價格的上漲,回購的現象發生。而同時翡翠資源的不可再生性,使得翡翠只能越來越貴,尤其是高端翡翠產品。

中高檔翡翠價格漲幅越大 行家們越慌 這是為什麼?

對於翡翠愛好者而言,帶綠色的的翡翠固然價高,但一些特色翡翠,例如種水較好的黃翡、紫色翡翠、藍綠色翡翠以及頗具工藝水準的翡翠雕件、作品等,也不失為好的佩戴特色收藏的選擇。然而,除了綠色之外,這些翡翠的估價、挑選乃至審美,並不容易被人掌握。除了用直接比較的方式加以判斷之外,阿一建議,一個很簡單的方法就是看工藝,“好馬配好鞍,好工配好料”是翡翠乃至玉石界的不二法門。如果消費者不懂翡翠,就應該細細觀察它是否精緻、工藝是否有神、是否出自大師之手並具有文化氣息等,由此便可以推斷這件翡翠價值的高低。不帶綠色的翡翠一般而言有色幹、種嫩、質地疏鬆等特徵,對於這類飾品或工藝品的挑選在玉石筆下直接做選擇就是其大忌。例如,一件底色發灰的紫羅蘭翡翠,在櫃檯珠寶燈的照射下,其瑕疵了能被完全掩蓋,但在自然光的照射下卻一目瞭然。此外,學會找準翡翠成品的內紋、絮以及雜質等,找出相類似翡翠的價格差異,也是判斷翡翠價格高低不同並決定是否購買的重要手段。

希望本文對各位小主有所幫助,感謝各位小主的鑑賞與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