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军老专家曝:国产第2艘航母约7万吨 大概率上电磁弹射

中国海军第二艘航母已经首次平台试航,待作战系统及航空系统系泊试验完毕后将会进行作战系统及航空系统的试航,明年交付应能确保,该航母的各种形态目前已无悬念,如采用蒸汽动力和滑跃式起飞方式等。而第三艘航母的形态如何目前还未揭开谜底,这里进行一些分析。要说明的是,阐述的观点仅是代表个人的非官方观点,正确性也不保证,这仅是基于个人的分析及探讨,欢迎探讨但勿攻击。

中国航母工程曾历经三次过程,上世纪70年代的“707”航母工程和80年代“891”航母工程均无果而终,第三次的“048”航母工程终于开启了中国航母的大门并得以持续发展,所谓的“707”、“891”和“048”都是延续中国以时间为工程代号的做法,中国历次航母发展历程虽相对独立,但彼此之间仍有一定的关联,特别是“891”工程与“048”工程之间的关联性更大。“048”航母工程确定了中国航母发展“统筹规划、分步实施、以我为主、配套发展”的16字原则及两个阶段分三步实施的总体设想,确定先改建“瓦良格”航母上,后发展国产弹射型航母及核动力航母。

海军老专家曝:国产第2艘航母约7万吨 大概率上电磁弹射

军迷创作的18号国产航母CG 鸣谢:西葛西造舰

“048”航母工程虽然对中国航母的发展制定了总体设想和长远规划,但“计划不如变化”,变化是正常的,随着中国国力发展和科技水平的提高以及国家军事战略的需要,当初的规划也会显现出其局限性,故变化是必然的而不是墨守成规。目前已经确定的一个变化就是在2008年决定增加一艘自制的滑跃式航母,即现在中国的第二艘航母,这是当初“048”航母工程规划中所没有的。目前可能的变化主要集中在中国第三艘航母的吨位大小、采用何种动力方式和弹射方式及所携带的舰载机的型号等方面。

当初“048”航母工程规划的首型弹射型航母为68000吨的大型航母,采用蒸汽动力及蒸汽弹射型的航母,这些相关配套设备在“048”工程规划后即进行了研制部署并取得了良好的进展,如阻拦装置已应用在第一、二艘航母上,大功率蒸汽动力装置在2008年就已经研制成功并被安装于第二艘航母上,中国第二艘航母之所以能顺利立项设计并建造出来,正是得益于大功率蒸汽动力装置的研制成功。蒸汽弹射装置的研制部署也较早,并于于2011年完成样机研制和试验。在此基础上,国产弹射航母的主要障碍和难点都得到了解决,故此,第三艘航母的综合立项在2011年年底左右即成为水到渠成的事情。

海军老专家曝:国产第2艘航母约7万吨 大概率上电磁弹射

媒体曝光的辽宁舰以及两艘国产航母宣传画(最前为弹射该航母)

但此后情况有所变化,如电磁弹射项目在2011年下半年得以立项并发展较快,这是当初“048”航母工程规划时所无法预见的。电磁弹射装置因其具有诸多的优势,无疑是航母弹射装置的未来发展方向。与电磁弹射装置先后立项研制的中国第三艘航母,采用的是蒸汽弹射装置方案,在技术设计基本完成后发现可能又多了一种选择,这是一种幸福的“尴尬”,要“怪罪”于中国这些年来在军事技术领域爆发式的高速发展。而中国第三艘航母到底会采用何种弹射装置,决策层需要从技术先进性、可靠性、可实施性等方面去科学地综合性考虑,还需从修改技术设计的角度去考虑,毕竟弹射装置作为航母最核心的设备之一,修改设计会涉及到诸多的方面,如电力系统、结构布局、电磁兼容的设计等等。最后勿论采用何种弹射装置,相信都是军方最高层面充分且全面考虑的最佳结果。

海军老专家曝:国产第2艘航母约7万吨 大概率上电磁弹射

国产电磁弹射/拦阻系统测试画面

中国第三艘航母是以大功率蒸汽装置方案为设计基础的,立项时航母的核动力装置尚未立项,现有传说要改为核动力装置,但在下对此持否定的观点。所有军船动力装置的选择对型号设计工作都是至关重要的,而在技术设计大体完成后再修改设计,其工作量之巨大可谓是颠覆性的,如船体结构、舱室总布置、推进系统、供电系统、防护设计等都要全部重新设计,要退回到设计的初始点,重新编制报批《研制总要求》和《研制任务书》。核动力航母的优越性自不待言,也必然是中国航母今后发展的方向,但是,以中国目前所处的恶劣周边局势,中国到底有没有时间等待呢?从中国海军这些年有些“疯狂”地建造新舰的情况中似乎也可以看出一些端倪。

最后聊聊对舰载机的看法,中国弹射型航母必上固定翼舰载机,此已无悬念。但舰载固定翼作战飞机应还是以歼-15飞机为主角,数年前在上海蒸汽弹射装置试验场附近曝光的起落架加强型歼-15也说明了一些问题。中国海军早在2008年之前就与611所接触过四代机上舰的事宜,但目前看来可能进度并不理想,毕竟海军对舰载机的发展控制能力不如航母本身,虽然海军当初的设想是弹射型航母上四代机,但此设想可能会延迟,歼-15型飞机在一段时间内将仍然是舰载主力作战飞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