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景區夜間經濟如何打造?

根據居民消費習慣的一項調研發現, 60%的消費發生在夜間,有的商場甚至接近全天銷售份額的50%。不管從消費者習慣還是數據分析的結果來看,夜間無疑是旅遊者最有價值的消費時段。

旅游景区夜间经济如何打造?

過夜率關係著旅遊夜間經濟的興旺。目的地城市和景區都在通過增加夜間項目和增強夜間吸引力來留客,但單單一臺演出能讓更多人留下來嗎?

夜間經濟是一個系統:項目體系、設施體系和服務體系缺一不可。即便是項目,除了演藝之外,也還有夜遊、美食、節事、夜市、電影等眾多形式。

夜遊是景區最現實的利益增長點

1、在各景區競爭激烈的當下,優質景區如何更好地豐富遊客體驗、提升遊客客單價,一般景區如何在競爭中獲得優勢,吸引遊客到訪,增加遊客停留時間?

隨著越來越多新興群體觀念影響,不少遊客的旅遊作息時間發生了明顯的變化,夜晚時段成為最具休閒消費潛力的時段,特別是把旅遊作為重點放鬆途徑的青年白領群體,“上午睡覺、下午溜達、晚上瘋玩”的模式已不在少數,例如麗江、烏鎮這類潮流目的地,可能是市場的風向標。

旅游景区夜间经济如何打造?

無論針對本地市民休閒還是外來遊客,有條件的景區搶先開拓“夜遊”這片藍海,將成為在休閒旅遊大潮中脫穎而出的快捷手段和時代機遇。

旅游景区夜间经济如何打造?

2、夜遊有最大的現實市場機會

旅遊已然成為國內最具規模和潛力的大眾消費和生活方式。既然旅遊休閒是一種生活方式,怎麼可以只管白天的生活,忽略夜間呢?

關注日間的常規旅遊,是以往傳統的延續,在人們生活作息時間發生改變的現在,夜間是商業服務業最具消費能力和機會的黃金時段,旅遊業同樣不例外。但是目前多數旅遊服務提供商普遍將注意力集中在日間時段,投入巨大物力財力招徠遊客,但往往卻留不住遊客,滯留時間短、客單消費低,導致營銷成本效率低、設施設備與人員閒置多,特別是很多北方經營期較短的景區,不有效利用夜間時段,更是既可惜又浪費。

旅游景区夜间经济如何打造?

根據部分帶有居住功能的複合型景區的統計,夜間時段的旅遊收入佔到全部收入的1/2-1/3左右,日間往往就是遊覽型消費為主,包含中餐也往往相對簡單,但夜間活動則非常不同,可能包含晚餐、夜宵、酒吧、文化演出、購物,如能住下來,消費則會延伸至第二天。

旅游景区夜间经济如何打造?

夜間旅遊究竟該怎麼做

從理論方法上講:策劃夜間吸引力、規劃夜遊系統、設計夜遊內容、完善夜遊配套。而其中,最重要、最核心的就是塑造夜間吸引力。舉幾個非典型的夜遊主導型景區的案例。

1、千古情繫列——核心產品組合:夜間演藝+主題街區

熟悉的人都知道,宋城千古情繫列是夜遊主導型景區的經典案例,杭州/三亞/麗江千古情核心演出是下午和晚上,九寨千古情就只有晚上,與當地的核心旅遊產品形成時間錯位,緊抓夜間經濟。千古情做夜遊的核心手法是重金打造一場大型演藝,但又不止於演出。

旅游景区夜间经济如何打造?
旅游景区夜间经济如何打造?

2、秀麗東方——核心產品組合:燈光秀+夜間美食

這兩年全國搞燈會和燈光節的很多,但多是短期活動性質,成都這家景區,硬是把燈光節做成了常年性的景區。在1250畝的生態公園內,做出了各種夢幻般的燈光秀場景。白天去是普通公園,晚上如夢如幻。秀麗東方的核心手法是燈光秀,不像傳統燈會人擠人,而是把燈光秀置於大的生態環境中,遊賞過程很自在,再加上夜間豐富的地方美食和遊園活動,常年開放也人氣爆棚。

旅游景区夜间经济如何打造?旅游景区夜间经济如何打造?

3、拈花灣——核心產品組合:禪行活動+街區休閒

拈花灣的文化特點是禪,但產品設計的重點卻是夜遊產品設計。拈花灣最主要的體驗活動都是在晚上,人氣最旺的也是下午和晚上,其中演藝活動,每個時間在10分鐘左右,每半小時循環演出。最主要的目的當然是吸引人住下來體驗,才能帶動民宿和主題商業業態,形成白天遊靈山、晚上住拈花灣的組合。拈花灣做夜遊的核心手法是做整體氛圍,每個演出時間不長、規模也不大,但比較精緻,配合整個街區的夜景設計,非常有品味、有格調。

旅游景区夜间经济如何打造?
旅游景区夜间经济如何打造?

小結

除了這些明裡暗裡以夜遊為主導的旅遊項目,從大型主題公園歡樂谷到傳統景區蘇州園林也都在開放夜遊,以圖延長遊客停留時間、挖掘遊客的夜間消費,夜遊將成為旅遊消費升級的重要利器。無論針對本地市民休閒還是外來遊客,搶先開拓“夜遊”這片藍海,將成為在休閒旅遊大潮中脫穎而出的快捷手段和時代機遇。

旅游景区夜间经济如何打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