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西泠印社游记,第一次近距离接触这个地方,不是听说不让进吗

名家西泠印社游记,第一次近距离接触这个地方,不是听说不让进吗

那天下午,我从古钱塘门遗址入西湖,登望湖楼,游断桥,步白堤,到西泠印社时已近黄昏。

落日的余晖照在孤山之上,一派安宁详和的气氛。可一百多年前这里却不是这样,上世纪初,当本地几个布履长衫的儒雅之士——篆刻名家王福庵、丁辅之、叶为铭、吴石潜等出没于兹时,这里却是一片废墟。建于宋代的四照阁倒了,在如今华严经塔的塔址上留下断垣残壁。钱塘人好风雅,也懂风雅。他们看中了这荒凉山丘的不同凡响,于是“买山立社”,研讨印学,将这“雕虫小技”的篆刻一门,发扬光大,其影响不尽遍及全国,而且远播海外。

每次去西泠,我都喜欢在山顶盘桓。登高而望,“尽收城郭归檐下,全贮湖山在目中”豪气油然而生。只是孤山不是泰山,不会让人产生那种“会当凌绝顶,一临览众山小”的气度,山顶四周那映天蔽日的大树也遮住了登临远眺的视线。那天我站在四照阁旁远眺,极目处,只不过是雷峰塔四周山色,一洼水光。

于是便在山顶蹀躞。倒映在文泉中的华严经塔、以及钟以敬所书“西泠印社”四个篆书大字和吴昌硕的隶书题跋相映成趣,构成一幅美丽的图案,显一分神秘,添一分水灵。四照阁还是当年鲁迅偕夫人许广平游览过的那座楼阁吗?好象是,又好象不是。这座小小的亭阁,初建于宋朝,兴了废,废了又兴,前后不下四五次,到1924年才重新建成。那么1928年夏,鲁迅偕夫人许广平来此饮茶闲谈时应该就坐在这个楼阁里。据说那天他们很开心,谈兴也很浓,从肖伯纳、高尔基的作品一直谈到中国绘画和雕刻,临走时,还在印社买了一些拓本。“高阁山光仍四照,故人石壁亦三生”。刘海粟所书的这副楹联悬在阁内,平添了几分沧桑。

如果说四照阁依山筑阁,四周皆为明窗,能将人们的目光不由自主地由内向外吸引的话,那么相距不远的汉三老石室则是一座封闭的,将人们的目光由外向内吸引的建筑。石室因内藏主要文物《汉三老讳字忌日记碑》而名。这座全由石块垒成的灰旧建筑,大门用纵横交错、斜拉竖顶的钢质防盗门紧紧锁住。隔着缝隙探头望去,能看到里面摆放有序的石鼓石碑。

关于这座石室,还有一段令人荡气回肠的故事。1921年秋,勒于东汉建武二十八年(公元223年),清咸丰二年(1852年)在浙江余姚客星山出土的被誉为“东南第一石”的浙江重要文物“汉三老讳字忌日碑”,将由沪上外流异邦。西泠印社同人闻之焦急万分,于是奔走呼号,发起大规模的捐资赎碑活动,最后,集六十余人之力,筹集重金八千银元将“汉三老碑”赎回。1922年,印社同人又共同集资,将此碑连同社藏北魏、元至明墓志石刻等,并摹刻宋拓先秦石鼓十枚,一并筑石室永久保存。“东汉文章留片石,西泠翰墨著春秋”,刊在石室山墙石柱上的这副隶书对联由印社社员朱景彝所书,沉着中见飞扬,仿佛向人们讲述着这段可歌可泣的往事!为此,吴昌硕社长专门撰文并书写《汉三老石室记》,勒石于此室内,以记此盛事。

与汉三老石室毗邻的观乐楼是印社第一任社长吴昌硕的纪念室。这位诗、书、画、印并进的艺术大师,半生饱受战乱、饥饿、贫困之苦,中年曾作过一回小小的县官,但一个月后便辞官而去,不禁让人想起那“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陶彭泽。中国文人大多数都有先儒后道、释的人生规迹,那狂放不羁的李太白,不也有过一路呼号着“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兴高采烈和“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拂袖而去么?

道途艰险,宦程风雨,于是吴昌硕便更加潜心躬耕艺园。缶庐作书,善作篆隶,亦喜用篆籀之法作草,重气势,重性情,以“精神跃于纸上者为上乘”;作画则将金石、篆籀、隶真、狂草意趣,融入绘画;治印则镕古铸今,“成功地将浙派的写意线条与皖派的小篆结构、笔意融为一体,出之以汉砖、封泥的苍茫意境”,生意盎然。因此当1904年西泠四位创始人相聚西湖发起成立西泠印社时,适逢吴昌硕杭州访友,他们力推吴昌硕出任社长,吴昌硕推辞再三,十年后方正式就任,并亲撰一联:“印讵无原,读书坐风雨晦明,数布衣曾开浙派;社何敢长,识字仅鼎彝瓴甓,一耕夫来自田间。”有论者曾评价吴昌硕“书过于画,诗过于书,篆刻过于诗,德性尤过于篆刻,盖有五绝焉。”当为中肯之评。一代大师齐白石对吴昌硕尤为钦佩,曾作诗赞叹:“青藤雪个远凡胎,老缶衰年别有才;我欲九原为走狗,三家门下转轮来。”在纪念室正中,由第四任社长沙孟海所书的“一代宗师”匾额,悬在了吴昌硕半身铜像上方,字里行间凸现出后人对这位布衣社长的尊崇之情。

我在西泠印社彳亍。在世人眼中,西泠印社只不过是一座典型的园林胜景,他们在那里喝茶聊天,下棋打牌,谈情说爱,跟其他胜景并无二致,我去的那一天,石交亭里有人在下棋,丁敬坐像前有人在打牌,石凳石径前时而可见情意绵绵的一对对情侣;但在文化人的眼中,这里却是一个有些神圣的地方,因为这里的每一处古迹,每一个人名都似乎联系着中国文化的无尚荣光。吴昌硕和他逝世后西泠印社公选出的四任社长,没有一位不是德高望重的艺林人物!随着最后一位社长启功先生的辞世,西泠印社一直“群龙无首”。前两年西泠印社用娱乐界所谓“海选”的方式来挑选“精英”,扩充队伍,以期这古老的篆刻艺术后继有人,结果却引得一片质疑;稍后又有关于“古老”西泠印社欲加入“年轻”中国书协一事传出,又闹得书坛沸沸扬扬;再后来有关西泠印社社长一职的明争暗斗也渐渐浮出水面。争名夺利、瞒天过海、箕豆相煎,今天的西泠还是昨天的那个西泠吗?

文人结社,自古有之。无非是志同道合者研讨学问、切磋技艺、诗酒风流、寄情山水、畅叙友情而已,当然也有提着脑袋干着救国救民的一类。西泠印社当属前者。画家黄永玉不喜欢结社,话也说得刻薄些,他说只有狼才成群结队,结伙壮胆,狮子不需要,所以他愿做一只狮子。其实西泠印社的早期成员中,那一个不是狮子?李叔同、黄宾虹、马一浮、潘天寿、傅抱石、丰子恺……那一个不是人中之龙,专业翘楚?西泠印社的声名远播和无穷魅力,正是来自于这些独特而丰满的生命个体。当年曾在这里谈笑风生的鲁迅早就预言: “文学团体不是豆荚,包含在里面的,始终都是豆”(《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序》。曾经风糜文坛的“荷花淀派”的创始人孙犁读后更是百感交集,将此奉为至理名言。他说:“即使为豆荚,能总体一时,豆熟则荚裂,命远亦各不相同。本身充实,得天独厚者,坠入土壤,则生发无穷,另生新荚。其不得水土者,或至腐朽湮灭,况于荚内之时,即志趣不同,有所变异,甚或萁豆相煎者乎” 。 (孙犁:《再论流派——给冯健男的信》)

百年西泠,西泠百年, 我沉醉在西泠这苍茫的暮色里。远处,隐约传来一阵歌声: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

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

人生难得是欢聚,唯有别离多 。

……

是西泠社员李叔同,后来的弘一法师的作品。知交零落,欢聚难再,仿佛是百年西泠的一个宿命。我步出西泠,歌声仍在耳畔萦绕……

名家西泠印社游记,第一次近距离接触这个地方,不是听说不让进吗

柏堂正门高悬“西泠印社”匾额

名家西泠印社游记,第一次近距离接触这个地方,不是听说不让进吗

“西泠印社”匾额为吴昌硕所书

名家西泠印社游记,第一次近距离接触这个地方,不是听说不让进吗

柏堂

名家西泠印社游记,第一次近距离接触这个地方,不是听说不让进吗

站在四照阁旁远眺,极目处,只不过是雷峰塔四周山色,一洼水光。

名家西泠印社游记,第一次近距离接触这个地方,不是听说不让进吗

汉三老石室以及丁敬石刻坐像

名家西泠印社游记,第一次近距离接触这个地方,不是听说不让进吗

石室内摆放有序的石鼓石碑

名家西泠印社游记,第一次近距离接触这个地方,不是听说不让进吗

汉三老讳字忌日碑

名家西泠印社游记,第一次近距离接触这个地方,不是听说不让进吗

西泠印社聊天的游人

名家西泠印社游记,第一次近距离接触这个地方,不是听说不让进吗

东汉文章留片石,西泠翰墨著春秋”,刊在石室山墙石柱上的这副隶书对联由印社社员朱景彝所书

名家西泠印社游记,第一次近距离接触这个地方,不是听说不让进吗

沙孟海书“吴昌硕纪念室”

名家西泠印社游记,第一次近距离接触这个地方,不是听说不让进吗

沙孟海所书的“一代宗师”匾额,悬在了吴昌硕半身铜像上方

名家西泠印社游记,第一次近距离接触这个地方,不是听说不让进吗

纪念室里陈列的吴昌硕诗稿

名家西泠印社游记,第一次近距离接触这个地方,不是听说不让进吗

碑廊里的吴昌硕对联石刻

名家西泠印社游记,第一次近距离接触这个地方,不是听说不让进吗

名家西泠印社游记,第一次近距离接触这个地方,不是听说不让进吗

西泠印社碑廊前的外国人

名家西泠印社游记,第一次近距离接触这个地方,不是听说不让进吗

石藏东汉名三老社结西泠纪廿年

名家西泠印社游记,第一次近距离接触这个地方,不是听说不让进吗

西泠印社里的石刻巨印

名家西泠印社游记,第一次近距离接触这个地方,不是听说不让进吗

吴昌硕作品

名家西泠印社游记,第一次近距离接触这个地方,不是听说不让进吗

鲁迅作品

名家西泠印社游记,第一次近距离接触这个地方,不是听说不让进吗

弘一法师作品

名家西泠印社游记,第一次近距离接触这个地方,不是听说不让进吗

黄宾虹作品

名家西泠印社游记,第一次近距离接触这个地方,不是听说不让进吗

吴昌硕作品

名家西泠印社游记,第一次近距离接触这个地方,不是听说不让进吗

吴昌硕作品

西泠的黄昏 诸培弘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