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上历史巅峰的太监,魏忠贤都望尘莫及,却沦为君王替罪羊

在历代太监中,童贯堪称屡创“历史之最”的人。

登上历史巅峰的太监,魏忠贤都望尘莫及,却沦为君王替罪羊

他以太尉领枢密院事,掌全国军权,是史上掌控军权最大的太监;他前后统兵二十年,是史上掌军权最久的太监;他曾以副使身份出使辽国,是史上第一个代表国家出使外国的太监;他因功被封为广阳郡王,是史上第一个被册封王爵的太监。

而如果把“骂名”算上,童贯恐怕还是生前死后承受骂名最多的太监。

登上历史巅峰的太监,魏忠贤都望尘莫及,却沦为君王替罪羊

无论正史还是野史,无论官方还是民间,童贯都是众矢之的。然而,仔细翻检史料,斟酌、比较、对照之余,会发现史实中,童贯既不够“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的曹操之能,也没有逼死皇子扶苏、害死丞相李斯的赵高之恶,他的为人做事与蔡京颇为相似,是一个“颇具干才的弄臣”,有一点才能,有一点奸诈,以投机讨好为能事。

《宋史·童贯传》中至少能寻找到童贯为赵宋王朝戎马一生的两大功劳:对外,童贯取得过与西夏以及吐蕃诸部作战的胜利,收复大面积失地,包括湟州、鄯州、廓州以及积石军、洮州等地。

登上历史巅峰的太监,魏忠贤都望尘莫及,却沦为君王替罪羊

这是北宋对外战争中仅有的几次胜仗之一,消解了西北的军事压力;对内,他曾以宣抚制置使身份,领军十五万进军浙江,一举镇压了方腊的农民起义,生擒方腊,大胜而归。

总的来说,童贯为宋徽宗辅政过程中,有功有过。他之所以臭名昭著,主要有三方面原因:一是太监弄权。在帝制时代,太监弄权,与后宫干政一样,属于牝鸡司晨、不安其分的行为,干了不属于他干的事,为人所不齿;二是临阵脱逃。

登上历史巅峰的太监,魏忠贤都望尘莫及,却沦为君王替罪羊

宣和七年(1125年),金大举南侵,童贯作为驻扎太原的大军统帅,却不思抵抗,逃回京城,致使金兵长驱直入;三是为宋徽宗的罪责“埋单”。宋徽宗在位那些年,对内残酷盘剥,对外大动干戈,自己又奢糜享受,导致民怨沸腾,内外交攻,最终国破家亡。

亡国的罪魁祸首,当然是宋徽宗这位自号为“道君皇帝”的无道昏君。然而,在以儒家文化为背景、以纲常伦理为核心的帝制时代,却没有追责皇帝的行为习惯和理论基础,但国家糟蹋到这般模样,又总得有人为之“埋单”。

登上历史巅峰的太监,魏忠贤都望尘莫及,却沦为君王替罪羊

于是,千夫所指而又确实曾经助纣为虐的太监童贯,便成了宋徽宗的“替罪羊”,遭受了千年的唾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