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幕慈禧背後這位福州男的故事

相信每個人的童年記憶裡,一定有過這則暖心故事的蹤跡。潦倒落魄幾乎吃不上飯的窮小夥家裡,每天突然莫名其妙多了一桌豐盛的飯菜,原來,他的家裡悄悄來了個漂亮的田螺姑娘,不計報酬地為窮小夥操持家務,但你知道田螺姑娘就出自我們大虎糾嗎?

揭幕慈禧背後這位福州男的故事

是的,你沒聽錯,田螺姑娘的傳說就出自福州的一個小鎮,這個小鎮位於福州南臺島東南邊,它叫螺洲古鎮。

但它還有一個霸氣的外號——帝師之鄉,就是我們今天說的這位主人公的家鄉。

揭幕慈禧背後這位福州男的故事

她是有“福建才子”陳寶琛,自幼含著“金湯匙”出生,少年時就已聞名福州,十八歲考中進士,二十一歲點翰林,三十歲升任內閣學士兼禮部侍郎,可謂仕途暢達,一路青雲直上。

光緒九年(1883年)升內閣學士兼禮部侍郎,剛正不阿 敢於直言進諫。

陳寶琛自入翰林院後,與左春坊左庶子張之洞、侍講張佩綸、宗室侍郎寶廷交誼甚厚。他們四人崖岸自高,不避權貴,敢言敢諫,被稱為“清流黨”又稱“樞廷四諫官”。陳寶琛以敢於上諫慈禧太后出名。他對邊防、禦侮、進退大臣等曾先後上疏數十章,甚得慈禧、光緒的寵信,其奏章往往不交部議,即蒙飭令迅辦。

揭幕慈禧背後這位福州男的故事

▲左起:張之洞、張佩綸、陳寶琛、寶廷

光緒七年,慈安太后病逝,慈禧託病不參加慈安東陵的葬禮。陳寶琛上《請緩東陵永遠奉安折》指出:“夫養生送死,子道之常,而古之哲人乃猶以送死當大事,且經籍所傳,簡冊所載,於帝王喪紀之得失,皆詳陳之,而葬送之際,尤兢兢焉,蓋重之也。”陳寶琛雖處於忠孝之心,但忤逆了慈禧。借肅清清流之便,慈禧把陳寶琛逐出京城:光緒十一年陳寶琛丁母憂期間接到了降五級調用的旨意。此次降級調用的二十五年裡,陳寶琛沒有機會再進京城,一直循跡鄉間,遭遇了仕途的低谷期。

私人藏書 更是愛分享的文青boy

陳氏五樓,佔地面積4113平方米,是目前福州僅存的一座集北方豪宅與蘇州園林於一體的大家府第,老宅大門莊重大氣,精雕細刻的飛簷翹角,已然足見主人曾經的顯耀與輝煌。建築時間依次是“賜書樓”“還讀樓”“滄趣樓”“北望樓”“晞樓”。

揭幕慈禧背後這位福州男的故事

(圖為陳寶琛故居,王剛攝影)

滄趣樓所藏圖書除當時皇室圖書外,還有不少來自民間的版本及各種珍本、善本。尤為難得的是,陳寶琛還把部分珍品影印刊行於世,此樓也隨著影印圖書的廣泛流傳而名聞遐邇。陳寶琛晚年不但以此樓名作為自己的雅號———滄趣樓主,甚至自己的詩集也以“滄趣”命名(《滄趣樓詩集》),可見他對此樓之鐘愛。

滄趣樓這座清末福州著名的藏書樓,被譽為福建的“天一閣”,為保存我國曆史文化作出了重要貢獻。與現在的圖書館不同,滄趣樓重珍藏而不重閱覽,皇室秘藏書、民間秘本藏書、藏書家藏書、名人私家經典藏書、流失海外藏書盡收其中,而且所收多為絕世孤本、私家秘本,有些還是因為歷史原因以前不易得到的禁書,以及珍稀手抄本、精美罕見的繡像本、石印本和流失海外已久的古代孤本等。陳寶琛後代將此樓藏書共1萬多冊全部捐贈給烏山圖書館(私立福建學院圖書館,今福建師大圖書館)。

揭幕慈禧背後這位福州男的故事

(圖為收藏於福師大圖書館的“口袋書”)

還讀樓。在賜書樓的後側,與晞樓相鄰,取陶淵明“時還讀我書”之句,也是陳寶琛藏書之處。木構雙層,單簷山頂,收藏有大量的民間善本、珍本。此樓風韻古雅,環境幽靜。

重視教育 開福建現代教育之始

當年蒼霞精舍的日文班搬進城內的文儒坊後,改名為“福州東文學堂”,陳寶琛便任監督即校長。東文指的是日語,學堂聘日籍老師教授數學、歷史、地理、體操和日語,目的是更好地向近鄰日本學習。1903年,閩浙總督找到陳寶琛,要將福州東文學堂擴充為官立全閩師範學堂,為新式教育培養老師。雖有官方背景,但資金不足,於是陳寶琛向二妹陳芷芳求助(他的二妹嫁給臺灣板橋林氏家族的林爾康),陳芷芳捐錢數萬,加上各方面贊助,學堂辦起來了,陳寶琛出任學堂監督,繼續當校長。第一屆學生便有後來寫

《與妻書》的林覺民

揭幕慈禧背後這位福州男的故事

(林覺民——“黃花崗七十二烈士”之一)

陳寶琛堅持讓學校開設與教育關聯並不大的“農業工商課”,鼓勵學生學習儒家一直較輕視的農業和商業,他寫下“溫故知新可以為師,化民成俗其必由學”作為學堂的校訓。1907年,全閩師範學堂升級為福建師範學堂,也就是今天的福建師範大學。

揭幕慈禧背後這位福州男的故事

從1905年開始,陳寶琛也擔任福建高等學堂的校長,這是一所官辦的大學預科學校。這樣,陳寶琛成為當時福州僅有的兩所高等學校的校長。此外,陳寶琛的夫人王眉壽在福建還首次創辦新式女子學堂

俗話說,青山秀水出才子,這樣的靈山秀水自然造就了螺洲古鎮人才輩出的輝煌歷史。除了帝師陳寶琛,你還知道有哪些名人出自螺洲古鎮嗎?快來留言區告訴我們吧。

資料:海峽都市報、《炎黃縱橫》·李玉林、

《末代帝師陳寶琛出處進退間的心態探析》

圖片:網絡,海峽都市報、王剛等如侵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