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出大招「逆周期因子」見成效,美元是否就此走弱?

8月24日晚間,中國外匯交易中心發佈公告稱人民幣對美元中間報價重啟“逆週期因子”。大招出祭,人民幣日內大漲超過600點,最高漲至6.83。

祭出大招“逆週期因子”見成效,美元是否就此走弱?

朋友們一定覺得很神奇,逆週期因子到底是什麼招數呢,竟有如此威力?從今以後,美元升值是否就做為歷史的一頁從而開啟人民幣走強的新篇章了呢?

咱先來說說逆週期因子是怎麼問事。

說到逆週期因子,就得提外匯中間報價。外匯中間報價加上逆週期因子的調整後,報價模型就有所改變,小編先把他搬上來,咱再細說。調整以後的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報價模型為:

收盤價+一籃子貨幣匯率變化+逆週期因子

所以調整以後,我們可以很清晰的看到,中間報價除了受到一籃子貨幣匯率的影響以外,還受到逆週期因子的影響。具體怎麼影響呢?

祭出大招“逆週期因子”見成效,美元是否就此走弱?

  • 一籃子貨幣的影響

所謂一籃子貨幣也就是一組貨幣,比如可能有美元、人民幣、歐元、日元、英鎊等,每一種貨幣佔據的權重不同,這組貨幣的權重佔比將模擬本國在國際貿易結算中使用的貨幣量佔比,且遵照幣種宜少不宜多的原則配置。這種配置就削弱了人民幣對單一貨幣貶值所帶來的影響。當人民幣對美元貶值,但對其他貨幣不貶值甚至升值時,將更能綜合體現貨幣的實際價值。

  • 逆週期因子

在貨幣報價受到市場趨勢的影響從而可能進一步導致羊群效應帶來的過度反應時,加入逆週期因子有利於使匯率回到更合理的位置上,至少專家是這樣認同的,小編也贊成這一點。舉個例子,今年上半年,人民幣對美元出現較大幅度貶值,而根據市場走勢,不加干涉,很可能誘發大規模出售,從而導致人民幣進一步走低;而加入逆週期因子後,可以增加排除市場干擾的因素。從經濟基本面變化、外匯市場供求關係等確認人民幣在當前國際市場的需求水平,如各國逐漸增大使用人民幣進行外匯結算的金額,而逐漸減少美元結算的金額。加入逆週期因子後就可以考慮到市場供求情況帶來的影響,從而削弱單一匯率市場帶來的影響。

逆週期因子也確實沒有令人失望,加上央行發佈實施逆週期因子調整後的當天,美聯儲就宣佈美國經濟通脹率已接近2%,這一數字已經表明美國具有較高的通脹水平,所以當天人民幣匯率就出現上漲,美元走弱。那是否就說明就此美元就走弱了呢?

小編認為,美元走弱並不是靠一個逆週期因子就可以完成的事情。各國拋售美國國債、美元匯率走弱,只能證明在當前的政治、經濟環境中,各國對美元普遍信心不足,而在當今市場中若想找到足以替代美元的貨幣或動搖美元與黃金掛鉤的“霸主”地位恐怕還是比較難。不管是從政治地位、經濟水平、金融體系的成熟度來講,在國際貨幣中美元仍是較好的選擇。但是長期來講,如果美國繼續實行當前的經濟政策,使國際和國內對其信心減弱,當即的貨幣體系也很可能在將來被動搖。

而中國若想進一步提升人民幣在國際中的地位,除了提高自己的政治、經濟影響以外,還應提高國內的金融水平,早日實現金融、經濟政策的全面市場化與人民幣的完全自由兌換,才有可能在未來的貨幣體系中佔據自己更廣闊的的天地。

祭出大招“逆週期因子”見成效,美元是否就此走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