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預警網貸冒用險企名義誘騙退保

北京商報訊(記者 許晨輝)近期,P2P平臺等業外機構冒用保險公司名義,勸說保險客戶退保併購買非保險理財產品事件再次上演。北京保監局向業內下發文件提示風險:“各公司應及時報告風險情況,如有特殊情況、緊急事件必須第一時間報告。”

9月6日,北京商報記者從業內獲悉,北京保監局近日已向各保險公司北京分公司下發《關於P2P平臺等業外機構冒用公司名義銷售非保險金融產品有關風險提示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根據《通知》,北京保監局稱,近期接到多家公司反映,存在 P2P 平臺等業外機構冒用保險公司名義,勸說公司客戶退保併購買非保險理財產品。相關機構掌握保險公司客戶的姓名、性別、電話以及近期購買過保險產品等信息,以“保單升級”、“分紅補償”等為由約見客戶勸說退保。

一位北京地區保險業內人士對北京商報記者表示:“近期確實有P2P銷售人員以保險公司的名義邀請公司老客戶,聚集在保險公司辦公樓下,到附近酒店搞講座並現場推介第三方理財產品,這樣很容易給客戶一種假象,那就是以為代表保險公司在銷售產品。一旦P2P平臺跑路,保險公司必定躺槍。”

針對此類可能引發風險的情況,北京保監局提醒:“各公司應履行風險防控主體責任,健全類似風險苗頭事件的防範處理機制,提高一線員工對風險情形的甄別能力和風險事件的應急處理能力,守住不發生大規模群體性事件、不發生區域性系統性風險的底線。”

事實上,P2P假借保險公司名義“退保理財”在業內已經不是新鮮事,並在全國各地不斷髮生。今年4月,就有媒體爆出,上海警方查處了一起假冒保險公司名義,通過信函、短信、電話誘騙保險公司客戶退保轉購理財產品,並承諾年化8%-10%不等、保本保息的固定收益。據介紹,此類案件多以中老年人為誘騙對象,犯罪手法新穎、欺騙性大、隱蔽性強。最終,警方不僅對主要犯罪嫌疑人採取刑事拘留強制措施,還對信息洩露源頭實施打擊。

對於信息洩露風險,北京保監局也在《通知》中要求:“各公司應加強客戶信息安全管理,完善客戶信息使用的流程管控和權限管理,落實責任到人。通過技術方式加強對洩露客戶信息行為的監控,加強對公司員工客戶信息洩露行為的違法警示。另外,各公司還應盡到對公司客戶的風險提示義務,應在各營業場所顯著位置採取書面張貼、電子屏滾動顯示等多種方式向消費者提示相關風險。發現存在風險苗頭或風險隱患的,應及時通過短信通知、公眾號提示等恰當方式向全體客戶主動提示風險,以防風險進一步擴大。同時,在退保環節通過簽署風險提示書等形式確認退保客戶知悉相關風險。”

北京預警網貸冒用險企名義誘騙退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