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鯤龍」完成首次下水滑行 港媒:有助中國對領海管控

港媒稱,中國自主研發的首款水陸兩棲飛機成功完成了首次下水滑行。

據香港《南華早報》網站9月8日報道,軍事觀察人士說,儘管新型的“鯤龍”AG600飛機的主要作用是為海上搜救任務提供支援,但它也可以用來運送部隊,甚至在爭議水域進行監視。

《中國航空報》於上週早些時候報道說,這款飛機在湖北荊門進行了首次下水滑行試驗。

報道說,機組表示飛機狀態良好,上下水平穩,各系統工作正常。

報道稱,AG600是中國製造的第一款此類飛機。它體長37米,翼展38.8米,大小相當於一架波音737飛機。它的最大航程為4500公里,按照設計能夠在兩米高海浪的氣象條件下起降。

報道還稱,它由4臺渦輪螺旋槳發動機提供動力,在海上搜救任務中能夠一次性救助50人,在20秒內就能汲水12噸用於救火。

報道指出,它的最大起飛重量為53.5噸,超過了日本的新明和US-2飛機以及俄羅斯的別裡耶夫Be-200飛機。

報道還指出,中國企業和政府部門已經下了17份訂單,預計將於2022年交付。

報道認為,AG600的研發是中國軍事現代化努力的一部分。

2017年12月,這款飛機首次試飛,它從珠海一座機場起飛的畫面被中央電視臺現場直播。珠海是通往南海的門戶。

軍事觀察人士說,最新的測試顯示,AG600幾乎已經做好服役準備,一旦服役,它將改變南海地區的力量對比。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海事安全項目研究員高瑞連說:“AG600將適用於部隊和物資的快速運輸,還可用於提供其他支持。”

自7月以來,中國在南沙群島部署了“南海救115”號搜救船。

軍事分析家宋忠平說,這種新型水陸兩棲飛機將使中國能夠加強對其廣闊海洋領土的管理和控制。

他說:“AG600可以連接南海上的無數島嶼,在執法、緊急救援甚至偵察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高瑞連和宋忠平說,這款飛機也將成為北京軍事出口的寶貴補充。前者說:“最新的測試很可能會激起潛在買家的興趣。它將對日本的US-2和俄羅斯的Be-200構成直接競爭。”

“鲲龙”完成首次下水滑行 港媒:有助中国对领海管控

“鯤龍”AG600近日完成首次下水滑行(香港《南華早報》網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