裁员!跑路!数万亿债务压顶,地产业最寒冷的时期来了!

让我们盘点一下债务负担最重的十大房企

佳兆业、中弘股份已经曝出资金链困难的,而文首我们提到的泰禾集团净负债率更是高达473%,居上市房企的行业之首。

裁员!跑路!数万亿债务压顶,地产业最寒冷的时期来了!

“看面子都是土豪,看里子全是负债”。用这句话形容看似风光无限的房企,似乎再合适不过,而比高负债更可怕的,是压顶的债务,马上就要偿还!

数据显示,从2018年下半年到2021年,房企集中兑付的有息债务规模,分别为2.9万亿、6.1万亿、5.9万亿和3.4万亿,2022年和以后分别为0.9万亿。

只算2018年下半年到2020年这三年,到期债务就高达14.9万亿,加上2021年及以后的,更是高达19.2万亿。

也就是说,房企未来四年要还的债,已经超过了我们一年的财政收入!

年景好时,房企们尚还可以借新还旧。然而,随着调控的深入,作为曾经资本市场“宠儿”的房企,却遭遇了前所未有的融资困境。

国内某大型房企的一位副总裁如此表示“过去融资渠道宽松时,银行贷款、信托、公募债、私募债、定向增发、境外发债等十几个渠道都比较通畅,如今在一个个变窄。”

据同策咨询研究院监测数据获悉,2018年前7个月,40家典型房企总计融资4105亿元,相当于2017年下半年融资体量。境内银行贷款、公司债、其他债权融资均有不同程度波动,房企多元化融资渠道全面被堵。

曾经的地产债,可谓是人们眼中的香饽饽,靠买地产债都得靠抢,然而如今的地产债却被打入冷宫,即便是排名前10的民企,“有些投资人都不带正眼看的。”

作为地产业最大金主的“银行”,也正在与地产做切割,银行贷款不断收紧。一位地产老兵如此感慨“以前是银行追着我们走,现在是银行绕着我们走。”

从曾经的踏破门槛到如今的无人问津,不知地产业是否会产生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的苍凉之感?

裁员!跑路!数万亿债务压顶,地产业最寒冷的时期来了!

空前的融资压力下,地产业已经上演了“跑路”戏码,不久前,上市房企打响暴雷第一枪。

7月17日,坐标位于北京的中弘股份发布公告,截止到公告发布日,中弘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或“中弘股份”)逾期债务本息合计金额为436976.05 万元。也即违约43.7亿元。

裁员!跑路!数万亿债务压顶,地产业最寒冷的时期来了!

更有甚者,扛不住资金压力的某些房企,居然向自家员工下手了!

近期,以高负债扩张而闻名于市场的泰禾集团想出了一个新招,其关联方泰禾投资推出了一款面向内部员工的基金产品,认购门槛从100万元起,预期收益率高达18%,如果认购金额超过300万收益率则达20%。

裁员!跑路!数万亿债务压顶,地产业最寒冷的时期来了!

当然,随后泰禾集团官方集团对此进行了否认,但据内部人士透露,多家房企其实都有类似的“员工福利”,通过发行面向内部员工的基金产品来筹措资金,有的企业甚至不光推荐员工买,还推荐给业主买。

显然,地产业已经进入了众生焦虑的“非常时期”。负债率达历史高位,而现金流却步步吃紧。不能依靠融资的前提下,为了缓解现金流压力,唯有疯狂周转,疯狂地收割最后一茬韭菜。

一二线城市,土地供应稀缺、无地可拿;而限价政策导致的利润微薄、也让其不愿拿地;三四线城市本就潜力不足、而棚改政策收紧更让其前景黯淡。房企可谓是难上那下、左右为难,拿地热情大大减退,今年1-7月,全国流拍土地竟然高达接近800宗!

无论如何,地产业最好的年代已经过去,一场弱肉强食、适者生存的残酷游戏即将拉开大幕。地产业将迎来大浪淘式的洗牌,后续估计会有更多小型房企陷入危局。而摆在中小房企面前的只有四条路:卖项目、卖股权、卖身、坐等破产。

而对于我们广大购房者而言,利好一面是可期房企的亚历山大对于房价会产生一定的压力,可能会降价卖房快速回本,尤其是小型房企集中的三四线城市;但另一方面,我们要警惕的是,由于开发商迅速回笼现金流所带来的房屋质量风险以及因资金链断裂所产生的房屋烂尾风险。

裁员!跑路!数万亿债务压顶,地产业最寒冷的时期来了!

来源|闺蜜财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