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學區房會成爲最危險的資產?

奇葩史說


首先,不管怎麼改革,就近入學是最起碼的。中國的學區房有存在的合理性,與美國的學區房做比較,也並沒有否定中國學區房存在的合理性。就近入學,擇優錄取既是現實需要,也是學校自我提升的合理選擇。在可預見的未來,只要學校這種集中標準化教育模式存在,學區房就有存在的合理性。

其次,你說學校旁邊的房子有沒有用?相信很多的家長都能體會到"出門走幾分鐘就進校門"的感覺吧。離學校越近的房子優勢越大。學區劃分僅僅解決的是資格問題,而"近"的屬性則解決了孩子在路途上的奔波勞累的問題,因為這一奔波可是要6-9年。

第三:人太多的實際與資源的短缺,必將導致學區房的價值進一步體現,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得不到轉變。起碼現在或者未來六年學區房是不會有風險的,在我的城市裡。

最後,看看家長們的看法吧:

1 我們就在這一代,資源急缺的時代裡,富人是不會有顧慮的。只有我們這些上有老下有小的兔子在沒命的幹活掙錢,只是為了下一代儘量和有錢人小孩差距小一點點。

2 現在不管是不是學區劃分,都是有錢人佔優勢!如果沒有重點學校了!學區也就不重要了。但是你們想的太簡單了!富人開始去昂貴的私立學校了,窮人呢?也還是得不到優質的教育!如果想得到優質的教育,付出的代價遠比一套學區房大!


遊戲大咖王


個人觀點:學區房未必是最危險的資產,但是風險的確很大。

有一位國內的朋友懷孕後,她在朋友圈裡告訴大家,已經買好了昂貴的學區房,是幼兒園、小學、初中三學區,準備給未來的寶寶鋪好成長的道路。

大家在祝福的同時也為她有些擔憂,其實,投資學區房的風險非常大。

1、 有關學區規劃的政策會調整。

根據戶籍和房產所在地進行劃片招生,就近入學本來是科學合理的措施,可是因為學校之間有著顯著差異,導致名校的學區受追捧,薄弱校的學區被嫌棄,孩子所受到的教育差距很大,才有了學區房身價暴漲的現象。

國家公辦教育的發展方向是教育資源均衡化,改革基礎教育上的各種不公平現象。就拿學區的劃分來說,很多地方是每年都有微調,有的地方進行了強弱校混合,多校區劃片,租售同權,這種變化雖然不大,但卻是發展的方向。

2、 國家加大對薄弱學校的投入,縮小校際之間的差異。

為了促進教育資源的平衡,國家採取很多方式加大對薄弱學校的投入以平衡各校間的師資力量與教學水平;有的地方採取了集團化辦學,名校合併弱校等方式,逐步降低學校之間的教學水平差,也就是是說,今天你花高價買名校的學區房,等到孩子上學時,名校可能名變成普通學校。

3、學區房現象是不合理的存在。

在美國也有學區房,各學校的教育投入取決於當地居民交納地產稅的數額,有“取之於民,用之於民”的味道,經費很透明,所以沒有什麼爭議。

但是,中國的教育是由政府出資,是全體市民的共同投入,不應該出現各地區之間不平等的現象。近些年,人們從很多地方已經看到了教育水平平衡發展的趨勢。

“學區房”是房產開發商設下的誘餌,學區熱的降溫勢在必行,從長期來看,一旦學區房的優勢不再,房子的價格將會大幅回落,因此,投資學區房是有很大風險的。


遠方老師在美國


首席投資官評論員門寧:

學區房一直是中國最堅挺的資產,沒有之一。北京的學區房,一次次用高成交價衝擊著人們的眼球。

2016年時,北京市西城區大耳衚衕29號院一條寬1.5米長約7米的過道,僅供院內其他住戶進出,不能住人,但在某購房網站上標價150萬。一條過道為什麼能賣到單價15萬?原因是這條“學區過道”對口的是北京市第一實驗小學。

2016年2月份,中國最大房產中介—鏈家的網站上刊登出一則房屋出售信息:位於北京市西城區文華衚衕一間二手房,屬於北京實驗二小的本部學區房,且臨近地鐵站。該房報價380萬元,面積只有6平方米,單價為612904元/平米。

另外一個就是今年四月發生的,北京市西城區地下室賣出1050萬元,買主竟稱非常划算。

不得不說,貧困真是限制我了的想象力。買主一般認為,自己現在買完學區房,孩子將來可以上重點小學,等畢業以後再把房子賣掉,不僅不會虧錢,往往還會賺一筆,何樂而不為呢?

但是買學區房真的沒有風險嗎?恐怕不是的。

1、學區房最大的風險就是學區調整,因為學區房最大的價值在於房子上附帶了教育資源,一旦學區調整意味著教育資源不再存在,那麼學區房變為普通商品房,價格自然會下降。

2、學區房的第二個風險是教育資源的調整,即使學區不變,如果教育資源被更多向其他小學傾斜,那麼意味著削弱了學區中附帶教育資源的價值, 學區房的價格同樣會下降。

3、房地產價格本身具有波動性,如果房價出現下跌,學區房的價格同樣也會下跌。

但是教育存在馬太效應,優質的學校會吸納更多的資源,教學實力會越來越強,優質小學的門票價格只會越來越高。另外現在的租房入學等制度,依然是把教育資源與房子捆綁,並沒有改變現狀。

並且目前我們的貨幣和財政政策轉為寬鬆,房價繼續下跌基本沒有可能了。

所以我不認為學區房的風險會被觸發,學區房仍然會是一項最堅挺的資產。


首席投資官


當今的中國,社會經濟高速發展,各行各業繁榮昌盛,尤其是房地產業,更是異軍突起,帶動了房價也是一路攀升,雖然國家為了百姓都能買得起房,住得起房,進行了多輪調控和限購,效果並不是十分明顯。


在這高企不下的房價之中 ,什麼房子是最貴的呢?答案既不是別墅,也不是豪宅,而是學區房!可以這麼說,學區房是眾多房價中的一匹黑馬,是房子中的戰鬥機!


有專家曾經說過,決定中國房價的,不是國土部和住建部,而是衛生部和教育部。2016年,北京市西城區的一個學區過道房,面積僅10平方米,而且還不能居住,只能落戶,竟然叫價150萬,轟動了整個社會。


學區房之所以這麼貴,就是因為它身上揹負了太多的功能。現在的家長,為了不讓自己的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紛紛都想把孩子往名校送,想獲得更好的教育資源。而現如今教育制度是劃片招生,就近入學,要想進入某所名校,你就得在相應學區買房,使得學區房價格高企,一房難求!


目前,國家在一系列的調控和限購政策下,教育部門也在加緊進行各種入學政策的改革,最主要的就是單校劃片和多校劃片相結合,根據學校供給情況和戶籍、房產、居住年限等,形成更加完善公平的入學規則,並且明確規定了過道房不能作為入學的資格,徹底堵死了炒作學區房的歪門邪道。


現在,國家也在加緊進行住房制度的改革,加快城市住房租賃市場的發展,以租代售,明確規定了租賃戶的合法權益,比如北京市就明確指出了,本市戶籍無房家庭,在住房租賃管理平臺登記備案,在同一地區承租並實際居住三年以上,其子女可在該地區接受義務教育,也就是說不用買房,也可以就近入學。


此外,由於我們的計劃生育政策,適齡兒童越來越少,教育資源將來會越來越寬鬆,入學的限制條件也將會越來越少。


決勝網


學區房,尤其是部分一線大城市的學區房基本上處於價格虛高的狀態,而其價格虛高程度卻是非常離譜,完全脫離了當地居民的真實承受能力。然而,受益於政策紅利、區域優勢、教育資源優勢等因素的影響,學區房價格虛高,但虛高價格背後,實際上暗藏不少的風險,例如未來區域規劃的調整、教育資源的調整、城市規劃變遷等,歸根到底,學區房價格高低還是離不開成也政策、敗也政策的影響,而政策變動對學區房價格影響深刻,而目前價格高居不下的學區房,誰也不敢保障未來幾年會否優勢盡失,而淪為價格迴歸理性的普通房子,而政策風險還是學區房最頗具不確定性的投資風險。


郭施亮


隨著人們的錢包越來越鼓,房地產也開始變得越來越火爆。同時在人們對於孩子教育越來越重視的今天,學區房就成為那些望子成龍的家長的投資對象。給孩子一個好的學校,一個好的學習環境對於孩子今後的升學和發展有著指導性的影響。



不過,對於學區房而言由於其價值直接與學校掛鉤,所以也是一種最危險的房產!

那麼對於學區房的危險到底是來自何方的呢?

對於學區房存在的危險我們可以從兩個角度來分析:

第一、學區房於學校掛鉤

毫無疑問,房產的價值主要是附加值的體現,地段、學區、交通、環境、服務這些都是可以提高房屋價值的決定性因素。因此,對於學區房而言一個好的學校就是房屋增值的根本原因/

不過我們也可以發現,對於學校而言一般都是50年的教育地產,如果不是規劃發展的需要是不會搬遷的。就算搬遷也要在原地附近重建的。所以說,學校在一個片區的穩定性是有保障的。

但是天有不測風雲,如果該學校由於規劃原因要調整或者搬遷的話那就慘了。房屋增值的根本因素被打破,學區房的噱頭也就沒有了降價就是自然的了。

還有一個情況就是學區房單位劃分有浮動性,如果將學區房浮動出學區房的片區那也會讓學區房的價值大減。

所以說,學區房於學校相掛鉤的因素使得學區房本身就存在隱患。

第二、學區房於戶口掛鉤

這個問題的表現主要是由於現在局部地區出臺的“租購同權”導致的。

由於以前的學區房認定是必須要有房子和戶籍才可以上學。但是現在“租購同權”的背景之下只要租房子就可以落戶,只要租房子就可以享受就近入學。所以說,這項政策也使得購買學區房的人減少。從而導致學區房有價無市。

不過,“租購同權”的出臺也可以促進學區房周邊的租金上漲。但是對於房產的價值來說就沒有太大的幫助了。


所以說,在學區房的價值全靠學校和戶籍政策保證的情況下,一旦發生變故學區房的價值就會一落千丈。


房產老J


回答這個問題,就用我自己身邊的例子來說明吧。

實例

我身處南方二線城市,近年來房價穩定在1.6-3萬之間。普通房價在1.6萬,學校好的學區房在2萬左右,如果是雙學區房一般在2.4-2.6萬。

我是09年上的大學,當時我們這邊市一中算是數一數二的初中高中部。但是當我13年大學畢業回來才知道,市一中已經是中流的學校,而當年最差的中學則一躍成為首席初中高中部。

自然而然,當年最差的中學附近學區房水漲船高。

解釋

從上面的實例我們完全可以看到,僅僅4年不到,一流的學校變成了中流水平,而墊底的學校反而成為了頂尖水平。

而下一個4年?8年?12年呢?誰知道哪個學校會一飛沖天呢。況且每個地區的師資力量完全是未知數。每年都會進行學校間的抽調,用以平衡各學校之間的師資力量,教學水平。而社會越往後發展,學校之間的教學水平差將會縮短,長期來看,學區房的優勢不再,價格回落。

總結

學區房投資之所以危險就是因為完全是一時的,並不是長遠之計。如果為了近期子女上學那是沒辦法,如果單純是投資,那麼需要時刻關注學校師資力量動態。


宏洋智慧


有一種優勢叫“我家離學校很近”,有一種無奈叫“絕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有一種硬通貨叫“學區房”。

學區房可謂寸土寸金,一間如同鴿子籠一般大小的房子就好幾十萬,哪怕是上百萬也不稀奇。房價高到爆,學區房就是其中的一根“導火索”。

近水樓臺先得月,只要和重點小學、中學沾邊的房子,其價格都可能水漲船高。儘管學區房如此昂貴,但卻一直處於供不應求的狀態。

從某種意義上說,學區房就是一種另類的“綠色通道”,它的價值在於換來一個讓孩子擠進名校的名額,除此之外,其他的價值都可以忽略不計。

故此,花上百萬去買學區房,買來孩子一個上名校的名額後,隨後哪怕五十萬甩賣出去,也是一筆穩賺不陪的買賣。

那麼問題來了:買學區房是不是一直穩賺不陪呢?非也!學區房也有可能成為最危險的資產,原因如下:

首先,每一套學區房差不多都要綁定買主六年時間。很多名校規定:只有住上六年的“土著”,孩子才有可能享受進名校的資格。很多時候,明天和意外哪個先來,誰都無法預料,而學區房卻要鎖定買主長達六年時間,這其中的變數,想想都讓人不寒而慄:萬一自己用大半輩子買了學區房,而原來的這所名校如果遷走了或者換牌了,那該怎麼辦?

有人說,這種想法無異於杞人憂天。但是,我要說,這絕對不是杞人憂天,其他地區我不太清楚,但在我們地區,一些實驗小學、實驗中學遷址、換牌子的事情似乎並沒有少幹過。學區房無法移位,但學區每年都在調整,如果重點校變成了普通校,買了學區房的家長除了嚎啕大哭,還能怎麼樣?

其次,近年來,教育均衡化的動作越來越大:好的老師動態交流,名校優勢正逐年削減。一旦多校區劃片、強弱校取長補短的規定落到實處,比較弱勢的小學與強悍的中學實現無縫對接,學區房的惡夢必將接踵而來。

第三,炒學區房畢竟是一種畸形、病態的產物,當這種病態被重視,被“對症下藥”的時候,學區房的優勢將可能蕩然無存。

當然,在正常情況下,學區房仍然不會過時,優質的教育資源依然是普羅大眾無福消受的奢侈品。

只要學區不遷不換不移,學區房的價格依然會如中老年人的血壓那般居高不下,你說呢?


微雨潤苗


總在說學區房是危險的資產,但還是有好多人爭相購買,甚至擠掉包裹打破頭,趨之若鶩、摩肩接踵,不得不說是一種奇怪現象。

說個實例。本人的兒子上高中的時候,雖然沒買學區房,但在校邊租了個房子,銀子流水一樣往裡砸,目的就是一個,為了能夠讓孩子安心學習,考個好成績,上一所理想的大學。

我本人所在的城市並不大,應該是三四線城市,人口也不多,但被列為省示範高中的就有兩所學校,都是飛機上吹喇叭——名聲在外,每年考取清華、北大的比例也不在少數,甚至一度和衡水中學並駕齊驅,學苗就爭相湧入,甚至連西藏地區的學生也轉入到了這裡就學,目的就是為了給學校爭取更多的名校份額,隨之而生的,就是學校四周的學區房如雨後春筍一般,拔節吐翠茂密生長,價格也是水漲船高,一天一個價兒,有的二、三十平方的小屋兒容人都很困難,卻依舊是價格高舉,居高不下。富裕一點兒的家庭,可以狠狠心買個大平的,手頭並不寬裕的,只能是買下或租賃一二十平方的小戶型,然後打馬驅車拎包入住,陪著孩子點燈熬油死記硬背,可謂苦等苦盼、苦巴苦熬。

說學區房是危險的資產,在我們這裡真的沒感覺到,還是一如既往地搶手。

個人以為,只要學校還在,只要還需要經過考試上大學,學區房就不會消亡,甚至還會愈演愈烈,價碼越來越高,大不了孩子上大學以後,再行租賃,換點小錢也算稍許補償。


龍吟148119260


我廈門一個本地朋友黃,家境其實很一般。最近把因為早些年拆遷補償安置購買的三房賣了,去買了新華路一套破舊的兩房,七十多平方,八百萬!他相對比較新的居住環境不錯的三房賣的錢還不夠,加上部分銀行貸款按揭才搞定這套破舊的兩房。

可憐天下父母心,黃只有一個女兒,快小學入學,買了這套房子才有資格就讀他喜歡的重點小學。昂貴的學區房,我覺得黃傾其所有置換的學區房,成為他很危險的資產。


第一,何為學區房。

通俗的說,學區房是最近幾年房地產市場的衍生品。因為城市教育資源分配不公,造成一些重點中小學按照片區招生,電腦排位,就近入學。這些靠近重點學校的房子便成為學區房,買了房子就可以享受優質教育,導致此類房產價格爆漲。媒體報道,前段時間北京二環內文昌衚衕一套破舊的學區房居然賣出每平方四十多萬的天價!這種所謂的學區房,折射出教育發展過程中的資源分配不均衡的弊端。


第二,買的學區房,因為政策和教育改革,未來價格暴跌的風險很大。

其實改革已經開始了,隨著城市化建設的發展,很多城市副中心也建立,逐步完善起來。比如廈門,島外的發展日新月異,機場規劃島外翔安,多條地鐵讓島內外無縫鏈接,差異縮小,各種醫療和教育資源也配置更合理,島外的醫院學校等都加大了資金和技術的投入。

很多城市開始試點租售同權,包括教育入學。我估計不用幾年,這種模式會推廣開來。還有片區多校招生,社會的發展和進步,終究會打破教育的壟斷,學區房享受優質教育的特權會逐漸降低。


高價購買的學區房,未來會因此暴跌,所以說學區房是最危險的資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