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懿传》VS《延禧攻略》,国剧的明天只能靠宫斗?

文 | 狐狸勋

单日播放量破6亿,《延禧攻略》打破了2018年剧集单日流量记录,不仅让于正再次成为女性向剧集江湖的流量霸主,也让许久未出爆款的古装宫斗剧重回主流舞台。

《如懿传》VS《延禧攻略》,国剧的明天只能靠宫斗?

面对爱奇艺对于市场流量的强势“垄断”,腾讯也搬来了宫斗界霸主《如懿传》。

8月16日,电视剧《如懿传》官方微博发布定档信息:“《如懿传》8月20日,腾讯视频全网独播,每周一到周四20点更新2集,会员始终多看6集”。定档消息放出后,多次登上热搜。

《如懿传》VS《延禧攻略》,国剧的明天只能靠宫斗?

《如懿传》开播,《延禧攻略》宣布开启日更模式,双方擂台已然搭起。爱奇艺、腾讯如此公然正面对刚无非是看中了古装宫斗剧所带来的巨大市场影响力及商业价值。

自7月19日上线以来,32天时间,《延禧攻略》总播放量高达93.9亿,8月18日单日播放量突破6.4亿,创下今年剧集单日播放量最高纪录。按此趋势来看,势必会超越总播放量110.6亿的《扶摇》,坐上“2018年网剧播放量第一”的宝座。

《如懿传》VS《延禧攻略》,国剧的明天只能靠宫斗?

要说《延禧攻略》有多火,知乎上有一条热门回答是这样说的。

《如懿传》VS《延禧攻略》,国剧的明天只能靠宫斗?

现实世界平淡无聊,后宫生活险象环生,平均两三集消灭一个对手,好似游戏升级打怪的古装宫斗剧凭借刺激的进阶路数深受观众追捧。

从《美人心计》到《甄嬛传》《芈月传》,再到如今的《延禧攻略》,观众们不厌其烦,创作者财源广进,跟风者接踵而至,古装宫斗剧的未来看似一片光明,但事实恐怕并非如此!

‍“限古令”或蔓延至互联网,政策风险加剧‍

一直以来,宫斗剧都是电视剧题材中不可缺少的大体量类型,这类具备大卡司、大IP,投资成本又颇高的古装剧,往往都具备爆款级的收视潜力,也是各卫视争相抢夺的对象,而“限古令”政策的发布无疑瞬间浇灭了卫视的这股宫斗热火。

截至目前,除了江苏卫视将《香蜜沉沉烬如霜》安排在了黄金档外,其他卫视黄金档再无一部古装剧。

《如懿传》VS《延禧攻略》,国剧的明天只能靠宫斗?

在“限古令”的强压下,95%古装剧纷纷抛弃卫视选择视频平台,优爱腾成为了其最佳收容所,如《将军在上》《海上牧云记》《烈火如歌》《柜中美人》《独孤天下》等,另有《扶摇》《琅琊榜之风起长林》等虽不放弃卫视,落座周播剧场,但仍将重点放在了视频平台。

在视频平台的花样排播模式与营销的双重作用下,在电视端处在危险边缘的古装剧,却在网络端找到了一条安全求生通道,影响力甚至大有赶超卫视的势头。

但细细想来,其火爆之下却暗藏危机。

《如懿传》VS《延禧攻略》,国剧的明天只能靠宫斗?

今年4月,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局长聂辰席在全国电视剧创作规划会上明确指出:坚决反对历史虚无主义、随意戏说曲解历史、贬损亵渎经典传统、篡改已形成共识和定论的重要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玄幻、仙侠、架空演绎的古装剧也不能为增加娱乐性、吸引眼球而胡编乱造。

而纵观今年视频平台已经播出的古装剧,部部对准广电的限制条令,不仅《延禧攻略》《如懿传》《独孤天下》停留在戏说层面,《柜中美人》更是在未架空历史的情况下加入了“狐仙”等玄幻元素。

《如懿传》VS《延禧攻略》,国剧的明天只能靠宫斗?

纵然目前“限古令”对于乱改历史宫斗剧的限制还仅仅停留在一线卫视上,但随着这类古装宫斗剧在视频网站的数量与日俱增,影响力也愈发广泛,广电出手加以整顿只是时间问题。

届时,在卫视惨遭驱逐的古装宫斗剧也将会失去互联网这块仅有的“世外桃源”。

‍公式快餐、营养稀缺,限制市场成长‍

“《延禧攻略》的成功不是走火,它太符合这个憋屈而高速的时代了,品相越来越快餐,公式越来越速成,抓取越来越碎片,营养也越来越稀缺。”——南都周刊

确实,从2004年《金枝欲孽》在中国荧屏上崭露头角以来,纵观市面上所出现的古装宫斗剧,无论是故事情节还是人物设置、内容表现上都越来越趋向于模式化、同质化。

《如懿传》VS《延禧攻略》,国剧的明天只能靠宫斗?

由于编剧缺乏对人物性格的深层挖掘,人物形象塑造大多是在一种相对模式化的框架中完成,人物带有明显的脸谱化、类型化色彩。《甄嬛传》中的甄嬛,《金枝欲孽》中的钮枯禄如明,《宫心计》中的姚金铃,成长过程都是从不谙世事到工于心计。

并且,由于宫斗剧大多是对历史的解构和虚构,甚至是改编于脱离历史事实的小说,因此许多宫斗剧为了在故事情节上更加吸引眼球、引人入胜,采取了戏说的形式,且宫斗手法也无外乎一二。

通过淡化历史背景和历史事实,尤其是对具体朝代和皇帝的真实面目有意弱化,依据极少量的历史资料,取其大体,用其表皮,视野和格局只局限于莺燕成群的后宫之中,虚构一个随意设定的社会环境。

虽然这种模式创作出的作品往往极具卖点,投资方也能收回巨额投资成本,但如此并非良性循环,在一定程度上局限了题材市场,并不利于中国影视的发展和成长。

《如懿传》VS《延禧攻略》,国剧的明天只能靠宫斗?

长此以往,内容方们固步自封,除了宫斗题材外,很难在其他古装题材上实现突破,制造出爆款精品内容。未来,如果“限古令”蔓延至互联网端,网生内容市场将会像如今的卫视一样一时无法调控。

其次,观众长久接收到的全是人性自私的原欲与其中诸多的阴暗面,对于古装剧的概念仅仅停留在妃嫔、宫斗、堕胎、鹤顶红、麝香中,全然不知真正的历史是何长相,既无益于认识历史,也无益于思考人生。

《甄嬛传》就曾被《人民日报》批腐蚀社会道德,称:“好人只能变得比坏人更坏才能战胜坏人,这种价值观不能宣扬。”

《如懿传》VS《延禧攻略》,国剧的明天只能靠宫斗?

即便如今的宫斗剧拼命宣扬女主的“草根奋斗”形象,但也无法掩盖其所处大环境下对于观众的误导,尤其优爱腾等视频网站的用户相比卫视更为年轻化,这些转战互联网的古装宫斗剧对于青少年的影响之恶劣不言而喻。

但纵观国内电视剧市场,古装宫斗却成为了最能引发全民爆款、激起千层浪的题材,这无疑是整个国产剧市场的悲哀。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所呈现出的影视作品不应该仅局限于宫斗剧中,光是古装剧一个品类,就包含武侠、历史、神话、传记等多个元素。除此之外,当代、现代、近代等也都蕴含丰富的创作素材,都值得内容方深刻探究和挖掘,从而使国产剧更加丰富,更加多元化。

但无论什么题材,为世人传达正确的人生观、历史观和价值观,才是国产剧发展的长久之计和应有之义。

《如懿传》VS《延禧攻略》,国剧的明天只能靠宫斗?

影投人 [公众号ID:movieeye]

有眼力、有脑洞、有大神的一站式精品影视内容制片工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