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鑑碎玉|漢武帝的「錦衣衛」

武帝劉徹,雖獨尊儒術,然尤喜用法,其法嚴苛,其吏冷酷。自前120年代與匈奴大戰以來,到前90年代,凡三十年間,東西南北,用兵幾無停日,流民、變民漸生。於是,所用各郡、各封國二千石以上的官員,愈發殘暴無情。而小吏和平民百姓犯法的卻越發不可收拾。函谷關以東各地盜賊蜂起,大股的數千人,攻打城市,奪取軍械庫的兵器,釋放大獄裡的囚徒,抓捕郡守、都尉,殺死二千石以上的高官;小股的數百人,在鄉村中劫殺搶掠,密如蚊蟻,道路斷絕。

劉徹採取更嚴厲的手段鎮壓,派御史中丞(總監察官)、宰相長史(宰相府秘書長)負責督察,竟然毛用沒有。於是,劉徹一發狠,搞了一個“新發明”,前99年,任命光祿大夫(特級國務官)範昆、及曾經位居九卿的張德等人為繡衣直指(又稱繡衣御史,穿特製的繡花官服,臨時任命指派,負責捕治盜賊,主持大的訟獄,事畢即行撤銷。直指,表示直指事件,毫不阿私。穿繡花官服,表示特別尊榮,具有特別權力),手持皇帝符節和調兵的虎符,調集軍隊進行圍剿,有的大郡一次斬殺變民一萬餘人。另外,各郡因幫助盜賊通行、提供食物而受到株連被殺的,常達數千人。

通鑑碎玉|漢武帝的“錦衣衛”

【繡衣使者,不知道對顏值有沒有要求,呵呵】

幾年之間,大部分盜賊首領都被抓了,但那些被打散逃亡的人,一扭臉兒又湊到了一起,佔據山川險要,官府無可奈何。於是,劉徹頒佈“沈命法”,規定群盜產生而官吏沒有發覺,或發覺卻沒有捕捉到規定的數額,有關的二千石以下的官員,凡主持此事的都要處死。此法一出,小官員怕被誅殺,縱然有盜賊也不敢上報,害怕捕不到,犯法被判刑又連累上級官府,上級官府也不讓他們上報,於是,上下互相隱瞞,玩弄文辭,逃避法律制裁,盜賊則如韭菜,割了一茬又一茬,一茬更比一茬旺。

濟南郡(山東省章丘市)人王賀曾擔任繡衣御史,負責驅捕魏郡的盜賊,王賀比較仁慈,下不了狠手,大罪輕辦,小罪不辦,放過了很多人,沒過多久,就被人舉報不作為而遭罷免。王賀苦笑三聲,說,我聽說,救活一千人,子孫就可得到封爵,我救活的人何止一萬,後代總會有人興起吧!

衣賜履說:繡衣御史,好拉風的名字!朱明王朝的錦衣衛,當從此來。讀者朋友一定要深刻認識到,這個繡衣御史,不是誰都能當的,這份工作,靠的既不是人品,也不是素質,而是看你能否硬得起心腸,能否下得了狠手。王賀想來頗為仁慈,他幹不了這工作,才可能救活了一萬多人。那麼,他的後代是否興起了呢?

哈,說來有趣,王賀有個孫女叫王政君,嫁給漢元帝劉奭(讀如是),即孝元皇后。然而,王家還有一個更厲害的狠角色,是王賀的曾孫,王政君的侄子,這個傢伙竟然把大漢朝給廢了,建立了一個名副其實的新王朝,對,它既是一個“新的王朝”,名字也叫“新王朝”,這個人叫王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