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里,贾宝玉的妈妈王夫人为什么不喜欢林黛玉?

汪业元


王夫人是林黛玉的舅妈,林妹妹初进贾府时,她对林妹妹应该说不上喜欢和讨厌。小姑子的幼女,就是普通的亲人关系。但是随着宝黛二人的长大,兄妹之情上升到爱情,王夫人就不高兴了。作为荣国府实际的女主人,贾宝玉的亲妈,她有权安排自己儿子的婚事,她心中早有人选,就是落选的薛宝钗。王夫人为什么不喜欢潇湘妃子做儿媳,而偏爱蘅芜君呢?大概是因为以下这些原因吧!

一、林妹妹身体不好

就如题主所说,林黛玉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

贾家是大户人家,名门望族,娶妻当然优先选择身体健康的女子,未来的宝二奶奶是要接任王熙凤、帮助王夫人打理荣国府、让婆婆王夫人享清福的。

再者林丫头和宝姑娘他两个倒好,偏又都是亲戚,又不好管咱家务事。况且一个是美人灯儿,风吹吹就坏了。

荣国府的大管家王熙凤对黛玉的能力非常认可,只是这糟糕的身体是硬伤!

除了管家,传宗接代更是儿媳妇的天职。黛玉这状况,能经得起生养孩子的这番折腾吗?

现在也是,没有人愿意娶个病秧子,很多情侣都是因为一方患病,多年的感情无疾而终。古代迷信盛行,人们的思想保守老旧,更会认为那是一件不吉利的事!

二、亲疏有别

林妹妹再好,那是王夫人丈夫的外甥女,是隔了一层的;宝姐姐再不好,那也是王夫人的亲外甥女,自己亲妹妹的宝贝女儿,到底有多疼爱,大家可想而知。况且,这宝姐姐各方面与林妹妹不相上下,当然还是最喜欢亲近一些的宝钗了。

三、为宝玉的仕途计

贾政夫妇还指望着宝玉这个二儿子有朝一日高中科举、光耀门楣呢!主要是宝玉他大哥贾珠没了,否则也就不用把所有的期望都寄托在这个不成器的儿子身上了。

宝玉这货幼时抓周的时候就让父母大失所望,长大了,不管怎么督促和规劝,就是不喜欢上学,不喜欢考试做官,就喜欢做个富贵闲人,天天与姐姐妹妹们一处愉快地玩耍。

王夫人希望未来的儿媳妇是个贤内助,相夫教子,把宝玉往正途上引。宝钗曾多次苦口婆心地劝说过宝玉学习仕途经济学问,而黛玉是宝玉的红颜知己,她懂宝玉,是万万不会逼着宝玉做他不喜欢的事情的。所以,宝钗当然是宝二奶奶更为合适的人选。

四、王夫人自身性格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成为贾府二太太的王夫人就是一个道貌岸然的古板封建官太太,她喜欢袭人这样成熟稳重、温柔和顺的女孩子,不喜欢晴雯这样聪明伶俐、阳光明媚的女孩子。自然也就喜欢薛宝钗这样通情达理的标准封建淑女,不喜欢林黛玉那样活泼俏皮、纯真任性的女子。

五、平日里的考量

黛玉貌似没做过什么讨好王夫人的事情,而宝钗就比较会讨长辈喜欢。

记忆犹深的就是金钏儿死后那一段。薛宝钗听闻事情后,就过来探望姨妈,还宽慰姨妈放宽心、想开些。不仅如此,她还提出要拿出自己的新衣服给金钏儿用,这可为王夫人解了燃眉之急,王夫人自然满心欢喜、心怀感激。这孩子,真懂事,难怪长辈们会喜欢她、疼爱她!

至于黛玉,除了和宝玉经常有小矛盾闹个众人皆知外,似乎没做出什么对王夫人来说有帮助的事来。两者相较,林妹妹当然处在了下风。


以上就是小一的理解。


一抒己见


题主的意思应该是王夫人为什么不喜欢林黛玉做自己的儿媳妇吧?

王夫人实在没有不喜欢林黛王,黛玉初入贾府王夫人对黛玉是很客气的、很关心的。

对于王夫人来说,林黛玉是婆婆贾母的亲外孙女儿、是丈夫的亲侄女儿,林黛玉的父亲探花出身的巡盐御史,并且林如海与贾政的个人关系很和谐,林黛玉本人聪慧美丽也表现得十分乖巧懂事,王夫人根本没有不喜欢林黛玉的理由呀!


直到有一天,王夫人亲姐妹薛姨妈的女儿薛宝钗来了。

薛宝钗比林黛玉身体健康,比林黛玉更博学多才、更勤快能干成熟,比林黛玉更大方懂事、温和怜下,关键是宝钗还与姨妈王夫人更加自然亲近、更能体贴王夫人的心意。

就连贾府的下人丫头们都喜欢跟宝钗玩儿,又何况是宝钗的亲姨妈王夫人呢?

宝黛见面第一天,黛玉一句话就惹得宝玉摔玉,“通灵宝玉”可是全体贾府中人的“命根子”呀!

“通灵宝玉”是宝玉“一落胎胞嘴里便衔下一块五彩晶莹的玉来,上面还有许多字迹。”,正面写着“莫失莫忘、仙寿恒昌”,背面写着这块玉的功能:“一除邪崇、二疗冤疾、三知祸福”。整个贾府的富贵基业都指望着这块“通灵宝玉”来庇佑呢!

薛宝钗有癞头和尚送的“不弃不离、芳龄永续”的金锁,癞头和尚指明了“要有玉的方可配”是“金玉良缘”呀!

换了谁是王夫人也会更喜欢薛宝钗,选儿媳妇当然是宝钗更合适。



元宵节“元妃省亲”之后,宝玉和宝钗众姐妹奉元妃旨意入住大观园一起读书才一个多月三月初十左右,当家媳妇凤姐刚刚当着李纨、三春、宝钗黛玉和宝玉的面调侃了黛玉“吃茶”论及“宝黛姻缘”,才过了一会儿宝玉凤姐就双双被魇住了生命垂危,癞头和尚跛足道人飘然而至持颂“通灵宝玉”后,凤姐宝玉果然在三十三天后康复了。

“通灵宝玉”果然是能“除邪崇”的“命根子”,“通灵宝玉”显灵救了凤姐的命,凤姐至此以后再不提“宝黛姻缘”了。凤姐贪赃枉法“不怕阴司报应”却到底还是要自己活生生的一条命吧?


王夫人会怎么想呢?

贾府中人都应该会想到癞头和尚送的“不弃不离”金锁”是“护玉”的“金玉良缘”。

贾政王夫人和宝玉的亲姐姐元春都应该想到一块去了,只是这三个极孝顺贾母的子孙还不了解贾府老祖宗的意思。凤姐宝玉被魇住康复后不到十天元妃赐下端午节礼独宝玉宝钗相同,很难说不是贾政王夫人和女儿贾元春的一种试探之意。
五月初一、清虚观打醮张道士提亲,贾母的态度很微妙,贾母先说了“这孩子命里不该早娶”,之后又亲自提醒宝玉收了与湘云“一对儿”的“金麒麟”。

五月初二、宝玉在潇湘馆里第二次摔玉、黛玉剪了玉上的穗子,贾母、王夫人都来了潇湘馆。宝玉第一次摔玉是黛玉初进贾府第一天,八、九岁的小男孩不懂事也是有的。这一次少年宝玉已经到了谈婚论嫁的年纪,况且“通灵宝玉”在一个多月之前刚刚“显灵”救了凤姐和宝玉自己的性命呀!宝玉摔玉这是不要命了,不但不要自己的命了,也不管贾府其他人的性命安危,连平日跟他最亲近凤姐姐也不顾了。

贾母王夫人会怎么想呢?

五月初三、贾府中人齐齐参加薛蟠的生日宴,独宝玉黛玉都称病不到场。宝黛二人各自关在怡红院潇湘馆中不出门、相互不理。贾母哭诉自称“老冤家遇上两个小冤家”,宝黛听说了第二天就自己和好了。

然后五月初六,金钏儿投井、琪官事发、宝玉挨打,宝钗送棒疮药、袭人求王夫人想法子把宝玉挪出大观园、宝玉让晴雯给宝玉送旧帕子。

此时王夫人怎么想?

五月初七上午、怡红院里贾母当着邢夫人、王夫人、薛姨妈、凤姐、宝钗、宝玉的面赞扬宝钗“从我们家四个女孩儿算起,都不如宝丫头。”,然后又亲自帮宝玉求宝钗“叫莺儿来给宝玉打络子”。下午宝钗第二次来了怡红院亲自配了金线“叫莺儿给宝玉打络子”把“通灵宝玉”络上了。


王夫人怎么想还用说吗?

贾母老宗祖,她老人家也不可能不顾宝贝孙子宝玉和凤姐儿的性命,不顾贾府整个家族的安危不表态站队“护玉”、不向薛姨妈宝钗示好吧?


阿丹151014015


王夫人对待林黛玉是大体分三个阶段的。


第一个阶段。林黛玉刚进荣国府。那时候林黛玉才七八岁,长的好,懂礼节,出身好,父亲是两淮盐运使,世袭公侯之家,单以社会地位,刨除还没成为贵妃的元春,林家要比贾家势盛的。那时候王夫人对林黛玉也是喜欢怜爱的。

贾母接林黛玉进贾府是人尽皆知的想法。以林家的势力,只有林黛玉一个女儿,如果与贾家亲上加亲,必然会大增贾家的势力。而且贾史王薛四大家族同气连枝,如果再增加一个林家护在贾宝玉身侧。就算有一天荣国府被贾琏掌权,也不会危及贾宝玉的地位。所以王夫人明白贾母的意思。也对林黛玉所代表的林家满意的。

问题出在林黛玉父亲的早丧。林如海英年早逝,虽然留下偌大家产,但身后的势力就土崩瓦解了。这一阶段就不由得王夫人有了犹豫。贾宝玉本身不具备袭爵的资格,贾家最后的爵位和贾宝玉没份,贾宝玉又不是个在经济学问上用心的人。那么王夫人百年后,贾宝玉依靠谁?林黛玉除了有些财力,政途完全帮不上忙。这样,王夫人不免勾起旧日之情。


王夫人叹道:“你说的何尝不是,但从公细想,你这几个姊妹也甚可怜了。也不用远比,只说如今你林妹妹的母亲,未出阁时,是何等的娇生惯养,是何等的金尊玉贵,那才象个千金小姐的体统。如今这几个姊妹,不过比人家的丫头略强些罢了。”

王夫人和林黛玉的母亲贾敏关系明显一般。她是羡慕嫉妒贾敏的千金小姐气派的。原本动摇的心,看着林黛玉越来越长成妈妈的样子,一定也会勾起旧日之思,对林黛玉的印象分下降。

林黛玉病情严重,彻底断了王夫人的心思。任谁也不愿意儿媳妇是一个痨病鬼。古代选媳妇,第一要素是身体健康能生养的。林黛玉无论如何都不具备。有人说可以娶妾。反正妾生的也是儿子。那差很多。庶出和嫡出天差地别。庶出不但在家里被瞧不起,也是没有社会地位的。就算贾环有一天当了贾府的主人,他也会在社会上低人一等。这是王夫人不能容忍的。王夫人的想法,那些势利下人一定也探察到了。


这会子我又兴出新文来熬什么燕窝粥,老太太、太太、凤姐姐这三个人便没话说,那些底下的婆子、丫头们,未免不嫌我太多事了。你看这里这些人,因见老太太多疼了宝玉和凤丫头两个,她们尚虎视眈眈,背地里言三语四的,何况于我?

敏感如林黛玉怎么能不知道。父母早丧,彻底失去了依靠。贾母虽然还疼爱自己。却也年事已高。忧愤之下,已经有点病急乱投医了。宝钗就说她的药方人参肉桂太多了,这都是林黛玉的无奈之举,却不知道虚不受补,身体能渐渐垮掉。这一点,和赵姨娘被天天排挤直到病态何其相似…

最后抄检大观园


后晴雯被赶出!王夫人借晴雯彻底说出了和林黛玉决裂的话。

王夫人笑道:“老太太挑中的人原不错,只是他命里没造化,所以得了这个病。俗语又说:‘女大十八变。’况且有本事的人,未免就有些调歪,老太太还有什么不曾经历过的?三年前我也就留心这件事,先只取中了他。我留心看了去,他色色比人强,只是不大沉重。知大体,莫若袭人第一。”

这口口声声说的是晴雯,却句句指向林黛玉。到这一步,王夫人就彻底放弃了林黛玉。而不差林黛玉的薛宝钗,顺理成章成了她的首选。


君笺雅侃红楼


王夫人为什么力挺“金玉良缘”而不是“木石前盟”?

不知道大家在看《红楼梦》的时候,有没有一种感觉,那就是造成宝黛悲剧的罪魁祸首或者宝黛爱情的最大敌人其实并不是什么封建礼教,若从根上论起,似乎都应该归咎于一个人——那就是宝玉的生身之母王夫人。

是她,明知道宝玉最爱的人是黛玉,却把与黛玉性格最最相似的晴雯赶了出去;也是她,将与宝玉情投意合的金钏逼得跳井;更是她,一力撺掇促成“金玉良缘”,才让薛姨妈有了长住贾府的理由和可能性。其待晴雯、金钏之流,薄情之至。若说晴雯跟她非亲非故,因为是贾母给宝玉的,她嫌不称己意似乎可以说得过去。既与彼无仇无怨,自然好恶发之于衷而形之于外,正如《红楼梦》中所说,“王夫人原是天真烂漫之人,喜怒出于心臆,不比那些饰词掩意之人”,故而赶走晴雯是顺理成章的事。但是金钏呢?金钏伺候了她一场,对她也算尽心尽意,为何她一点儿旧情也不念,就巴巴地要赶出来,还一点儿脸面也不给,导致金钏只好跳井明志?真可谓冷心冷血冷情了。

其实,王夫人和薛姨妈的心思应该很明显,什么“金玉良缘”根本不是凭空而来,无非是薛家为了这位未来的姑爷“量身定做”的。小孩子时期的宝黛不知道或者不懂,但长到青春期的小儿女如何能对这东西不敏感?这“金玉良缘”是阴谋,也是阳谋。其本质就是贾家和薛家两大家族的合并或者强强联合。

看官可能要说了,贾家为贾宝玉选的儿媳可并不是薛宝钗,而是林黛玉啊!为什么这么说呢?你想想,黛玉很小的时候(有可能六七岁)就已经进了贾府,如果贾母不是有意让林黛玉做贾宝玉的媳妇儿,怎么会让他们一处起卧,任由他们像小孩儿过家家一样“三天好了两天恼了”那样给人添麻烦?再者,王熙凤在一次玩笑中,也曾经对林黛玉说过:“吃了我们家的茶,怎么不给我们做媳妇?”王熙凤是贾母在宝玉之外最宠爱的人,她的意思,多数情况下可以反映出贾母的观点。

更明显的一处是,尤二姐和贾琏的心腹兴儿在一次闲拉家常中,更是明确地说过:

兴儿笑道:“若论模样儿行事为人,倒是一对好的。只是他已有了,只未露形。将来准是林姑娘定了的。因林姑娘多病,二则都还小,故尚未及此。再过三二年,老太太便一开言,那是再无不准的了。”

王熙凤预先窥探到了贾母的意思,而贾琏又很容易得知了贾母的意思,作为心腹,兴儿自然也知道了贾母早已预先为宝玉定下了黛玉。可见,这件事情,在贾府里几乎是大家心知肚明的事情,只是因为他们还小,不方便说出来罢了。

让林黛玉做媳妇儿,既符合贾母的意思(林黛玉和她妈妈长得实在太像了,所谓肥水不流外人田),也符合贾政的意思,毕竟是自己的亲侄女儿。而薛宝钗,和自己可是没什么实质上的关系。

但王夫人不干,宝玉是从她肚子里掉出来的肉,她对宝玉可以说溺爱有家,所以给宝玉找的媳妇儿一定要符合她自己的标准。

首先,她得像自己,因为她自己性格沉默,不惹贾母喜爱;遵从三从四德,不讨贾政欢心。但她是封建礼教的既得利益者呀!如果不是她有个好娘家,贾政也许宁愿娶赵姨娘也不会娶她。在她看来,赵姨娘一定是使了什么狐媚手段,勾起了贾政。(从宝玉的眼光来看,或许仍旧是同仇敌忾的)所以她必然不能够让黛玉和晴雯这样会“作”的女孩勾引了自己的宝贝儿子。从内心里,她讨厌林黛玉的心高气傲和尖酸刻薄,动不动拿捏宝玉,让宝玉无法正正经经走“仕途经济”。再者,林黛玉身体那么弱,不利于生育,更不能让儿子安心读书,恐怕儿子要时时刻刻担心她的身体。所以,物以类聚,她讨厌林黛玉晴雯一类人,自然喜欢宝钗袭人一类知书达理又能劝宝玉走“正路”的女子。

其次,宝钗是她妹妹薛姨妈的女儿,是她王夫人嫡亲的外甥女儿。她冰雪聪明,善解人意,更兼有才有貌,完全配得上自己的儿子。对她而言,宝钗更符合她心中的理想儿媳标准。亲上加亲,强强联合,“二宝”一结合,贾家和王家可谓是珠联璧合、相得益彰了。因而称之为“金玉良缘”。

总之,王夫人之所以对宝玉婚事干预过多,一方面缘于她对儿子的溺爱(贾珠死得早,现在只剩下这么个宝贝疙瘩了,但看她为贾珠选的儿媳——李纨,就可见她的喜好了),另一方面缘于她的现实考虑。眼见得“宝黛”结合将要“木已成舟”,她只好和薛姨妈串通,来演了这么一出“金玉良缘”的好戏。

可是,王熙凤作为王家人,本该在此帮助娘家人达成心愿的,但她却并没有,反倒是拿“宝黛”开起了玩笑。可见,王夫人的小心思不能明说,她还不敢公然和贾母作对。

可不是吗?“两个玉儿”在贾母心目中都是心尖上的人儿啊!所以老祖宗才会时时刻刻为他们担心。更不同的是,贾母本性更喜欢聪明伶俐又漂亮的人,不喜欢循规蹈矩的“没嘴的葫芦”。所以才会将晴雯赏赐给宝玉做丫鬟。而袭人,则是因为表面上的忠心耿耿而被贾母送给宝玉作为帮手。当然,后来的袭人,也正是因为“忠心耿耿”地效忠于王夫人,才能够被作为姨娘正式“收编”。——换句话说,袭人此刻的心里,已经只有一个王夫人,而王夫人也自然视她如同心腹。二人惺惺相惜(王夫人认为袭人是她的“心耳神意”),贾母早就离她很远了。

王夫人冷笑道:“这也是个不怕臊的。他背地里说的,同日生日就是夫妻。这可是你说的?打谅我隔的远,都不知道呢。可知道我身子虽不大来,我的心耳神意时时都在这里。难道我通共一个宝玉,就白放心凭你们勾引坏了不成!”

王夫人要排除异己,自然很好理解。但金钏本来应该是自己人啊!何以连自己人也驱逐呢?

其实,王夫人喜欢谁不喜欢谁更多的是出于她的理念——即长得像“狐狸精”的女孩必然是会勾引自己儿子干坏事的。既然如此,还不如早点打发出去。——这不啻是对“红颜祸水”观念的生动演绎。

其实王夫人在贾府还是蛮尴尬的:作为儿媳妇,她不得贾母欢心;作为妻子,她不能像赵姨娘那样放肆争宠;而作为母亲,她溺爱宝玉无比,却又不得不苦心孤诣小心翼翼为他安排这“金玉良缘”,还担心因此让宝玉心里受惊。如吴月娘一样,是典型的“正妻”型人格——想要的,不能够放肆得到;失去的,只好暗中夺回。而那在生命中早已默默丧失了的情欲,也只有心甘情愿地埋没在封建礼教的尘沙里。

这样看来,我们便不难理解为什么作者和评论中对于王夫人的诸多回护了——她是真的很爱宝玉。

说了不多几句话,宝玉也来了,进门见了王夫人,不过规规矩矩说了几句,【甲戌侧批:是大家子弟模样。】便命人除去抹额,脱了袍服,拉了靴子,便一头滚在王夫人怀里。【甲戌侧批:余几几失声哭出。】王夫人便用手满身满脸摩挲抚弄他,【甲戌侧批:普天下幼年丧母者齐来一哭。】宝玉也搬着王夫人的脖子说长道短的。【甲戌侧批:慈母娇儿写尽矣。】王夫人道:“我的儿,你又吃多了酒,脸上滚热。你还只是揉搓,一会闹上酒来。还不在那里静静的倒一会子呢。”说着,便叫人拿个枕头来。

只是,“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她不是他,永远无法代他做出选择。纵然勉强做了,也不尽人意。

欲知更多《红楼梦》详情,请关注头条号:半瓣花上阅乾坤。


半瓣花上阅乾坤


当我们说黛玉的时候,人人都会说,她是史太君唯一爱女的唯一骨肉;有些红学家还考证说,她的母亲贾敏是史太君唯一的孩子,贾政反倒是过继来的。我们知道黛玉有一双天下最完美最恩爱的爸妈,她在家里学习了各种才艺,有着侯门千金的眼界和气派。然而随着双亲去世,她寄人篱下,不仅家族产业无权过问,头衔成了空架子,还要在舅舅家里受一个陪房媳妇的势利眼,难怪会整天长吁短叹,自述风刀霜剑严相逼。

然而另一面的王夫人呢?

我们知道她是那个"疑似过继来的儿子的老婆",可是在此之前呢?

王夫人在娘家是个怎样的人,书中并未正面描写,只是借刘姥姥之口回忆了一句,说是从前走亲戚的时候见过的,生性爽利。

爽利啊!

所以我们看到的这个乏味又面目可憎的女人,当年其实也是阿凤探春一流的人物。她在做姑娘的时候,也曾和探春一样,参与打理家务,和亲友女眷交际--那时的王夫人,想必也是光彩照人,聪明能干,深受父兄信任的呀。

之后她带着豪阔的嫁妆,风风光光嫁给了荣国公府文字辈的希望之星,学业政务人品样样耀眼的贾政同学,堪称一代人赢----然后呢?

然后我们看到的王夫人,颟顸无能,冷漠麻木,贾府宁可让她的晚辈去当家,政老爷宁可让上不得台盘的赵姨娘贴身伺候,一个出身颇低的继室邢夫人挑衅起她来毫不含糊,明明大房惹个祸出来,老太太还优先冲她迁怒,好不容易一个宝玉是全副心意皆在的,却还恨恨地做些漂亮的文字,咬牙切齿地骂一番悍妇。

就没有人想过,这中间发生过什么吗?(这里不是在暗示贾府对王夫人做了什么,重复三遍,真的不是在脑补贾府宅斗…)

这中间什么都没有发生。

王夫人只是和千千万万女子一样,从充满无限可能的青春少女时代一跤跌出来,跌进了别人家里,跌进了现实里,之后和其他无数颗珍珠一起,在现实中慢慢褪色成了鱼眼珠子。

贾府开宴,姑娘们依次在座,李纨阿凤却要站规矩伺候----王夫人当初站规矩的时候,席上坐的是谁?

"只说如今你林妹妹的母亲,未出阁时,是何等的娇生惯养,是何等的金尊玉贵,那才像个千金小姐的体统。如今这几个姊妹----不过比人家丫头略强罢了。"

这话客观上肯定不成立。王家的豪阔比起贾家来是"扫扫地缝就够你们吃一辈子"的水平;王夫人口中这一代狼狈不堪的姐妹几个里可还出了个标杆级的凤藻宫尚书贤德妃娘娘----贾敏比起她们的优势,充其量就是有个品位上佳的老妈,吃穿用度上的物件别致些,身边的丫鬟调教得文雅些,哪里就能把别人都比成丫头了呢?

所以当王夫人一脸羡慕嫉妒恨地说出这串话的时候,她是在追思着什么呢?那是未嫁的贾敏身上只能属于青春女子的活力和希望,是熠熠生辉的珍珠之光,而在这珍珠之光面前,即便人生赢家王夫人,也不得不面对自己正慢慢滑向一颗鱼眼睛的命运。和当初那个照出她命运的梦幻少女比起来,人到中年冷眼再看的小姑娘们,哪怕是嫁了皇帝老儿的,也不过是些糙妹子罢了。

然后贾敏也嫁了。

做为曹公专门给林妹妹reserve的完美家庭成员,贾敏的婚姻似乎没有太把她往鱼眼睛的方向折磨。她大致保持了自己的矜贵做派,将文艺青年的作风发扬光大传给了女儿,终于,这对明显和社会主流不协调的bug一样的夫妻无法自圆其说,只好挨个病死了。

在贾敏病死之前,她还是回过几趟娘家的,也见到了混世魔王贾宝玉同学。贾敏对自己的小侄儿没什么好感,概括他是"顽劣异常,不喜读书,最爱在內帏厮混,无人敢管"。这话连黛玉都颇清楚,可见贾敏也无替二哥遮丑之意,这番褒贬,只怕王夫人也是知道的了。

(以上是包含了对王夫人境遇和她vs贾敏的脑补,但我要说的重点是"说破天就这么点事了,既没仇怨也没百合,俩人都没做圣母也没做bitch,谁也不该着谁的"。)

闲话至此,我想问问各位读者,你们觉得王夫人应该对黛玉抱有怎样的感情呢?

同为舅妈的邢夫人,也不过虚应故事地介绍家人;做舅舅的贾赦连见都不要见这个卖不出价钱的侄女儿,还厚着脸皮说"怕见了伤心";除了和黛玉爸爸交好的贾政额外欣赏些黛玉的才华,这些舅舅舅母又"该"对黛玉投入几分感情呢?

王夫人起码未曾刁难冷落,面子上两人还能开开玩笑,黛玉还能撒个娇儿说"舅妈我不依",王夫人也还识相地捧着哏说"宝玉你很会欺负你妹妹"。这还不够吗?要是还不依不饶问一句"王夫人和黛玉以及黛玉她妈什么仇什么怨",那只怕谁都当不起这一问了:邢夫人和黛玉什么仇什么怨?李纨和黛玉什么仇什么怨?王熙凤和黛玉什么仇什么怨?…

人和人之间,哪有天生该如此的"你们都要好好爱我"?王夫人和黛玉之间,一无血缘之亲,二无利益联盟,只不过当年王夫人初到,和黛玉生母有过短暂的照面,在贾敏的光环下小小自卑了一番。今日黛玉来此,于王夫人来说不过是嫁作人妇之后必须承担的任务罢了,凭什么要满心喜爱?

换了是你,你刚换了学校人生地不熟的时候,看班上最popular的班花,是满心喜爱的吗?你妈妈对那个褒贬你的阿姨家的小孩,是满心喜爱的吗?你家一个素未谋面的"亲戚"突然登门,你是满心喜爱的吗?

是才见鬼了吧。

除了不讲道理的血缘至亲,除了荷尔蒙驱动的一见钟情,这个世界上有什么"真心喜爱"是不需要各种外因内因综合作用,再佐以时间的累积,才慢慢达到的?谁来跟我解释解释,王夫人到底从那根藤上算起,"应该"喜爱林黛玉?

况且了,以王夫人和其他人的互动看,她到底喜爱过谁?

贤惠懂事的活牌坊亲儿媳妇李纨吗?还不是照样无所顾忌地当着李纨面哭贾珠,眼看着下人坑李纨也不出声提醒。

活泼能干的内侄女儿王熙凤吗?还不是听邢夫人三两句一挑,立刻哭天抹泪上门去问责。

就算她望穿秋水盼来的准儿媳宝钗,还不是敢当着人家的面抄园子,当着亲妹妹母女的面炫耀自己预先给宝玉选下的小妾?

黛玉性格是不对王夫人的路,但对了路的又怎样?宝钗对不对路?也不过是被她利用罢了。嘴上亲亲热热叫着"我的儿"值几个钱?上一个被她叫儿的袭人,连承诺的姨娘份子还能反悔了呢。

在漫长的生活中,在立不完的规矩中,在一生再不由己的喜怒哀乐中,王夫人早就被磨成了一颗鱼眼睛。她的心里只剩下了利益:如果贾珠不死,便是宝玉也没那么要紧了;如今只得宝玉一个,自然全副心意皆在他处;宝玉喜欢什么不重要,宝玉怎么想不重要,他是我后半生的指望了,岂能由得你们带坏,自是要认认真真选一个能逼他读书的妻子,能苦劝他听话的妾看着他的;至于旁的一切挡在这条路上的人和事,都给我去死去死…

老太君爱宝玉,因而能懂得宝玉并非沉湎女色,也不是妻妾能挟制得住的;贾政爱宝玉,因而年轻心热时逼他读书自立,老来想开了反倒觉得开心就好;唯有王夫人从不试图理解宝玉,只想着让他按照自己规划的道路发展----然而你能怪她什么呢?在这么多年之后,她只有这一样抓得住的东西了。

王夫人不喜欢黛玉,是因为她本就不怎么喜欢任何人。那个时代无穷无尽的桎梏磨去了她所有的灵气和生命力,也磨去了她对于人际关系的想象力。我讨厌她的是她被捆足了一生之后不仅虔敬地回身去拥抱那些枷锁,还加倍憎恨起那些青春张扬的活气,似乎彻底忘记了自己曾经是怎样利落的姑娘,曾经怎样留恋不舍地打量着光华四射的贾敏。这一切都已经成为了过去,当她知道自己必将依附枷锁而活的时候,她已经不止是屈服了,而是狂热地跪下,将自己的初心践踏得干干净净。

她当然不喜欢黛玉。实际上她也不喜欢李纨或者阿凤或者宝钗,就算是元春宝玉贾兰,我觉得她也谈不上喜欢。她只是满意这些人的配合,期待她们带给自己更多自己想要的----至于喜爱,那太奢侈,她已经无能为力了。

至于黛玉,我想,她很早就明白喜爱是奢侈的缘分,因此才对生命中遇到的喜爱如此热烈回应。薛姨妈不过怜她机灵,她就配合地承欢膝下;香菱不过仰慕她文采,她肯倾尽所学教授。就连老古板贾政舅舅的一句欣赏,她也念念不忘。

这个妹子遇到喜爱她的人,是会拿命去还的,遇到一个王夫人不喜爱她,又有什么关系呢?


游在宁夏


莫名想起陆游和表妹唐婉的爱情悲剧。想来,天下的母亲,大多是相似的。

陆游和表妹唐婉早早便成了亲,两人琴瑟和鸣,如胶似漆,也仗着家底殷实,小两口也无需过问柴米油盐,只关心风花雪月,这般日子过了没多久,陆游母亲便以性命威胁儿子离婚。

一对鸳鸯就这么被打散了。

早年,陆家曾以一只玉钗做信物,订下侄女唐婉和儿子陆游的婚事。为何现今要拆散这对壁人?

还不是因为


这个女人让她儿子没法好好读书了,不能考取功名光耀门楣了。我想,王夫人也是这么想的。

黛玉初入贾府时,王夫人的表现虽谈不上欢喜,但起码是不讨厌黛玉的,但难得跟黛玉说几句话,却大多与宝玉有关:

但我不放心的最是一件:我有一个孽根祸胎,是家里的‘混世魔王’,今日因庙里还愿去了,尚未回来,晚间你看见便知。你只以后不用睬他,你这些姊妹都不敢沾惹他的。……若这一日姊妹们和他多说一句话,他心里一乐,便生出多少事来!所以嘱咐你别睬他。

三言两语不离一句“你不要睬他”,虽言语中颇有嗔怪,但真爱难掩,后来多次事件可见宝玉就是王夫人的命。

这条命,天天被丈夫贾政盯着读书考取功名,天生冥顽已经让贾政头疼,王夫人在一旁只能干着急,恨不能代宝玉读书,结果你这林妹妹倒好,不仅没劝说宝玉用心读书,还在一边起哄,连湘云都不如,更别说宝姑娘了。对比之下,她能不反感黛玉吗?

这是一件!

其次,女人天生的占有欲与嫉妒心使然。

王夫人也是人,跟我们现代很多婆婆一样的正常妇人。



大儿子去世后王夫人把余生的爱都寄于宝玉身上,甚是宠爱,宝玉就是自己的天王和皇帝,但是自己处处呵护的宝玉却被一个女子迷得神魂颠倒,堂堂一归公子在她面前伏低做小,陪小心看眼色,王夫人这心里能平衡吗?

再次,王夫人心中的黛玉和宝钗,相差十万八千里。

宝钗不仅血缘上就与王夫人亲近,连价值观都和王夫人对隼,又兼大方豁达,温柔谦和,性格上再碾压黛玉一个层次。最重要的,宝钗能忧王夫人之忧,时常劝宝玉读书,如此贤惠人儿,对比之下,黛玉更不可爱了。


微影窥人生


简单说有几个方面

一是因为林黛玉与薛宝钗她们二人与王夫人亲戚关系,论血缘论亲密王夫人与薛宝钗关系近,自然从心里排斥林黛玉。

二是王夫人与贾母的关系,表面上贾母是老祖宗,实际掌权人是王夫人,婆媳之间怎么会意见统一。

三是王夫人的性情,从贾政对她的态度来看,是没有什么才情与情趣的人,林黛玉才高八斗之人又怎能与她亲密交心。

四是王夫人实质上代表的是封建社会掌权人的形象,薛宝钗与她如出一辙是同类人,而林黛玉则是轻蔑封建社会的代表,可以说是暗线。


易烊千玺红海猖狂


王夫人不喜欢林黛玉很简单,因为自己的儿子。如果宝玉和黛玉之间没有那么多的情愫,王夫人只是个舅妈而已,对黛玉谈不上感情,但也不至于到了不喜欢的地步。为什么王夫人要千方百计的阻止林黛玉和宝玉的感情呢?到后来连疼爱黛玉的贾母也不得不做出让步,一直支持宝黛恋的王熙凤也站在了王夫人的立场,促成宝钗和宝玉的婚姻。

其实事情的转折出现在元春省亲之后,在赐给姐妹们的礼物里面,宝钗和宝玉的是一样的,林黛玉和迎春姐妹的一样。这是第一次出现这种安排,因为在此之前,从上到下,都早已把林黛玉和贾宝玉看做了一对儿。但有心的人已经开始了另一番部署,比如王熙凤。

元春为何态度鲜明的站边薛宝钗,我们不做研究,我相信王夫人的态度才是最重要的。他不愿意让林黛玉嫁给宝玉无非有以下几种原因:

一、林家已经衰落,从门当户对来看,薛家起码财力雄厚,薛姨妈又是自己的亲姐姐,当然薛宝钗就是最合适的人选。

二、林黛玉体弱多病,任何一个母亲都不愿意儿子娶个病秧子进门,或者进门后连个孩子都怀不上,这是最大的问题。

三、林黛玉的性格王夫人就不是很喜欢,在那样的封建家族,是很不讨好的。王夫人喜欢的类型很明显,宝钗、李纨和袭人。

所以即使没有薛宝钗,林黛玉嫁到贾家也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因为有王夫人的存在。


主播时代


王夫人在《红楼梦》当中,并不能把她看作是一个恶势力、坏人的代表,想想她作为一个正房夫人,自己的丈夫和一个根本瞧不上眼的、着三不着两的侍妾关系很好,和她只有面上的关系,她自己的女儿送进了皇宫,虽然成为皇妃,但毕竟也是一辈子见不上几次的,自己的一个能干而有出息的儿子,又早早死了,只剩贾宝玉这样一个不成器的小儿子了,那么她对于自己未来儿媳妇的选择,只能是出于一个母亲的角度和为家族传承的角度去考虑。


王夫人不喜欢林黛玉是有着诸多方面原因的:

一是从先天上来讲,王夫人和林黛玉的母亲贾敏的关系一定是不很好的,对贾敏有着羡慕嫉妒恨的感情,想当初她嫁入贾府时,必然也是要当媳妇做规矩的,按照贾家的规矩,未出阁的小姐地位是很高的,肯定是媳妇在桌前摆饭伺候,而小姐是跟着家里的老夫人,也就是贾母一桌吃饭的,而且小姐有什么事情必然可以直接提出要求,可是儿媳妇就得听从婆婆的教导,这样她们在一起先天就有地位上的差异。再加上当时贾敏也是才高气傲,看不上王夫人没有太多文化和生活情趣,外加气度上也比王夫人雍容华贵,因此,她们早年间就结下了梁子。林黛玉的容貌和行为品格,乃至精神追求、才学都传承自贾敏,王夫人肯定是不喜欢林黛玉的,勾起了她的新仇旧恨。


二是林黛玉本身的价值追求也不符合王夫人的偏好。她整日里读书写诗,未将时间花在针黹纺织等女工上,经常迎风流泪、对月伤怀,敏感多疑,和宝玉闹矛盾,也从不劝宝玉正经读书,求取功名,扬名立世,不太像一个正正经经过日子的女孩子的样子。用王夫人打金钏儿时说的话叫做:〝我统共一个宝玉,还叫你们勾引坏了!”何况自己一手养大的儿子,对另外一个女孩子百依百顺,动辄就做低伏小迁就道歉,这是任何一个婆婆也看不上、气不过、忍不了的,必然也会迁怒于这个女孩子,哪里还肯讨来做儿媳妇?

三是黛玉身体不好,作为婆婆也不希望自己的儿媳妇这样金贵,一则不利于子嗣,为家族开枝散叶,二则也可能需要更多人照顾,哪有什么精力来照顾自己呢?这样必然,她就看不上林黛玉了。


关于王夫人为什么不会选择林黛玉做儿媳妇这个问题,本人曾经写过一篇文章逐条进行了详细的表述(比这个详细哦),欢迎前去品评细读。


冰珊醉红楼


贾宝玉的母亲王夫人在贾府的地位虽也尊贵,但真正能做主的事儿也并无几件,上有贾母,下有凤辣子。王夫人在贾府一直不问世事,清心寡欲吃斋念佛。

她唯一的念想就是儿子贾宝玉的仕途和婚事。

前期贾母暗示将林黛玉许给宝玉,就已是众人默许的事儿,王夫人虽抱有他想,但也不能驳了贾母的面子。

其实从贾母和王夫人的性情来看,她们喜欢的女子是不同的。

贾母天性洒脱,喜欢的女子自然也是自然随性,心思单纯的。

而王夫人稳重沉闷,喜欢的女子是心思活泛,能言善辩的能干型,所以她一见到亲侄女薛宝钗时,才会如此喜爱过胜。

对于林黛玉,王夫人不能说不喜欢,只能说无好感。

林黛玉的母亲贾敏当年未出嫁时,论才情和相貌,在贾府可谓是风头无二,甚得贾母之爱。王夫人评价贾敏是真的千金之躯,如今贾府的小姐们只比得丫头强些。

贾敏的存在,就如同《甄嬛传》中的纯元皇后一般,未见其人,但江湖已流传了她们的传闻。

王夫人之于贾敏,高下立见,同为大小姐,自己远不如贾敏的一半,这般嫉妒心思,怕是早就存下了。

而林黛玉来到贾府,更得贾母的喜爱。况且林黛玉敏感多疑的性子,三天两头的与贾宝玉混闹。以后住在一起,身为婆婆的王夫人,这个说不得,那个骂不得,简直里外不是人。

况且,林黛玉的父亲早逝,林家虽有大笔的财产,却也已经失势。

贾府一直想要贾宝玉走上仕途之路,重振家风。如今林家再无一人,林黛玉只仰仗着贾母生存。这般的境地,王夫人也是不愿让贾宝玉与她成亲。

上述也提到,王夫人喜欢的女子一直不是林黛玉这类的弱女子。作为母亲,深知儿子的不羁和不懂事,她也是希望宝玉未来有个贤内助能助他。林黛玉十指不沾阳春水,身子羸弱不说,生养都是大问题,恐怖未来还要让宝玉照顾她。

放在古代,丈夫为大的局面上看,王夫人是于情于理都不会接受林黛玉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