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年喪妻,武平這一75歲老人用心照顧著百歲母親!

早年丧妻,武平这一75岁老人用心照顾着百岁母亲!

為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持續推進移風易俗工作,摒除歪風陋習,樹立文明新風,弘揚真善美,傳遞正能量。武平縣中山鎮將進一步培樹移風易俗典型,充分發揮榜樣的引領示範作用,以身邊的故事影響教育身邊的人,引導群眾自覺移風易俗,特推出【移風易俗】專題系列報道。

-

潘天水

-

“百善孝為先,感恩父母,無需華麗的語言,使人長壽無需富有的物質,你養我長大,我陪你變老,一個早年喪妻,年逾古稀的老人用真情對待百歲老母,用行動弘揚傳統美德,展示這百善之首,人性之基,讓我們每一個人肅然起敬。”這是2018年2月26日在武平縣中山鎮上峰鄉村春晚上,評委會對孝老愛親道德模範潘天水的頌獎詞,是對潘天水孝老愛親的一生最好的詮釋。

早年丧妻,武平这一75岁老人用心照顾着百岁母亲!
早年丧妻,武平这一75岁老人用心照顾着百岁母亲!早年丧妻,武平这一75岁老人用心照顾着百岁母亲!

提起潘天水,中山鎮上峰村群眾都誇讚他是個難得的孝子,潘天水出生於1944年1月,今年已經75歲了,他剛出生不久,父親就去世了,是他母親含辛茹苦地扶養他長大。在他35歲那年,他女兒還不滿週歲,30歲的妻子又離他們父女而去。

早年丧妻,武平这一75岁老人用心照顾着百岁母亲!早年丧妻,武平这一75岁老人用心照顾着百岁母亲!
早年丧妻,武平这一75岁老人用心照顾着百岁母亲!

堅強的潘天水從未向命運低頭,數十年來,他艱辛地扶養女兒長大,如今女兒長大了,成家立業了,自己卻變老了,又不離不棄地照顧長壽年邁的母親。

早年丧妻,武平这一75岁老人用心照顾着百岁母亲!
早年丧妻,武平这一75岁老人用心照顾着百岁母亲!早年丧妻,武平这一75岁老人用心照顾着百岁母亲!

潘天水的母親張寶玉出生於1918年2月,今年已經100週歲了。前些年,她母親耳不聾,眼不花,身體硬朗,生活還能自理。可從2013年開始,她母親雙目開始失明,神智也不清了。為了讓老母親安度晚年,在寒冷的冬日,年逾古稀的潘天水,一天要燒七八次開水,有時深更半夜都要爬起來,為的是燒開水給母親熱水袋灌水,怕母親受凍著涼。每隔兩三天,都堅持為母親擦洗身子,為母親按摩,甭提端尿端屎了,他認為這是一個兒女應盡的職責。她母親一直有喝酒的喜好,他自己也喜歡喝酒,他寧肯自己喝質量差的尿袋酒,也不忘每天給母親準備十全大補等質量好的酒,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儘管生活拮据,但從未間斷給母親好酒喝,滿足老人家的心願。

早年丧妻,武平这一75岁老人用心照顾着百岁母亲!
早年丧妻,武平这一75岁老人用心照顾着百岁母亲!早年丧妻,武平这一75岁老人用心照顾着百岁母亲!
早年丧妻,武平这一75岁老人用心照顾着百岁母亲!

這就是潘天水,用平凡演繹真情,以真情詮釋人生,讓百歲老母真切感受天倫之樂,人間真情。

早年丧妻,武平这一75岁老人用心照顾着百岁母亲!
早年丧妻,武平这一75岁老人用心照顾着百岁母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