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罗汉起初竟是十六罗汉?

十八罗汉,佛教传说中永住世间、护持正法的阿罗汉,它是由十六罗汉发展而来。十六罗汉是佛祖释迦牟尼的弟子,受佛的嘱咐,不入涅磐,常住世间,护持弘扬佛法,受世人的供养而为众生作福田。

十八罗汉起初竟是十六罗汉?

十六罗汉记载主要是唐代玄奘所译的《大阿罗汉难提密多罗所说法住记》(简称《法住记》),《法住记》中详细记载了十六罗汉的姓名和住处。此书由唐玄奘译出后,十六罗汉的影响逐渐广泛,根据书中叙述,后人才塑出了十六罗汉像。

而十六罗汉具体有谁?他们的俗家身份又是什么?

1.骑鹿罗汉

佛教名称为宾头卢波罗堕尊者,原为古印度拘舍弥城优陀廷王宰相之子,后出家成了罗汉。他道行很深,神通广大,故佛祖指定他接引、辅佐未来佛弥勒,并列为“四大声闻”之一。他对佛教极为虔诚,曾骑鹿回到拘舍弥城王宫,劝导国王出家,并获得了成功,故世人称其为“骑鹿罗汉”。

2.喜庆罗汉

佛教名称为迩诺迩伐磋尊者,原为古印度的一个富家公子,他初遇佛陀聆听说法便倾心,他修行专心,对“喜庆”有独到的见解,认为“由听觉、视觉、嗅觉、味觉和触觉而感到的快乐称为喜;由眼、耳、鼻、口、手而感觉到的快乐称为庆。”故世人称其为“喜庆罗汉”。

3.举钵罗汉

佛教名称为迎诺迎跋厘堕阁尊者,感情易于冲动,性子急躁,在化缘时往往举起铁钵向人求乞,修成罗汉后,仍改不了这个习惯,故世人称其为“举钵罗汉”。

4.托搭罗汉

佛教名称为苏频陀尊者,出生于舍卫城一位长者家里,仪态端方,聪慧过人,对佛的追求执著,年纪虽小,但修行却超过师兄。因手中时时托着一尊宝塔,世人称其为“托塔罗汉”。

5.静坐罗汉

佛教名称为诺距罗尊者,原为古印度一名勇猛的战士,体格魁伟。出家后佛祖为收敛他拚杀性格,一直让他静坐,故世人称其为“静坐罗汉”。

6.过江罗汉

佛教名称为跋陀罗尊者,出生在跋陀罗树下,后皈依佛门,主管浴事。修成正果后,曾乘船去东印度群岛传播佛教,故世人称其为“过江罗汉。”

7.骑象罗汉

佛教名称为边理迎尊者,原为古印度的一位驯象师,后出家修成罗汉正果。

8.笑狮罗汉

佛教名称为伐阁罗弗多罗尊者,原为古印度一狩猎者,出家后放下屠刀,专心修行得罗汉正果,两只小狮子感激他戒了杀生,特跑到他身边。此后,他便笑呵呵地将小狮子带在身边,故世人称其为“笑狮罗汉”。

9.开心罗汉

佛教名称为戌博迎尊者,原为中天竺太子,其弟想争夺王位作乱,他便揭开衣服表明心迹说:“我心中只有佛,从来不想当国王”。弟弟见他心中果有一尊佛、便不再作乱,故世人称其为“开心罗汉”。

十八罗汉起初竟是十六罗汉?

10.探手罗汉

佛教名称为半托迎尊者,其母为富家之长女,与家奴私通被人发觉,逃往他地时在路边生下他。后出家修成正果。由于他在打坐完毕时,常举起双手,长吐一气,故世人称其为“探手罗汉”。

11.沉思罗汉

佛教名称为罗估罗尊者,佛祖释边牟尼在作太子时唯一的亲生儿子,后随父出家。由于是在沉思中觉悟,从顽道上修成正果,故世人称其为“沉思罗汉”。

12.挖耳罗汉

佛教名称为那伽犀那尊者,是佛教中的理论家。对“六银”有较深的研究,尤以论述“耳根清净”。因此他的塑像多作挖耳状、故世人称其为“挖耳罗汉”。

13.布袋罗汉

佛教名称为因揭陀尊者,原是古印度的捕蛇者。由于常镌带一个布袋,故世人称其为“布袋罗汉”。

14.芭蕉罗汉

佛教名称为伐邹婆斯尊者,据说他出生时天下着大雨,雨点打得芭蕉叶沙沙作响,因此对芭蕉产生了一定的感情,出家后常在芭蕉树下修行用功,故世人称其为“芭蕉罗汉”。

15.长眉罗汉

佛教名称为阿氏多尊者,据说出生时长着两条长长的自色眉毛,故修成罗汉后,世人称其为“长眉罗汉”。

16.看门罗汉

佛教名称为注茶半托迎尊者,和探手罗汉是俩兄弟。据说化缘时常用拳头拍打布施者的屋门,佛祖感到他这样做不很礼貌,便赐给他一根锡杖,叫其摇动锡杖后发出的声响来促使施主开门布施。这锡杖后来便成了和尚的禅杖。后世人便称其为“看门罗汉”

17.降龙罗汉

佛教名称为庆友尊者,传说古印度有个叫波甸的恶魔,煽动人拆寺毁庙,杀害僧人,劫掠佛经。龙王激于义愤,用洪水讨伐波甸,并将佛经藏于龙宫。后庆友降伏龙王,取回佛经,故世人称其为“降龙罗汉”。

18.伏虎罗汉

佛教名称为宾头卢尊者,他修行出家的寺门外常闻到虎啸,他认为这只猛虎肯定饿了,便将自己的饭食分一半喂这只猛虎。久而久之,猛虎便被他驯伏了,并常来寺院和他玩耍,故被人称其为“伏虎罗汉”。

十八罗汉起初竟是十六罗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