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解|临摹字帖中,这四个过程都做到位,结体才能有突破

在临摹字帖的过程中,要想把一个字写得准确,结体能力无疑非常重要。因此需要我们按照“读、写、比、改”这四个过程,来进行训练。

图解|临摹字帖中,这四个过程都做到位,结体才能有突破

动笔之前先要读帖,仔细观察每个笔画的用笔特点和结体特征。其中结体特征包括笔画的长短,高低,位置,方向,走势,比例等诸多因素,哪个环节没做好,写出来就会有相应的问题。

然后是写,要把观察的结果熟记于心,然后一气呵成把字写完。尽量不要看一笔写一笔,这样容易造成整个字的比例失调,或者结构失准。

接下来是比,把写好的字和原帖进行比较,找到有问题的地方,进行分析,总结得失。

最后是改,再次动笔书写,要把好的优点保持住,同时改正前面的问题,争取写得更加接近原帖。

图解|临摹字帖中,这四个过程都做到位,结体才能有突破

下面几张图,是书友临摹邓石如小篆千字文中“盖此身发四大五常”这句话时候的习作,我们以其中的“此”字,来点评其这四个过程是否做到位。

图解|临摹字帖中,这四个过程都做到位,结体才能有突破

01

图解|临摹字帖中,这四个过程都做到位,结体才能有突破

02

图解|临摹字帖中,这四个过程都做到位,结体才能有突破

03

三幅图按照完成顺序排列,可以看到“此”的结体都出现了同样的问题,什么问题呢?先看一下原帖:

图解|临摹字帖中,这四个过程都做到位,结体才能有突破

小字不够清晰,我们把“此”字放大来看。

图解|临摹字帖中,这四个过程都做到位,结体才能有突破

可以看到这个左右结构的字,左边的起笔明显要高于右边,而在临摹过程中,三次基本上都出现了左低右高的现象,这说明了几个问题:

1.读帖没有注意到这个细节;

2.写的时候就按照自己的习惯和判断下笔;

3.比的过程不够严谨,没有发现结体的失误;

4.再次书写,当然就不断地重复错误,无法及时改正。

我们常用“抄作业”来形容临摹字帖不够认真的问题,这位书友显然犯了这个毛病。千万别以为这是小事,当养成习惯后,你会在写某个字或者类似结构的字是,不断重复犯同样的错误,直到积习难改。

小篆的结体相比楷书来说,更加简单,一般以对称为主。但这个对称是以整个字的平衡为前提的。如“此”字,左边写低了,就破坏了整个字的动势与平衡的感觉。邓石如小篆千字文中,这样的例子还很多,只要我们能认真执行“读、写、比、改”这四个过程,在不断地积累下,既能做好单子的练习,也能接触到很多同一结构的字,可以说是个练习结体非常有效的教材。

结体训练就是这样,通过手眼结合的方式,一点点提升把握字形结构的能力,修补自己的缺陷,直到完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