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人院》走红网络,国产恐怖题材有希望了?

《疯人院》走红网络,国产恐怖题材有希望了?

传媒大眼导读

可能是忌惮于题材的敏感性,打着“有鬼的恐怖片”这一旗号上线的网剧《疯人院》,几乎是在没有任何宣发的前提下一声不响地流入了视频网站,目前豆瓣评分已刷到7.8,在类型剧一片唱衰的大环境下,也算得上是鹤立鸡群了。要知道,国产恐怖题材因为受政策所限,几乎一直都是个笑话,拍来拍去不是变成“走近科学”的科普片,就是被言情题材“借壳生蛋”,林正英时代能够借助宽松环境创作出《僵尸先生》系列的辉煌成就,早已成为遥远的过去。

《疯人院》走红网络,国产恐怖题材有希望了?

该剧讲述的故事,发生在静谧山区的一家疯人院。为追查心中的谜团,年轻的心理医生孟喃和穆思凡作为实习医生来到了这个与世隔绝的地方,开始了一段段耐人寻味的诡异经历。

之所以称其为诡异,是因为这家疯人院里的精神病人千奇百怪,却无一不被禁锢在自己的精神世界里等待救赎。而那些穿着白大褂的医生护士也各怀鬼胎、心思如海。

这不是一个单纯的疗养院,它充斥着各种未知的神秘事物,而人心底的神魔鬼怪在常识和真理的边界也变得蠢蠢欲动。

让众多观众心生好奇的是,既然剧方敢于打着“有鬼的恐怖片”这一旗号,那么该剧是如何巧妙规避了政策审查才得以面世的呢?这所谓的“有鬼”又是否代表了国产恐怖题材在创作上的某种新方向?

故事走向出人意料,剧情的挖掘深度成为亮点

先来说说观众最感兴趣的东西,也就是一部剧作最重要的构成因素——剧情。事实上,大多数国产作品在剧情上都会有意或无意地回避所谓的创作难度问题,不仅会尽量简化剧情设置,甚至对由此导致的浅薄、突兀以及情节转换缺少逻辑性等问题也不置可否,这就造成了对主要矛盾的挖掘不够深入的后果。尤其是悬疑片,即便是故事情节推进流畅,但也往往停留在针对案件侦破流程的层面,相当浅层化。

与之相比,《疯人院》则恰恰是把目光对准了整个社会的意识形态,脱离“政治正确”,深入挖掘了一些在日常生活中不易被人察觉的社会问题,并将其与能够对应的精神疾病联系在一起。全剧每两集讲述一个故事,且每个故事大概都包括2到3个剧情的反转环节。

《疯人院》走红网络,国产恐怖题材有希望了?

而该剧的拍摄手法,采用的是16:9的电影构图,且多以冷灰调色为主,再结合展现主角所拥有的“通感侧写”这一特异功能时所需用到的特效,确实为作品赋予了一份更为清奇凛冽的惊悚效果。此外,梅婷、杨新鸣、王永泉等一众老戏骨的加盟,也为该剧在表演上提供了必要的保障。

至于该剧在表现形式上的最大突破,应该就是用十分电影化的镜头语言,来区分作品与大多数国产剧集在镜头语言上的差异性。

尤其是第一集中梅婷在浴室见鬼的桥段,像极了电影大师希区柯克的《惊魂记》中的浴室谋杀那一段。梅婷在洗澡的过程中突然在自己的后脖颈上摸到了尸油。此时的观众看不到凶手的样子,可浴室里烟雾缭绕的环境却无形中增加了紧张的气氛。再加上后来白色被单下被包裹的未知物体慢慢升起,这种脊背发凉的感觉被进一步放大。虽然观众全程都没有看到鬼的样子,却能感受到和主角一样的恐惧。这种极强的代入感,在以往的国产恐怖题材中确实不为多见。

《疯人院》走红网络,国产恐怖题材有希望了?

而这部新剧的缺点,其实也一目了然。首先就在于新老两代演员在表演上造成的割裂感,几位老戏骨的演技确实开挂,可其他新人的演技就让人尴尬无比了,尤其是男女主都有着明显的偶像包袱,表情戏基本等同于面瘫。

再就是剧情方面也存在一些生拉硬扯的部分,男主进入医院的过程明显有敷衍了事的嫌疑,而“通感侧写”这一特异功能的使用也让很多心理学方面的专业人士忍俊不禁。加之该剧的音效制作相对较差,对配乐声音的大小把控得也不够好。

从精神异常到心中有鬼,国产恐怖题材终于找对了方向

受政策所限,国产影视剧可能再也无法复制《倩女幽魂》《僵尸先生》《阴阳路》《开心鬼》等纯粹走鬼怪路线的经典作品曾经拥有的辉煌成就了。

然而,或许是思路也被局限在了“鬼片必谈鬼”的框框里,国产恐怖题材在此后确实走过相当长时间的一段弯路,要么贡献出的是“走近科学”式说教意味浓重的科普片,要么就沦为“一惊一乍以为有鬼,最后发现脑子有病”的套路,这样的作品看得多了,你会越发觉得国产恐怖题材确实像个不自知的笑话,成为低质更低智的烂片重灾区。

2013年,由麦浚龙执导的港片《僵尸》算是近年来纯正鬼片中难得一见的精品之作了。影片将港式僵尸、日本女鬼、美式cult混为一体,既有对传统僵尸片的致敬,又有新时代电影拍摄手法的突破,可惜的是该片依然没能在大陆上映。

难得上半年国产电影中也曾出现一部以伪纪录片形式拍摄的《中邪》,虽叫好声一片却还是难逃被禁的命运,所以观众对国产恐怖题材不抱希望也属实不是一件有多委屈的事情。

《疯人院》走红网络,国产恐怖题材有希望了?

而《疯人院》的聪明之处就在于,该剧很巧妙的避开了一些敏感炸弹,将重心放在了人们的精神世界和思想层面上。全剧反复揭示的只有一个道理,那就是人心确实比鬼还要可怕,是对利益的追逐,是人与人的隔阂,才让心中的“鬼”变得无处不在。

而这种对于心理恐惧的刻意营造,才是国产恐怖题材应该多多着墨的创作新路径。无论是出于主动转型还是被动抉择,这种从“精神异常”到“心中有鬼”的思路转变,恰恰为破釜沉舟的国产恐怖题材找对了方向。

即使是从现实的角度来说,没有哪个人真的见过所谓的“鬼”,倒是大多数人的内心深处都会或多或少的藏着一些见不得人的东西。能把这些“鬼”挖掘出来,也就有了最好的创作素材。

与国外恐怖题材相比,我们到底差在了哪里?

虽然《疯人院》这样的作品算是在国内开创了此类题材的创作新方向,可放眼国际,类似的题材早已不是什么新鲜的东西。

比如俄罗斯电影《精神病院》,就选择主打温情路线;而奥斯卡经典影片《飞越疯人院》,走的则是普及人生哲理的励志路线;还有纯粹强化恐怖效果的《美国恐怖故事:精神病院》,可以说是与《疯人院》最为接近的同类题材中的优秀作品,也是目前美恐系列中最为出彩的一部。

值得一提的是,该剧将纳粹、外星人、神经病、死神、同性恋、连环杀手全部融合在一部剧中,能够将这么多敏感因素全部融入到一部作品中,当然也与美国影视产业相对宽松的创作环境有关,该剧获得的17项艾美奖提名就是明证。

《疯人院》走红网络,国产恐怖题材有希望了?

与《疯人院》被迫选择心理路线有所不同,《美恐:精神病院》相对更为重口味一些,整个精神病院就是一个地狱般的存在,连精神正常的女记者都不得不被迫关押在里面。

更为有趣的是,《美恐》的创作水准和创作意识也在制作过程中不断的进行着自身的升级,不像《疯人院》仅仅是有一两个出彩的亮点,《美恐》在高端科技、宗教、心理学、灵异、犯罪、种族等各个层面均有涉猎,且剧情更为紧凑,逻辑上也没有任何硬伤。

从这个角度来看,国产恐怖题材与美剧等海外影视作品间的距离,无论是意识、经验还是表现形式上,相差的都不是一星半点,至少就现状而言,绝非政策放开就能迎头赶上的事情。

《疯人院》走红网络,国产恐怖题材有希望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